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触摸贯穿女性成长之路的脉搏 ——读郑在欢《雪春秋》

    2024-01-04

    作为一位男性写作者,郑在欢涉足女性经验无疑是一次艰难而波折的尝试,但“旁观者”的身份并不意味着冷眼,反而使他确立了克制的原则。 《雪春秋》是“90后”写作者郑在欢的第...

  • 2023文学关键词

    2024-01-04

    2023年刚刚过去,这一年的文学现场就像是我们所经历的现实生活一样,那些看似微小而琐碎的变化,正逐渐显示出愈发重要的影响。 年末的时候,我们向十余位作家、评论家发出邀请...

  • 在思想与文学间遨游

    2024-01-04

    《思想与文学:中国文学史及其周边》 巩本栋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何谓为文? 《左传》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在这一为中国古代士...

  • 张玲玲的启程:从《嫉妒》到《夜樱与四季》

    2024-01-04

    01 我对张玲玲的最初印象并不源于她的小说,而是2019年她和班宇发表在《上海文学》的一篇对谈。在这篇名为《虚构湖景里的真实倒影》的文章中,两人讨论了文学中的真实与虚构、作...

  • 期待与追远——论王蒙的长篇小说《猴儿与少年》

    2024-01-04

    王蒙在长篇新作《猴儿与少年》的扉页上,郑重地写下了一行字:“能够回忆成小说的人,也用小说来期待与追远。”很显然,他是试图在这部新作中表达内心的某种遗憾、失落、理想...

  • “日常”何以为“诗”? ——评丘山诗集《交流电》

    2024-01-04

    丘山的诗处处有日常,处处有诗性。日常所及之处,便是诗性覆盖之地。也正因为此,他的诗本真、实在,接地气也通神性。 翻开丘山诗集《交流电》,我似乎看见了一座交叉小径的花...

  • 龙仁青:亲爱的万玛才旦

    2024-01-04

    万玛出事那天,我有事到了玉树。下飞机关闭了手机飞行模式,一长串未接来电就涌入了手机提醒。我正感到意外,一个电话打了进来,告诉我这个不幸的消息。当时正在通过廊桥走向...

  • 枪,时刻准备着 ——浅析胡松夏诗作《枪》

    2024-01-04

    正准备为鲁院高研班同学胡松夏诗作《枪》写几句读后感的时候,我所在的城市接连下了两场雪,气温骤降,大街小巷,路上行人车辆少了很多;这时候最适合读书,雪光映窗扉,小屋...

  • 重新选择笨拙——评常小琥《中间人》

    2024-01-04

    我无端想起鲁迅对于《孩儿塔》的著名评价:“(它)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

  • 写“朴素的诗”,借助常识来规范世界 ——对刘康诗歌写作中“情感地理”的

    2024-01-04

    刘康针对当下年轻诗人的写作困境所提交的回答无疑是确定的,他的诗学目标不是简单地发现客体,而是要考虑客体在何种代价以及何种方式之下,能让自身的意义成为可能。 一个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