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视觉中心与整体观照——东西审美感官之差异

    2017-10-17

    人的感官(觉)分为眼(视)、耳(听)、鼻(嗅)、舌(味)、身(触)五官(觉),此外还有“心觉”(佛学称为“意根”)、“第六感”(超感官知觉)等说法。审美活动与人的...

  • 探寻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独特视角

    2017-10-14

    在由明末凌濛初创作、苏州安少云尚友堂崇祯年间刊刻的 《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中,有两篇署名为“即空观主人”的序言非常引人注意。《拍案惊奇序》称,冯梦龙的“三言...

  • “少数民族文学”构造史

    2017-10-14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虽然一直伴随着各个民族的历史,但直到1949年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之前,“少数民族文学”并未因其历史的客观存在而生成一种知识,或者作为表述国家文学历史及...

  • 新世纪以来的农民原生态写作

    2017-10-14

    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时代使命,而讲好农民故事、传播农民声音,更是中国当代文学所要担当的重要职责。新世纪以来,在国家大力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方针指引下,随着...

  • 阐释“中国经验”的当代文化研究

    2017-10-14

    自20世纪50年代英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建立以来,文化研究的全球理论传播与本土化接合实践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国际性繁荣。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实践性、参与性的知识活动,文化研究...

  • 杜甫诗歌好在接地气

    2017-10-14

    杜甫《江村》诗意图。“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清代钱慧安...

  • 张向荣:以传统为根,写现代之魂

    2017-10-14

    文化,犹如一条绵延不断的河流,任何当代文化都可以视为传统文化的延伸。而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作家的创作产生影响,是确凿无疑且连续不断的。即使自晚清已降,“新文化运动”...

  • 文学性与应用性——唐代判文文体特征浅论

    2017-10-14

    “判文”,又称“判词”,是制判者对某个案件、某个事件依据法律作出裁判的文字记录,相当于现代司法文书中的判决书和裁决书。判文并不是一种纯文学性的文体,然而,从研究意...

  • 洪治纲:论文学的不可通约性

    2017-10-14

    做学生时,读林语堂先生的作品,我发现《吾国与吾民》《孔子的智慧》《京华烟云》等一些很重要的作品,都是用英文创作的,而且这些作品在当时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曾...

  • “大学叙事”繁盛缘由探析

    2017-10-14

    大学是获取新知、探索真理、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特殊的角色认同,使大学呈现出与日常生活空间不同的“风景”,并激起一代又一代作家的创作灵感,继而形成了林林总总的关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