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大众文化的勃兴:泛审美中的“生产快乐”原则

    2017-10-30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转向确定以后,中国社会逐渐摆脱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的革命战争心态,走进一个崭新的“后革命”时代,并最终确立了以市场经济...

  • 文学经典的批评与文学批评的经典化 ——以建国后十七年文学经典的批评为中

    2017-10-30

    一、文学经典的界定 本文对文学经典的界定,与当下的热点问题“红色经典”的概念是有区别的。“红色经典”的“红色”带有特定时代的颜色政治象征意味,该词指建国后取得了主流...

  • 文学经典的命运与文学的前景

    2017-10-30

    上世纪90年代后中国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文学经典遭遇到被轻忽和亵渎的虚无化命运。这并不主要表现在文学外部,虽然受整个文学环境的影响,文学经典的阅读者呈现减少的局面,...

  • 审美·资本·日常生活——评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

    2017-10-30

    法国批评家法朗士曾说,批评是“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静下心来几度阅读《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以下简称《唯美》),确实有一种思考和对话的快乐。该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揭示了唯美...

  • “红色经典”何以为经典

    2017-10-30

    “红色经典”既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学)话语类型指称,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中一种标志性、阶段化的文学现象。怎样评价“红色经典”自然可以依凭各自所取的价值准则,问...

  • 日常生活审美化

    2017-10-30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出与主要内容 作为名词与理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2001年在周宪和陶东风等人的文章中首次出现。2001年《哲学研究》第10期发表了周宪的《日常生活的“美学...

  • 日常生活表层化审美的三重困境

    2017-10-30

    在当代西方美学的视域中,审美与实践之间的密切关系,不仅体现在审美、艺术的实践化上,而且体现在现实实践的审美化上。日常生活实践趋向审美化,实际上是人类在艺术实践中的...

  • “文学性”:理论“预演”与实践“命名”之间

    2017-10-30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肇始,“文学性”成为中国文艺批评界最活跃的关键词之一,其所针对的是文化消费时代和图像文化兴起背景下文学“疆界”的危机,自有中国文化转型期不可忽略的...

  • 美学与艺术向日常生活的回归

    2017-10-30

    近年来,首先是在国外,然后在国内,出现了许多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这些争论,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当代美学所面临的任务,了解当代艺术的处境,对于我们思考美学和艺术的...

  • 日常生活叙事电视剧:走向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

    2017-10-30

    在某种意义上说,日常生活是与政治生活相区别的作为大众的一种社会实践方式,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蕴含有美的基因。约翰·费斯克将日常生活视为普通人对抗将他们纳入其中的社会秩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