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史诗性”与“红色经典”的文学价值评估

    2017-10-30

    在论及被称作“红色经典”的1950~1970年代中国大陆长篇小说时,许多学者指出了其对“史诗性”的追求;还有不少论者谈到了“茅盾文学奖”的史诗情结。当前文学批评界更是将是否具...

  • 韩丛耀和他的《图像》

    2017-10-30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以视觉图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时代,电视、电影、绘画、摄影、广告、设计、建筑、动漫、网络、游戏、多媒体等互为激荡汇流。在这个充满求新变异的图像消费社...

  • 图像:现代社会“愉快的暴力”

    2017-10-30

    人类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感觉,那就是我们的眼睛十分疲劳!不管你是否需要,各种信息以图像的形式铺天盖地向个体袭来。大都市夜晚灯火辉煌的各种霓虹促销广告;网站...

  • 接受史视野中的经典细读

    2017-10-30

    文学经典是民族精神传统的载体。经典阐释的最终使命,就是发掘经典的精神意蕴,发挥经典的人文价值。传统的客观主义阐释学强调回归原义,以确立定于一尊的权威阐释为宗旨。这...

  • 试论“红色经典”的仇恨叙事

    2017-10-30

    在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一大批“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涌现出来,它们也被称之为“红色经典”,“三红一创”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评论家和文学史家认为这些小说是在既定的意...

  • 理论批评回到常识——由《读图时代文学的处境》谈起

    2017-10-30

    读当下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常常感觉讲章气太重。那些过多的引文和绕来绕去的理论阐述让人亲切不起来,尤其是读到用那种看似高深莫测其实大而无当的理论来硬套作品的文章时,让...

  • 经典解读的虚假繁荣

    2017-10-30

    如今,经典解读一拥而上,纷至沓来,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而且精华确实少于糟粕。 当然,这也符合大多数现象的情形,往往优秀的寥若晨星,平庸的如同浩瀚大海。有些学者,是...

  • 两种经典更新与符号双轴位移

    2017-10-30

    一、经典化与另样经典化 汉语“经典”一词,与西语对译“canon”相仿,原指宗教教义典籍:“经”必有不可质疑的权威光环,有不能替代的永恒价值。一旦取消其神圣性,整个宗教或...

  • 经典文学作品文本分析的性质、地位、路径和意义

    2017-10-30

    一、文本分析作为一种文学研究方式的性质和地位 在各种文学研究活动中,对于文学作品尤其经典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活动和方式。在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中常见到...

  • 精英化——去精英化与文学经典建构机制的转换

    2017-10-30

    文学经典不是一个封闭体系,而是建构—解构—再建构的过程。正如基洛里(John Guillory)为《文学研究批评术语》撰写的“经典”(canon)这个条目所指出的,它是“这样一个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