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新世纪文学研究:如何面对“文学性”?

    2017-10-30

    新世纪,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和“文化研究”的盛行,“文学性”成为文学研究者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文学性”是什么?文学研究如何保持“文学性”?对于部分文学研究者来说...

  • 试析“身体叙事”小说的身体意象

    2017-10-30

    90年代中国文坛突出的文学现象之一是“女性写作”的高涨,其中1994年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和海男《我的情人们》两部长篇以强烈的震撼力出场,带来了“身体叙事”小说的全新概念。...

  • 图像时代文学经典的命运与美育意义

    2017-10-30

    一个民族的文学经典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对不同民族文学经典的接受与传承,是对民族性的张扬和全球化语境下民族间的对话与交流。 什么是文学经典?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 文本的边界——徘徊于历史主义和虚无主义之间的“文学性”概念

    2017-10-30

    按卡勒在《文学性》一文①中的说法,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始于莱辛的《关于当代文学的通讯》和史达尔夫人的《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由古代思想走入现代思想,...

  • 文学经典的历史合法性和存在方式

    2017-10-30

    把文学经典视为永恒和不朽是危险的,在我们尚未弄清人们何以需要经典,经典究竟怎样存在着的时候,盲目地来守护经典和颠覆经典同样是危险的和无效的。 近几年,全国文学界两场...

  •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迷误

    2017-10-30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个专名,用来指称20世纪后半期全球范围内出现的一种特别现象,即根据美的标准对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以改造,整个社会从整体上呈现出审美化的外观。 后现代社会...

  • 消费社会:审美教育何为?

    2017-10-30

    1 今天,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将中国带入了消费社会和消费经济时代,这是历史的跃迁、社会的进步,但也使得新的矛盾和问题浮现出来。丹尼尔·贝尔说过:“消费经...

  • “文学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的双向阐释

    2017-10-30

    一、文学的历史性(语境化):走出形式主义批评的牢笼 当代美国文化诗学的兴起是出于对新批评等形式主义批评的厌倦和不满。新批评拒绝从传记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角度观察...

  • 文学经典的生成及其价值

    2017-10-30

    对文学经典的定义一直是有争议的,西方学者在讨论文学经典的构成时,一个普遍的观点是,经典是被精选出来的一些著名作品,很有价值,用于教育,而且起到了为文学批评提供参照...

  • 试析图像时代文学的使命

    2017-10-30

    近几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包括文学在内的人类的精神活动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类的精神生活越来越让位于物质生活,诗歌等各类文学艺术变得越来越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