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中的价值问题

    2017-10-30

    作为人文科学的分支,美学和文艺学都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价值问题。然而,价值批评也并非简单的价值判断,必须进行学理的分析,不是情绪化的好恶所能解决的。所谓价值论,是与宇宙论、...

  • 文学性与历史性的融通

    2017-10-30

    20世纪的知识谱系使“文学性”和“历史性”分别成为文学和历史的专有属性,因而“文学性”与“历史性”在学科分类的知识格局和科学视野中曾走向对立。诸多论者都曾将“文学性...

  • 文学的意义和“意义剩余”

    2017-10-30

    文本的阐释,以获得意义为目的,传统的文学阐释也往往如此。但文学的内涵并不能仅仅归结为意义,因为在意义之外,还存在着“意义剩余”。所谓意义,作为阐释的结果,是被理智...

  • 后现代语境下的视觉文化批评

    2017-10-30

    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或“图像转向”正在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以电视、电影、报纸、书刊、互联网等为代表的大众媒体所制造的各种各样的视觉符号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空间。...

  • 文学经典:跨时段的多维张力空间

    2017-10-30

    文学经典作为相对稳定的价值标准和审美规范,具有丰厚的思想内涵和较高的审美趣味。经典文本作为人类文化的诗性陈述成为人类精神发展的标尺,具有永久性的魅力。按照佛克马的...

  • 走向“经典”的大众文本

    2017-10-30

    众所周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庸及其武侠小说在中国内地理论界被高度推崇。这种推崇所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金庸及其作品的“经典化”,其实,在大众文本中,作者被“经典...

  • 图像化时代的大众趣味与学术人的境遇

    2017-10-30

    由于因特网技术的兴起,人类已经无可挽回地进入到了一个图像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由技术革命而带来的信息流动加速和信息资源更为广泛的共享,在严格意义上,或许并不意味着人们对...

  • 当今审美变形之我见

    2017-10-30

    时代不断前进,探索表现时代精神风貌的创作行为已经成为艺术家们一个永恒的追求,艺术家们的创作已随心所欲地借鉴各方人文环境及跨越本土历史文化的原型。艺术家的创作行为无...

  • 视觉性与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

    2017-10-30

    20世纪末以来,在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等思潮的洗刷之下,随着现代哲学的中心化主体的坍塌,一种所谓的“表征危机”弥漫于哲学和文化的思考中。所谓“文本之外,别无他物”...

  • 文艺的大众娱乐价值观

    2017-10-30

    纵观新时期以来文艺的变革发展历程,在价值取向方面,总体上似乎可以看出这样一条运行轨迹:首先是从以往的过于意识形态化与泛政治化倾向,逐渐向审美价值取向回归。在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