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中国叙事传统中预叙的发生及流变

    2017-10-17

    【作者简介】倪爱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在研究叙事时序问题时指出:“提前,或时间上的预叙,至少在西方叙述传统中显然要比相反的方法少见...

  • 晚清民初时期托尔斯泰作品的译介路径、原因及其误读

    2017-10-17

    【内容提要】 晚清民初是中国接受俄国文学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对托尔斯泰译介的规模大大超过其他俄国作家。就翻译层面来看,我国译者最先翻译的是托尔斯泰的宗教题材中短...

  • 论文学选本与文学思潮之互动——以宋代文学选本为个案

    2017-10-17

    【内容提要】 文学选本与文学思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文学选本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文学思潮,而文学思潮也制约着文学选本,促使选本对思潮作出反应。文学选本与文学思潮...

  • 当文学与数学“相爱”

    2017-10-17

    在数学研究的“深处”,想象力、多样性等等这些与文学紧密相联的共鸣,令人目眩神迷。 囊括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克拉福德奖等三个世界顶级大奖的数学家丘成桐,曾以“数学与中...

  • “汉书学”的历史流程及其特征

    2017-10-17

    【内容提要】 《史记》与《汉书》是中国史书的两大典范,《史记》成书较早研究却相对滞后,《汉书》晚出但在汉魏六朝广泛流行,并于隋唐之际形成影响深远的“汉书学”。历经数...

  • 正义的乌托邦——清末民初福尔摩斯形象研究

    2017-10-17

    【内容提要】 福尔摩斯惩恶扬善,是正义与公理的化身,但却不是警察与法律的代表。他经常游走在法律边缘,在体制之外维护正义。清末民初福尔摩斯的翻译,尤其是刘半农主编的《...

  • 中国文学加强交流才能走得更远

    2017-10-17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迈出了一大步。记得20多年前,我们的作品只是作为西方学术研究的对象,印数不过一两千册,到如今,在国外已经完全是市场化运作了。在我看...

  • 论《水浒传》不同版本的文学价值——以评林本和贯华堂本为中心

    2017-10-17

    【内容提要】 《水浒传》有简本和繁本不同系统。简本文本形态粗陋,其主要价值在于普及性传播,满足各阶层读者的需求。繁本的意义则在其精工细致的文笔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三四...

  • 2013年军旅文学:“活着”的、“内在”的、“存在”的

    2017-10-17

    “活着”的历史 以纯粹的文学标准观之,战争历史题材对于当下的作家而言,已经构成了某种难以言说的焦虑甚或是一道不易穿透的“隔膜”。没有强大的思想能力、没有痛切的生命经...

  • 当代文学应再造汉语诗性的辉煌

    2017-10-17

    一 与当下文学在观念、主题、叙事方式方面的巨大进步相比,文学语言却显示了明显的滞后。因为市场经济的介入、消费文化的泛滥与网络文学的影响,传统的文学生产模式正在被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