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是大众文化大肆张扬的时代。中国历史上恐怕没有哪个时期的人如此大规模地制造时尚又追逐时尚,像今天的人这样喜新又怀旧、争先(先锋性)又追后(后现代)。在大众文化流行的都...
前言:局限分析与文学穿越 什么是“文学穿越”?“穿越”不是摆脱,也不是优于,更不是打倒、取消和轻视,而 是“不仅仅限于”。不限于就是类似于我们进北京故宫,你需要先进第...
“断裂问卷”的得与失 所谓“晚生代”,是中国文学评论界一个约定俗成的提法,其实这不是文学性的提法,像“新时期”这种提法一样。中国评论家喜欢以年代和辈份来把握事物,所...
●主持人话语:视觉文化既然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最为主要的文化特征之一,自然构成了无法回避的学术命题。不言而喻,作为文艺学、美学或文化学研究的学者,都无法绕开这个敏...
地点:北京大学中文系报告厅 主持人:李杨 主讲人:唐小兵、黄子平、李杨、贺桂梅 李杨:今天的讨论,题目好像有些抽象:文化理论与经典重读,但我们的问题将主要围绕《再解读——大众文...
文学创作类型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原创性创作,二是利用已有的文学资源进行重新创造,生发新意。前者要想成为名著,产生广泛影响,必然要经过长期的历史淘洗,即从一般性、通...
新的世纪波:全球视觉图像的“转向” 世纪之交的社会发生了文化的“转向”,文化的转向中最为抢眼的景观是视觉图像的“转向”。当今的视觉图像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文化的...
有关文学与现实关系的话题,很容易被当成老生常谈,或者被看做幽灵不散的文学社会学论题乃至政治命题来对待。但与这个话题是否具有文学理论上的恒久意义相比,它的不断出场似乎更...
自上个世纪30年代,法国哲学家列费伏尔(H. Lefebvre)首创日常生活批判以来,①提倡生活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这个概念现在已经成为哲学、美学、社会理论和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关键词...
一、消费文化语境与“文学经典” 开始于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把中国带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社会开始出现西方消费社会的种种特征。与此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