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作为一门文艺学科的存在,人们大多是看到了它的记录过去文学史实的一面,这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史实作为过去产生的历史的事实,这些对象本身并不能成为一门学科。作...
《为什么读经典》 [意] 卡尔维诺著 黄灿然等译 译林出版社出版 在人们阅读过卡尔维诺的众多小说之后,《为什么读经典》姗姗来迟。如果说小说展示了作家的心灵,那么文学评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文学经典的讨论曾一度构成了文学理论界最热闹的话题。美国莱斯利·费德勒和侯斯通·贝克编辑的《英语文学:敞开典律》集中了美国理论界对此问题讨论的主...
罗雪村 绘 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所以我们读书一定要读最好的书,最好的书是什么呢...
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当代中国文学发生了许多异常深刻的变化,一个“新世纪文学”的文学史阶段已经开始[1].这一时期的文学呈现出许多超越“新文学”形态和表征的新特点,这些特...
1990年年初的一天,我外出回到家里,上中学的女儿说,昌耀先生来访,带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还送你一本书。打开牛皮纸口袋,是《昌耀抒情诗集》。心里很是不安:远道来访,我却...
文学经典是如何成为可能的?究竟是文学作品的内在美学要素使得它当仁不让?是因为迎合了某种意识形态的需要而被权力代理人黄袍加身?还是由于材料、技术的因素而被造物主偶然...
随着电影、电视的流行,文学受到挑战,有人甚至提出“文学终结”论。美国知名学者希利斯·米勒就写有文章《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还会存在吗?》米勒相信:电信时代的电子传媒...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必须研读的经典,作为该学科全部知识的精华,它凝聚着历代人不间断的持续思考和深入探索。这种思考和探索就其发端而言通常极为艰苦,就其最终的指向而言又...
西方思想强调“致知”,真理的客观参照性摆在了第一位;中国思想强调“致良知”,探求生命的完整性。良知是对知识论的超越,艺术是人生的终极体验,在人类审美的路途上,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