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

    2017-10-30

    美学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风行一时,当时一本美学著作一版常常能够销售到几万册,这在世界学术史上都是罕见的。后来市场经济时代到来,人们渐渐失去了对于纯学术的兴趣,更多人趋...

  • 从“台湾文学经典”看台湾文学精神

    2017-10-30

    1999年春季,台湾多个团体参与评选的“台湾文学经典30部”揭晓,为我们审视台湾文学精神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这次“台湾文学经典”的评选是由王德威等7 名专家学者组成评选小组...

  • 经典是如何“炼”成的? 读黄曼君《新文学传统与经典阐释》

    2017-10-30

    经典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文学话题。谈经典离不开传统,这是因为任何文学经典须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积淀,大浪淘沙,优胜劣汰,孰优孰劣,方可水落石出。从这个意义上看,曼君先...

  • “五四”新文学经典构成

    2017-10-30

    文学“经典构成”(Canon formation )的概念是荷兰学者佛克马讨论西方和现代中国文学经典时提出的(注: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它指...

  • 身体与写作

    2017-10-30

    一对写作艺术的关注历来是诗学的基本职能,认为真正的艺术杰作存在着超性别的共同规律,这样的认识迄今仍有影响。不能不承认,在优秀作家的创作经验中具有普遍性的东西。比如...

  • 经典的黄昏与庶民的戏谑

    2017-10-30

    自从荷兰学者佛克马(Douwe Fokkema)1993 年在北京大学谈及中国文学的经典化以来,“经典”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有关经典的讨论越来越热闹,对于经典的关切越来越强烈。近期《Q版语...

  • 电影的幻象——王安忆小说与图像化时代的对峙

    2017-10-30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一段时间,小说占据着文艺格局中的中心位置,小说与电影的关系是前者处于主导地位,后者从之。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影像逐渐占据了我们文化的主导地位...

  • 我们是否还需要文学经典

    2017-10-30

    当下,我们是否还需要经典文学读本,这个问题问得似乎有些多余。但是,我们不能不面对这样的事实:应试语文教学大大地挫伤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对于文学阅读不但没有需...

  • 经典诠释:在旧含义与新价值之间

    2017-10-30

    这些年来,拿“经典”说事儿成了社会一大风气,傍“传统”造势也造就了很多风云人物……学经典当然是为了温习文化记忆,接续历史传统,不过,传统的关键是在“传”而不在“统...

  • 图像文化的冲击与纯文学价值的消解

    2017-10-30

    早在两个世纪以前老黑格尔就预言了艺术的终结[1],按照他的想法推论,哲学最终将取代艺术,资本主义的扩张必将导致文学的衰落,而这一推论在“图像社会”统治我们文化生活领域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