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人类的生存与文化的发展是危机四伏、困境重重。然而,最具根本性的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而日渐暴露和凸显出的工业文明的隐患、技术理性的统治以及功利主义...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话题,是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于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的“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讲演时明确提出来的。费瑟斯通最主要的理论依据来自于让·波德里亚的“消...
一、文学性问题 过去的几年里,“文学性”这个概念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焦点。什么叫文学性? 多数人同意雅各布森的说法,即文学之为文学的本性。研究文学,必须事先确认研究对象...
尽管崔克海默和阿多诺等人把作为文化工业的大众文化贬得一钱不值.但是文化工业在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达国家中蓬勃壮大已是不争的事实。文化工业利用大众传媒制造身体幻象、提供...
一 所谓“纯文学”的讨论是20世纪80年代遗留的一个异常有趣的问题。“纯文学”在新世纪被反复提及其实是不同的欲望和文化想象的结果。“纯文学”所寻求的文学不受干预的“纯度...
19 世纪末以前,文学研究还不曾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直到文学批评和专业文学研究兴起以后,人们才真正提出了文学特殊性和文学性的问题。于是,关于文学性的定义,成了20 世纪文...
在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诗学传统中,就诗的体性问题给予完整、精要而又影响深远的概括的,除了“诗言志”这一“开山的纲领”外,大概就要数陆机《文赋》中的“诗缘情而绮靡”一...
一句话概说 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罗曼雅柯布森( Roman Jakobson ,1891—1982) 在20 世纪20 年代提出的术语,意指文学的本质特征。雅柯布森认为,“文学研究的对...
时下.日常生活审美化己成为文艺学研究领域内的热门话题之一。尽管专家学者对其理解各异、褒贬不一但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与消费文化占据社会文化的主导地位.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趋...
消费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与审美实践的转向.是一个受到诸多思想家十分关注的重要学术命题。这一学术命题不仅贯穿于20世纪西方美学发展的整个过程.引起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