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大众传播语境下文学话语的转型

    2017-10-30

    当我们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转型时.文学与大众传媒的关系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存在。大众媒体己不仅仅是文学的载体或介质.它己经营构了新的文学传播语境.在拓展文学生...

  • 文学性与现代性 ——《一个非文学性命题》引发的理论问题

    2017-10-30

    吴炫先生的《一个非文学性命题——“20世纪中国文学”观局限分析》[1]一文,对“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命题提出了质疑。他的基本观点是:这个命题未能突破文学对文化的束缚,...

  • 大众文化审美化:从纯审美到泛审美的范式转换

    2017-10-30

    当今时代,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当下日常生活的基础;与此相应,日常生活的意义被放大为文化的中心并被神圣化,而昔日的现代性的神圣价值则被日常化。正是源于消费时代技术的...

  • 虚拟图像与新文体的诞生

    2017-10-30

    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国际互联网开始取代印刷机,日益成为最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而这种媒体的全面普及给文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麦克卢汉认为任何一种媒介成为另一种媒介的内容...

  • 审美化生活的隐忧与媒介化社会的陷阱

    2017-10-30

    在当今时代,消费正逐步变成人们生活的理由——在消费中个人才能够获得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够获得某种自我想像,消费还划定了人的阶层地位,可以说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已成...

  • 一个非文学性命题——“20 世纪中国文学”观局限分析

    2017-10-30

    前 言 应该说,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1985 年提出的“20 世纪中国文学”[1]观念,因为触及中国文化和文学现代性的百年追寻,触及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持续梦想,也触及中国文学...

  • 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悖论

    2017-10-3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消费主义为标志的后现代文化思潮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全方位浸染已是在所难免,以情感制作与“快适伦理”为表征的“后情感主义”审美趋向也日渐明朗。当...

  • 读图时代的今天,我们还读小说吗?

    2017-10-30

    几年前,马原一句“小说死了”,引起过许多人的不同看法。一个小说家自己不写了就说小说死了。连王蒙也说:“我不认为小说已死,他(马原)大概是指他的小说已死了吧!”然而,...

  • “日常生活审美化”考辨

    2017-10-30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最近一两年来学术界谈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文学、艺术、经济、生活等多个领域.因此引发广泛的关注和争议。但在具体的使用中.日常生活...

  • 文学性:现代内涵及其当代限度

    2017-10-30

    当前有一种说法,认为作为学科的文学理论陷入了危机。在笔者看来,这种“危机感”的产生虽然有现实人文环境的挤压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在西方学术范式的影响下,就文学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