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文艺学学科的反思正在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引发这种反思的原因之一是人们感觉到文艺学研究似乎已经难以令人满意地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化/文艺活动新状况,特别是消费主...
编者按:近些年中国学术界与西方同行面对面的对话交流呈极活跃之势,哈贝马斯、德里达、杰姆逊、罗蒂等西方思想巨头接踵而至,一般学者更是熙熙攘攘,肩摩毂击。为使在文学理...
金 :《文化研究》第三辑与大家见面了。从这一辑开始,我们打算采取国内外学刊近年来经常采用的学术专辑的方式,即每辑选取一个大家共同关注的文化研究的专题,邀集中外学人从...
一、张竞生、周作人的唯美主义理论与实践 1924年,《晨报副镌》发表了一则启示,宣布"审美学社"在北京大学成立。它的宗旨是"注重'美的人生观'","提倡各种'美的生活'",使日常生活...
新近学术界内一股“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浪潮闹得沸沸扬扬.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鸣.并且在争鸣中.一个显然更加重大的问题一一文艺学学科的合法性问题.被卷了进来.这使得“日常...
现代社会是个为大众消费文化所覆盖的社会, 而图像社会的出现, 既为大众文化的消费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途径, 同时也是这一文化消费景观的表征和必然结果之一, 它使我们的文化生存...
目前.在对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中.“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我更愿意将这一命题看作是一个“表征”一个关于现实的“症候”.这样.就有可能拉开一段距离.思考这一...
当代文学中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写作现象却被文学批评显而易见的忽视了。这种显而易 见的写作现象就是日常化写作的流行与扩张。 日常化写作作为一种流行的写作倾向,它最触目的美...
在全球化的境遇里,人们正在经历“当代审美泛化”(参见Welsch,1997)的质变,它包涵双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生活的艺术化”,特别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得以孳生和蔓延;另一...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现象并不是今天才有的。古时候,中国的仕宦之家,衣美裘,吃美食,盖房子要有后花园,工作之余琴、棋、书、画不离手,等等,这不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