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罗蒂在哲学史叙述中描述的“语言学转向”,正为其他学科以及公共领域中的“图像转向”自然承接。随着现代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感受和认知外...
《中华读书报》1月26日12版日发表了童庆炳先生的文章《“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 ,读后很受启发,同时也有一些不同见解。童先生是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是他把我带入...
说不清究竟是从哪一天开始,当代生活中竟然开始到处回荡着这样的声音: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何不游戏人生管他虚度多少岁月……” “潇洒走...
在广告、电视、电影、网络日益渗透和冲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让人们的视觉无处可逃的今天,毫无疑问我们早已身不由己地被卷入视觉文化大潮的漩涡之中一一不管我们愿意与否。美...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话题近年开始在国内流行,这一现象不是偶然的,其中既有西方后现代理论影响的原因,又有着当前日常社会生活发展的现实背景因素。可见,这一问题的出现...
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作为一位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现代法国思想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他既是现代性社会批判思潮的鼓动者,更是日常生活批判哲学转向的杰出领航人...
在反思、呼吁或坚守的多声部交响中,曾掀起广泛讨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话题,2005年在中国美学、文艺学界依旧热度不减。在对围绕“新的美学原则”的争论研讨中,学术界展开了...
历史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整个社会向视觉文化的转型正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很多学者都关注到这一社会现象,米切尔则提出了“图像的转向”这一称谓,明确地用“转向”一词来...
尽管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等人把作为文化工业的大众文化贬得一钱不值,但是文化工业在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达国家中蓬勃壮大已是不争的事实。文化工业利用大众传媒制造身体幻象、提...
一 愚人从图像中所接受的,是受过教育的人从《圣经》中所接受的东西。愚人从图像中看到他们必须接受的东西,从中读到他们不能从书本上读到的内容。 ——格里高里大帝 这段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