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美国超验主义代表人物、文学评论家玛格丽特·富勒完成了她的杰作《十九世纪的妇女》初稿,并出版游记《湖上夏日》。后者是富勒与友人结伴西行的记录,结构松散,但文采...
麦家,1964年生,是中国当代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据统计,他的小说至今已卖出了500万册以上,并被改编成电影与电视剧。他被翻译到西班牙语的作品中,最知名的是长篇小说《解密》...
白乐晴的民族文学论首先是韩国的进步文学者直面朝鲜半岛民族分断和韩国国内民主政治缺失之现实提出的文学理论,包含着对同时代民族现实的危机意识。它区别于在韩国建国后的十...
亚历山大·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远远超过个人生平的记录囿限,以作家自己的话来说,这部厚重的大作是 “历史在一个人身上的反映”。 作品的编写自1852年至1869年。全书...
阿瑟·隆德克维斯特(Artur Lundkvist, 1906-1991)是瑞典著名作家和诗人,瑞典学院院士。生于瑞典南方斯科南省一个农户家庭的他,20岁时北上首都斯德哥尔摩。他在家乡只接受过6年基础教...
中国文坛历来不乏敢于描写人性恶和暴力的作家,从鲁迅到余华、莫言、阎连科、贾平凹等,都具有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勇气。不过,刻意在自己的作品中...
初读《田园的忧郁》,还以为是《小森林》一样的故事——作者因为城市生活触礁而隐居乡下,其内心的伤痕逐渐为美妙的田园所平复。但实际上,对作者佐藤春夫来说,即使他想要像...
米亚·科托:人与身份 安东尼奥·埃米利奥·莱特·科托,1955年生于莫桑比克的第二大城贝拉,以米亚·科托的笔名为世人所知。作为葡萄牙殖民者之子,一如很多生于莫桑比克的葡萄牙...
内容摘要 作为一种感知力理论,美学包含了感知体验的整个范围,并集中于对感官体验的性质、变化、差异、敏锐性和细微处的研究;同时,也包括了感知性、体验性的意义和情感内容...
目前已出版的介绍梵·高的画册大多配上他给弟弟、妹妹以及朋友的书信,或是评介他在不同时期的创作经历及绘画风格,上海人民出版社刚刚出版的《叔本华与梵·高——箴言与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