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出版社新近出版了范玉刚的《西方美学专题十五讲》,从古希腊论至当代,洋洋洒洒42万余字一气呵成,读完以后我深切感到作者并没有满足于一般性教材的通常写法,而是力...
摘要:正引言对中国的文化研究学者而言,2008年堪称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即《热风学术》的创刊,抑或说中国的文化研究有了"一扇属于自己的窗"。在为庆祝《...
关于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研究的意义,包括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学科本身的发展深化,以及对于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转型重建,而所具有的积极的、建设性的理论学术价值,已成...
我永远不会忘记上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的澎湃,“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至今还是令我记忆深刻,似乎已经成为中国先锋文学写作的代名词。30年过去了,当我们在纪念逝...
在新世纪全媒时代,批评家应该跳出传统的文学评价体系,以更宽广的胸怀接纳包括网路文学在内的通俗文学,或者说,批评家须怀有“大文学”的观念,将复杂多样的文学文本作分层...
摘要: 对新世纪以来国际“巴赫金学”重要成果的跟踪与检阅,我们看到,巴赫金理论作为"学术时尚"其风光已然不再,巴赫金理论的跨文化辐射已进入其“理论旅行”的常态。这种常态...
在理论创新已成为当下最响亮的学术口号和目标之背景下,中国古代文论在当代的生命力和阐释方向,也即古代文论的当代性意义,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面对传...
20 世纪即将结束 , 对于 20 世纪文学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总结,得出理性的认识和评价是外国文学工作者的责任。 20 世纪世界文学具有特定的内涵,理论的标新立异 , 创作...
内容提要: 中国早期“和”的普遍主义思想容易孕育出“文明和平共处论”和“文明互补论”的思想。而西方早期的先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和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容易导致世界的冲突...
说到启蒙理性批判这个问题,康德1784年的《何谓启蒙》是不可绕开的文章,虽然它发表时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在康德看来启蒙就是取消托管,进入成人状态,而实现启蒙的手段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