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学术选择与时代精神的契合

    2018-02-20

    1930年,金石学家王献唐在给傅斯年的信中,称赞傅斯年领导的史语所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运用新方法、整理新材料,使得整个研究局面为之一变。新旧学者的差距,不在才智,而...

  • 古诗英译要做到话语融通

    2018-02-20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世界上发挥并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译出实践至关重要,它体现了本土文化对异域文化进行主动传播的愿望和举措。 古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

  • 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人性观看当代文艺发展

    2018-02-20

    文学艺术要反映人的生活并表现思想情感,就要涉及对人的理解。对于当代文艺现实而言,应当怎样理解和表现人的生活及人性,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尤其值得我们...

  • 新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问题与导向

    2018-02-20

    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在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批评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自从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念传入中国,并从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在革命斗争、革命文化建设实践中传播、运...

  • 2017年网络文学:“媒介融合”与“世代更迭”

    2018-02-20

    我们今天处在一个多重媒介融合的时代,没有人是“单一媒介人”,所有人都是“融合媒介人”。所谓“世代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媒介差异。从媒介变革的角度出发,我们更能理解...

  • 人工智能写作:何以可能与何以不可能

    2018-02-20

    近来,有关人工智能(AI)写作的话题随着机器人“小冰”(“小冰”是由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在2014年5月发布的一款人工智能机器人。它凭借在大数据、自然语义分析、机器学习和深度神...

  • 新关切 新反思 新增长

    2018-02-20

    学界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新媒体平台显著提升了文学创作及传播的活力,但也带来了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媚俗从众、价值标准混乱等问题;如何应对资本对文学话语、文学标准的渗...

  • 陈晓明:新文学素质酝酿的地方

    2018-02-20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兼任中国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无边的挑战》《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德里达的底线》等。 “大湾区文...

  • 域外汉籍整理催生学术增长点

    2018-02-20

    中国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千百年来因各种原因大量流散境外。直至20世纪末,域外汉籍的文化价值引起了国家与学界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走向海外,透...

  • 重申故事的德性与故事传统的创造转化

    2018-02-20

    近年本土语境中之所以会出现小说的“故事转向”,首先是呼应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诉求,也呼应了当下中国人新的生活状况。在这些小说集中,小说家对故事的召唤看重的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