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久负盛名的批评家,茅盾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建立起来了巨大的对话渠道,他的鲁讯论、冰心论、徐志摩论、庐隐论、落华生论、丁玲论,他对曹禺、萧红...
笔者认为,钱锺书先生之所以能够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当代中国“第一博学鸿儒”(注:语出海外学者,参阅张泉编译:《钱锺书和他的〈围城〉》第9页,中国和平出版社1991年版。),...
在对于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这一理论概念的理解上,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颇有各家自说自话的趋势。分歧的根本点不在于对“乡土文学”这一概念中的“乡...
一 对现代性最早的诊断,来自于波德莱尔在1863年的《现代生活的画家》中直接讨论《现代性》一节中所指出的二元性:“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
被誉为“文化昆仑”的钱锺书,在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上的卓越成就,已获得交口赞誉。他在修辞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似还未引起学术界重视。其实,他在表达修辞论和理解修辞论方面...
关于文艺起源的问题,古今中外有许多学者对这个问题作过多方面的探讨,主要有“摹仿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等等,其中“劳动说”影响最大。在有关这个问题...
如果古代文学研究有可能创新的话,我以为,不断探索和重建文学史的坐标体系与叙述线索应该是努力的方向之一。 不管我们是否承认,文学史的叙述实际上都是以名著为坐标建构的。...
茅盾(沈雁冰)的文名最初是由文学批评彰显的,在1927年动笔写小说《蚀》之前,他几乎全力以赴从事文学批评活动。茅盾的创作时间比较集中,主要是三、四十年代,而文学批评从...
古代文学研究的推进,除了研究领域与观念的开拓和更新之外,史料的发掘和处理也是相当重要的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研究者的学术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拟略举数例,对文...
在当代思想界,爱德华W萨义德是一位颇多创见但又常惹争议的人物。他倡导政治介入,批评学院派知识分子不与现实接触的习气,质疑现代大学里新保守主义学者的“非政治性学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