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沈桂萍 田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http://www.newdu.com 2024-08-15 爱思想 沈桂萍 参加讨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一系列原创性论断,在民族工作领域内提出的“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话语是其中重要内容。2023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系列论述概括为习近平文化思想。2023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精神和文化基础。
    一、关于中华民族共有文化与共有精神家园的学理阐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上提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2019年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观;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上进一步提出“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全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新论断。围绕这一时代命题,学界从政治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进行了多维度的学理阐释,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范畴、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以及价值功能等方面形成许多共识性结论,为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打下了理论基础。
    1.从内涵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认同、情感归属和价值共识的总和。
    学者大多认为文化有广狭两义,广义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共同体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形态的总和。狭义文化就是反映民族共同体的哲学艺术等精神文化活动,内核是价值观。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具有广狭两义。广义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要指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各民族共有思想文化知识体系。如刘吉昌等认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个知识体系、价值体系、情感体系、信仰体系等要素构成的博大精深文化体系”。狭义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要指的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共同思想价值和情感认同,这种认同不等同于文化认同全部。如宫丽认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共同认同的价值集成、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的高层次认同。向玉乔、郝亚明认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共同依托、传承、发扬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总和”。青觉等认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共同的认知体验、共同的情感归属、共同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理想信念”。 2.从外延看,中华文化是整体,各民族文化是局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认同以中华民族共有文化认同为基础。
    中华民族是由古往今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的“多元一体”的民族实体,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既形成了各民族特有的伦理道德和精神风貌,也培育了中华民族整体思想价值和精神风貌。中华民族共有的思想文化和各民族特有的伦理道德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高永久、陈纪、迪丽娜尔·阿不力孜等认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在中华文化认同基础上产生的文化寄托和精神归属。王延中和魏霞认为,中华文化包含56个民族文化,但不是56个民族文化堆积在一起的“拼盘”,而是56个民族文化整体,中华文化的内核是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核心价值观。郝时远认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就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品质在交流、借鉴、吸收中的中华文化塑造”。王健和金炳镐认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基础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包含了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共有精神家园是建立在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基础上的。上述关于中华民族共有文化和共有精神的学理讨论表明,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共同文化,是各民族形成共有精神的文化基础。
    3.从价值功能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建设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核心内容。
    大部分学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阐释了“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时代价值。如徐黎丽和杨立霞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作用概括为满足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心理需要,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郝亚明提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文化基础,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具有一体两面性;杨文炯认为,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旨在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道路自信、制度自信;青觉认为,“凝聚塑造中华全体成员对于中华现代国家的情感依恋与心灵认同”。这些阐释从不同侧面说明,在各族同胞中根植“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情感认同和命运共同体认同,是以各民族共有精神文化认同为根基的。
    综合学界对中华民族共有文化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的学理阐释,笔者认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范畴上属于精神文化领域,内核是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在历时性方面具有传统和当代两个阶段,在共时性方面具有社会主流思想文化和民间民俗思想文化两个层面。社会主流思想文化价值观具有统领民族的、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意识形态属性,主要渗透在理论研究、宣传教育、文艺创作、群众性文化活动等方面,形塑中华民族群体的精神面貌。
    以此观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古往今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及其先民共同创造的、反映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文化符号和思想价值。其中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培育、继承与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价值是引领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族儿女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各民族共有历史文化共同体属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共同体属性,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贯通主流意识形态与民间民俗精神文化生活的功能。
    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关于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系列论述,笔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而提出的“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话语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化相贯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华传统大一统思想文化相结合的特点,深刻回答了什么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什么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什么样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完成了各民族共同缔造中华文化实体的学理建构,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
    这是关于“中华文化是谁创造的文化”的命题,回答好这一命题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逻辑起点。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话语下,就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关系进行系统阐述。
    这些原创性论断揭示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的文化,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不是各民族文化加在一起的总称,而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所谓“集大成”,也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形成的文化精粹,是那些“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的优秀文化,也就是中华文明。这就为我们准确把握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性、准确认识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特别是准确把握增进中华文化认同与尊重各民族文化认同提供了理论指导,具有里程碑意义。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过去较长时间里,关于56个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一直存在诸多“说不清”的问题,如有人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独特性等同于“民族文化”,再把中华文化等同于56个民族文化加在一起的“总和”,这就一方面虚化了中华文化实体性,另一方面否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当代中华文化。再如我国有朝鲜族、哈萨克族等30多个跨界民族,有人强调境内外同一民族文化的共同性,忽略了历史上不同时期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跨界民族文化扎根中华文化沃土形成的中华文化共同性。这些中华文化“总和”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非中华文化”论和“跨界民族文化非中华文化”论,都让5 000年“中华文明主体是谁”陷入“说不清”的尴尬,也让“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各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可能陷入“两张皮”的风险。不能说清楚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也就不能说清楚中华文明实体性特质,更不能立足中华大地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对上述问题有深刻洞察。在2019年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阐述了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的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为“各民族文化集大成”的中华文化,既包括各民族共同创作的诸如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文学作品,也包括各民族共同建设的诸如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坎儿井等公共建筑符号。“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揭示了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成就中华文化共同性,表明中华文化既包含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各民族传统文化,也包括历史上不同时期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民族扎根中华文化沃土,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民族文化。文化人类学把这种现象称为“文化涵化”,说的是一种文化进入另一种文化环境中,经历文化重组形成的新形态。比如在世界范围内伊斯兰教文化与中华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但在中华文化沃土上发展起来的“敬主、忠君、孝亲”,“爱国是信仰一部分”等中国伊斯兰教经学思想,就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指的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在2021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中华优秀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2.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
    我们知道,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方面,文化有先进与落后、精华与糟粕之分,文明是优秀文化的集大成,是文化的精粹;另一方面,文化与文明是“表”与“里”,“形”与“魂”的关系,文化主要表现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象符号,文明主要体现为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2023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新疆历史文物展”时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这就进一步阐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是各民族优秀文化互鉴融通的“集大成”,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既有边疆各民族吸收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了中华优秀文化灿烂辉煌的多样性,也有中原优秀文化与边疆民族文化交融一体,共同成就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共同体。
    在2023年6月召开的文化传承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概括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特点。“五个突出特性”是对“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的深化总结和理论提升。如关于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方向是“向内凝聚”,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关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具有5 000年历史的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的,表达了各民族文化“生在一起、长在一起、血脉相连”的关系,完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实体性的话语建构,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打下了学理基础。
    3.中华文明包括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关于中华文化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学术界的话语叙事一直存在模糊和暧昧的倾向,如将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文化并立并提,如强调社会主义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形态特征,忽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蕴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底蕴。这种“割裂”式思维和话语叙事也隐含了把“中华文化”等同于“中华传统文化”,甚至把“中华传统文化”等同于“汉族文化”的偏差。这种文化叙事不仅说不清中华文明5 000年的连续性,也说不清当代中华各族儿女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现代政治文明,也不能说清楚反映这些政治文明的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是各民族创造的当代中华文化符号,说不清楚这些关系,就说不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特质和形态。
    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回答各族儿女共同投身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探索的新文化与中华民族5 000年文明史的关系,必须回答中华民族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政治制度文化与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纵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以来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系列论述,可以发现,着眼于广阔的中华大地 5000年宏大的历史进程、着眼于中华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历史脉络来揭示中华文明的历史生成、发展演进、时代特征和精神特质,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如在2016年的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2019年7月15日参观内蒙古赤峰博物馆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根植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在202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
    “两个结合”是当代中华文化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系统论述了“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基,革命文化是养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时代精华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论。特别是“‘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些论断集中阐释了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不仅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包括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此相适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所论述的“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都强调弘扬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当代中华文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创造性转化的成果,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为表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不仅体现在历史上各民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性方面,更深刻地体现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把马克思主义文化与各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相贯通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载体,用歌舞、电影文学艺术等多种形式,全面普及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将各民族传统文化生活整合到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内,建设了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团结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确保了中华文明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
    4.各民族共同培育、传承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共有精神以共有文化为基础,但不是各民族创造的所有文化都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要指的是反映中华民族整体精神风貌、引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可以通过文化符号具象性表达出来,如故宫的建筑风格体现《周礼·考工记》确立的“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都城营建原则,反映了儒家“敬天法祖”和忠孝伦理的思想价值。因此,各民族创造的、反映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文化符号,承载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功能。但民族精神既可以通过文化符号具象性表达,也可以通过一个个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事件和人物故事等体现出来。因此,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既相互联系,也有所不同。一方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是以“中华民族共有文化”为基础的,通过共有共享文化符号的大众化传播,实现中华民族精神浸润社会氛围、塑造中华民族精神面貌的文化功能。另一方面,各种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场所保存的历史资料和人物事迹以及国家仪式等,记录了对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华民族英雄人物故事,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等精神谱系,成为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一脉相承”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体现在各民族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的历史岁月里,更体现在近现代以来,各族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的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中,“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在各级各类宣传教育、文艺创作传播和群众性文化活动中,承担了以文化人,塑造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精神面貌的重要使命。因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既以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语言文字创造的文学艺术作品等文化符号为载体呈现,也通过各种历史博物馆、人物纪念馆以及建筑雕塑和国家象征体系等来表达。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中华民族共有文化为根基,以各民族共同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为主要表现,是主导各民族共同缔造中华民族、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发展进步的精神纽带和思想动力。既体现在以各种语言文字记录的、反映各民族共同奋斗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的典籍中,也镌刻在用各种语言文字创作的文学艺术、雕塑建筑,以及各种纪念场馆等。上述一系列“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系列论述,回答了中华文明是谁的文明、中华文明与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关系什么、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标识等内容,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深化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征程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既承担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共同使命,更重要的是肩负增进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认同、对中华民族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国共产党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使命。
    1.准确把握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时代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阐述的“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系列话语,都反复强调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和宗教观,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把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群众血脉深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和文化根基。
    第一,巩固民族领域意识形态阵地。文化认同是更基础、更根本、更深远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解决了文化认同问题,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动民族工作,既要依靠物质力量,也要依靠精神力量;既要解决“管肚子”问题,也要解决“管脑子”的问题。做民族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民族领域的思想阵地,同其他思想阵地一样,如果我们不用正确思想去占领,错误思想就会去占领。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通过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教育引导各民族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共同责任,在各族同胞内心深处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要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各族干部群众血脉深处,努力形成“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第二,深化各民族共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感。从2014年首次提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新思想,到2021年提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再到2023年提出“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系列论述,包括“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集大成”观、“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观、“各民族共同培育了中华民族精神”观、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观、“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观等内容。这些论断的核心要旨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共同培育传承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不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认同感、自豪感,不断增强各民族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责任感、共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使命感,巩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2.以共同理想信念塑造各民族现代精神风貌
    共同理想信念是把中华民族各族儿女紧密团结在一起的重要精神力量。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通过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引导各民族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把各民族优秀民间民俗文化生活全面整合到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构建起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巩固和深化各族同胞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
    新征程上深化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特别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各项任务统筹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战略总体部署中,在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等政治文明建设中讲好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共同走向现代化的故事;在全社会开展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教中,阐释好各族儿女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发展进步的团结奋进故事;特别是讲好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一家亲故事;讲好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创造的如焦裕禄精神、老西藏精神、红旗渠精神、孔繁森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兵团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用共同理想信念形塑各民族现代精神风貌,不断增强各民族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3.构建“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叙事体系,夯实各民族共有历史文化记忆
    德国学者扬·阿斯曼指出:“民族认同及其稳固持久性是受制于文化记忆及其组织形式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以各民族共有历史文化为根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揭示了各民族共创中华文明、共同培育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逻辑,为我们构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文化记忆提供了理论遵循。
    众所周知,过去很长时期以来,关于中华民族历史话语叙事深受“西方文明中心论”和“一国一族”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的干扰。以“西方中心论”观察中华民族5 000年历史,隐含着解构中华民族历史、分裂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风险。对民族意识形态领域构成冲击的各种错误思潮进行纠偏正向,关键是构建“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学术话语、宣教叙事体系。这就要求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文化人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共同发力、协同推动;把各民族的历史放在5 000年的中华民族历史中进行研究,把少数民族文化史放到中华民族文化演变史中叙述,“让文物说话”,让史料见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既要挖掘整理各民族文化扎根中华文化沃土,互鉴融通共同缔造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也要重视阐释各民族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大历史事件,提炼概括各民族共同培育、传承的中华民族精神,产出系列中华民族共有历史文化的知识体系;构建起逻辑贯通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学科知识体系和宣教话语体系,形成科学的中华民族观、中华民族历史观、中华民族文化观、中华民族国家观的学理话语,为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提供学理依据。与此同时,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将这些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中小学教育教材体系,形成不同学段相互衔接的中华民族共有历史文化的教材知识话语,把中华民族共同团结奋进的历史文化记忆根植于各族青少年血脉深处。
    此外,还需要文艺工作者、各级各类宣教工作部门、文化旅游部门等协同发力,把“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知识融入文学艺术创作、文旅解说词、博物馆主题阐释和城市公共文化活动中,形成各民族共有历史文化记忆的社会浸润氛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的,“要端正历史文化认知,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要多角度全方位构建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新疆同内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的话语体系和有效载体,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4.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夯实共同团结进步的文化精神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的文化根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弘扬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但“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不是原封不动,更不是连同糟粕全盘保留,而是要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也就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
    这种共有精神建设与尊重民族文化差异性并不是对立的关系。一方面,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并不排斥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相反,传承保护各民族历史上创造的建筑、文学艺术等优秀文化是夯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根基。另一方面,各民族民间文化习俗如居住、服饰、饮食、婚姻、丧葬和节庆礼仪等,通过引导各民族移风易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和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与此同时,实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在推动各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发展的同时,也承载了推动各民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创新精神。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各民族同胞在全国各地流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各民族传统节庆和文化生活越来越深入地渗入各民族交往的社会活动中。原来属于某一民族创造的传统节庆和文化活动,越来越获得其他民族同胞参与和分享,团结、友爱、互助等中华民族精神也随之传播到全国各地,沉淀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这些文化交融创新有利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5.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
    这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反映中华文化特征的表达体系主要是各类代表性文化符号,如语言文字、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思想道德等文化作品等。体现中华民族和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主要指的是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形象以及各类国家地理标识和国家象征体系。古往今来各民族创造了大量反映中华文化特征的共享文化符号,比如天安门、故宫、长城等人文建筑符号,春节和国庆节等中华节庆符号,国旗、国歌、国徽等国家象征符号,黄河、长江等中华文明象征符号,等等。这些符号和象征体系各有丰富内容又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不同角度体现中华文明特质和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面貌,成为唤起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族同胞“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重要精神资源。
    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不仅是把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梳理出来、竖起来,形成视觉形象,还要对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进行文学加工和再创作,通过理论研究、宣传教育、文艺传播和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传承传播共享文化符号孕育的共有中华民族精神,有形有感有效讲好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故事。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类历史文化博物馆、革命博物馆、各类纪念馆和主题场馆等载体,讲述各民族共享的标志性事件和人物故事,把一系列体现中华民族形象的故事直接“说出来”,传播开来,形成凝聚人心的宣教效应。或者将这些事件、地理标识和人物形象进行文学创作,将体现中华文明特质和中国国家形象的信息传播到各民族群众内心深处,形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记忆。只有把“展示”和“阐释”有机结合,才能把共有精神潜移默化地根植于中华各族儿女内心深处。
    6.正确认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载体。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对国家通用语言的性质、地位和功能的认识还存在诸多模糊。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把国家通用语言等同于汉语,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同汉化。国家通用语言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品为语法规范的汉语普通话。所以,粤语、四川话等汉语方言不等同于国家通用语言。由于长期以来人们把国家通用语言简单等同于汉族使用的语言,以至于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被理解成汉化。事实上,国家通用语言虽然是以汉语为基础,但它既不是所有汉族都掌握的语言,也不仅仅是汉族使用的语言。二是将国家通用语言与少数民族语言并提并论,降低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统领地位。由于把国家通用语言简单等同汉语,人们通常用“民汉”双语来表达国家通用语言与少数民族语言的关系,“双语教育”这种不精准的表述被广泛使用。这种模糊观点影响了各族公民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态度,也影响了各族公民通过语言相通增进心理认同。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不仅是各民族沟通信息的工具,而且是各民族形成“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理念的重要手段,更是把中华民族共有历史文化记忆根植各族同胞血脉深处的重要载体。在2019年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是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的基础。
    五、结语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集大成。千百年来,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共传中华文明。传承好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的共同责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载体,加强各民族共有、共赏、共享、共传中华文明的理论阐释、宣传教育,形成共有精神家园传播话语体系,在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交融中,深化各民族的中华文明认同感和自豪感,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
     
    来源:《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4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