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扎根巴渝大地 讴歌伟大时代 ——访重庆市作协主席张者

http://www.newdu.com 2024-07-15 文艺报 张者罗建森 参加讨论

    

6月12日,重庆市作协五届三次全委会举行,张波(张者)当选重庆市作协新一届主席。本报记者就此对张者进行了专访。
    记 者:张者老师好!祝贺您当选新一届重庆市作协主席。多年来,重庆市作协坚持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取得了丰硕的文学成果。能否谈谈在您眼中,重庆文学有哪些亮点和特色?
    张 者:重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产生了《红岩》等不朽经典,是公认的诗歌重镇。近年来,重庆文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重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扎根巴渝大地、讴歌伟大时代、贡献精神力量,发出了时代之声、爱国之声、人民之声、重庆之声。总结起来讲主要有以下特点:坚定正确方向,让事业有保障;服务中心大局,让创作有质量;坚持守正创新,让工作有影响;打基础固根本,让队伍更强壮;大活动大服务,让文学在现场;抓党建强素质,让作协有形象。
    记 者:过去五年,重庆市作协团结带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砥砺奋进、不断突破,取得了哪些成绩?
    张 者:过去五年,重庆市作协深入实施现实题材“讴歌”计划、精品创作“扶优”计划、文学评论“友声”计划、队伍建设“培新”计划,建设重庆文学会客厅、重庆文学有声馆、重庆文学实践点,举办“重庆文学公开课”“文学在场”主题活动,形成推动重庆文学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体系。重庆文学发展活力迸发、创作持续繁荣,推出《创作之伞》《蓝色的涂鸦墙》《白玉朱砂》《静水深流》《亲爱的三朵》等优秀文学作品300余部,多部作品获得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国家级大奖,100余人次获得茅盾新人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诗刊年度奖、徐志摩诗歌奖、冰心散文奖、民族文学奖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学奖项,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创作人才。我们还先后承办中国作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经验交流暨创联工作会、“书香中国 悦读文学”中国作协第二届全民阅读季系列活动,推动成立西南文学发展联盟(四川、贵州、广西、云南、西藏和重庆),进一步提升重庆文学影响。
    记 者:未来五年,重庆市作协在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重庆文学高质量发展、擦亮“渝字号”文学招牌方面,有哪些工作思路和计划安排?
    张 者:今年初,我们召开重庆市文学创作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6月12日,我们又召开重庆市作协五届三次全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引导重庆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进一步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胸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以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生动实践,把握新定位、扛起新使命、展现新作为。接下来,我们将逐步全面迭代重庆文学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将共建“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以及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各项部署安排,作为文学创作的首要题材、采访采风的主要对象、项目扶持的重要方向,用心用情用功创作更多具有鲜明重庆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精品力作,推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新重庆的优秀作品,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记 者:接下来,在加强精品创作、人才建设、基层扶持以及推动“两个计划”落地实施等方面,重庆市作协会有哪些具体举措?
    张 者:精品创作方面,主要是以“讴歌”计划、“扶优”计划、“友声”计划为牵引,通过定期发布重大创作选题提示,实行重点作品创作动态管理、出台和调整完善系列扶持政策、加大文学理论基础研究、编撰《重庆文学蓝皮书》等措施,集中各类优质资源组织化推动文学精品创作。我们将持续实施“培新”计划,组织好每年一期的重庆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新会员培训班,深化重庆文学院创作员培养机制,开展“与中青年作家对话”、名刊编辑与青年作家结对子等活动,筹备建立“重庆高校文学院联盟”,稳步扩大中国作协会员、重庆作协会员规模,让人才成为重庆文学事业行稳致远的根本动力。我们制定出台“作家走基层”、基层荐稿等制度机制,在市域内广泛建立新时代文学实践点,创建重庆作协微信公众号、红岩文学APP等文学网络平台,积极搭建文学交流、研讨、推介等平台,加大对基层作协、基层作家的支持力度。我们积极对接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在召开“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座谈会基础上,给予重点扶持项目、定点深入生活项目等支持,鼓励更多作品入选“两个计划”。
    记 者:您如何看待文学“破圈”“跨界”的现象?重庆市作协在推动文学IP多媒介转化、促进文旅融合等方面,会有哪些具体行动?
    张 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破圈”“跨界”是推动新时代文学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动力,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推动文学可视可听可感,把更多文学精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呈现,能够有效助力文学在全社会普及传播,大踏步走进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在这方面,重庆市作协去年在重庆大剧院时光里独立书店挂牌成立“重庆文学有声馆”,开辟专门的“有声”阅读区域,设置有声读物书架,循环播放有声读物节选音频和作家介绍视频,定期组织作家、朗诵家、听众开展诵读活动,将有价值的文学作品进行有声转化,推荐上线喜马拉雅、懒人听书等10余家有声书平台,累计转化本土作家作品70余部,其中黄济人《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罗学蓬《长河落日》《红岩密档》播放量均超百万人次。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动文学向其他艺术形式转化,100余部本土作品被转化为影视剧、舞台剧、网络视听节目、动漫等多种文化产品。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统筹谋划,将有转化价值的作品整理形成作品库,定期向市内外知名影视公司、阅读平台、游戏网站、文化投融资机构等宣传推介,并依托重庆网络作协、重庆文学成果转化工作委员会、盛世阅读网、“重庆文学有声馆”等组织和平台,将部分文学精品进行转化传播,提升重庆作家作品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