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李定林散文集《高高的轿子顶》:永远的故乡

http://www.newdu.com 2023-04-12 中国作家网 杨雪 参加讨论

    关键词:《高高的轿子顶》
    李定林先生将要出版他的第二本散文集《高高的轿子顶》,嘱我写序,我欣然应允。
    李定林先生近年常有散文作品面世,其中不乏佳作被广大读者喜爱,而他本人却十分低调和谦虚,这让人打心眼里尊重并高兴。
    摆在我面前的这本即将出版的散文集《高高的轿子顶》共分八集,篇章可谓不少,但大部分都是以写他最熟悉的故乡——古蔺为背景题材,或佳山丽水、或人文况味、或历史掌故、或人物传奇、或风土人情、或民风民俗……,很多篇章所呈现的内容的独特性和唯一性让我们深感唏嘘,而文字的朴实和贴切的叙述,又让我们感到亲切和可信。
    轿子顶,是古蔺城郊的一座大山,海拔高度相较于其它山峰要高一些,成为城里人常常登高远望的好去处,也成为了作者常常游玩、登高、觅物、拍照的好场所。在那里,植物一年四季破土、生长、翠绿、衰败的过程,让他认识到了事物的规律,也让他认识到了事物的无常;蓝天白云下的云卷云舒,让他认识到了大自然的美好,而蓝天丽日下的澄明也让他心境通透和旷达……,故乡的自然山川以这种高远大度的胸怀启迪了他,顿悟了他,因此他的散文,即是写给故乡的,又是写给自然山川的,在故乡和自然山川的融合中,让你体察人生的意义和美好。
    集内很多篇什在这方面均有呈现,比如《古蔺人的爱兰说》《蝉鸣,长滩的生命交响曲》等文章,读后让人深为感慨。古蔺的兰草,得益于上苍的恩赐,早已惊艳世界,很多品种,独一无二,早已成为植物兰草界的特殊的品种,今年三月笔者曾到古蔺双沙参加一个诗会,空闲时间有幸参观了一下当地农民自发组织的兰花交易会,现场交易的兰花品种之多,人群之众,空气中弥漫的兰花香韵之足,让人感到仿佛在古蔺双沙,春天都属于兰花。读《古蔺人的爱兰说》,不难看到古蔺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那种高雅的情趣和品质,很难让外人理解和言说。
    李定林先生的散文作品里,写亲情的篇什并不多,却很精,集内收有两篇,一篇《怀念父亲》,另一篇是写儿子的《梦想放飞的时候》,这两篇散文,我以为在李定林先生的作品里,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从对父亲的不甚理解到逐步理解并最终理解,其实是完成了人生的三步曲:幼稚、觉醒、成熟的全过程,反过来,也让我们看到了父亲恩重如山、责任、担当的父爱伟大的一面。读这样的文章,让我们深受教育和启发。而《梦想放飞的时候》一文,从儿子如何成长、远离父母、远离家乡、独自在外求学开始,如何成长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止,平凡中即有父母的教诲难忘,又有自己困难中的勇于追求、信念坚定不移、追求目标不止的人生信条,这种放飞的梦想,让我们看到了青年一代的成熟和追求,是建立在自身正确人生观的大格局和坚定的信念中才可能实现。这篇文章提供给广大青年读者一种一生追求更大可能成功的借鉴。
    当然,李定林先生的散文,对故乡历史文化题材的挖掘和独特的呈现,也让人称道,这非一般作者可比,如若对故乡不深入了解,不是一般的热爱,很难写得出这种作品。比如我们读《八龄桥上话云庄》《耄耋老人的回忆》等,深为作者厚重的历史文化精神的集中呈现而赞叹,而故乡在当代日新月异的变迁向上向好,又让作者创作赓续不止,激情澎湃,他的新作《红军大桥,赤水河上第一跨》,让千年难行的蜀道,从此天堑变通途。正是对故乡的深沉的热爱,才有《高高的轿子顶》走向世人的视线,正是故乡永在心中,才点亮了李定林先生创作的心灯,让他的故乡,当然,也是我们的故乡,永远亮堂在人们的心灵里。
    是为序。
    2023.4.8午后伴月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