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艺术创新,这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规定了性质、任务、内涵。用这一文艺思想重新审视高尔基研究的历程,会从中发现高尔基研究的规律、走向,揭示出以往高尔基研究中特点与不足,确定经典重读的价值取向和审美需求,而这正是高尔基研究新的理论价值所在。 第一,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向度,建构中国高尔基研究的创新学术体系。 中国高尔基研究百年历程中美学批评和创作批评的实践特质,重在指陈高尔基研究中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标准。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基本是俄国高尔基研究对中国高尔基研究的单向辐射。这里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80年代在大连举行的高尔基学术讨论会,曾被誉为“我国高尔基研究的一个新的起点”,“把对高尔基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楼适夷先生以亲身经历和体会讲述了高尔基著作对我国解放前各个时期文艺思想的影响,他在20年代后期刚接触高尔基作品时的感觉是:“好像残冬将尽,望见一只报春的燕子,使人产生了新的希望,感到一种对生活斗争的激情和鼓舞力量。”戈宝权先生作了《高尔基与中国》的大会发言。他回忆了在苏联亲眼见到高尔基的情况,详细阐述了高尔基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高尔基著作在中国的翻译、介绍情况,并热情赞扬高尔基是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陈冰夷、叶水夫、草婴、孙绳武等知名人士出席了会议。讨论中大家的思想是相当解放的,各种不同的意见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交流。当下中国高尔基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是:把中国学者的高尔基研究对世界文学、特别是俄国文学的影响和意义作为审视的角度,审视中国高尔基研究的世界性价值。 第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对庸俗习气。 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高尔基学术研究史,是一部尊重人、热爱人、呼唤人的尊严,为“大写的人”而执著奋斗的美的历程。从这一意义上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必将对未来的高尔基研究起到进一步的指导作用。 呼唤时代英雄,表现新生活的本质,是高尔基创作的审美追求。高尔基典型论的基础是对于人的本质的社会性、阶级性、历史性的认识。与传统现实主义强调环境的制约性不同,高尔基认为“各人决定各人的命运”,文学的使命不仅在于使人看到自己生活得好与不好,更应使人意识到自己对命运应负的责任。高尔基本人的创作就是一个向平庸挑战的斗士的历程;高尔基在一系列杂文中针对小市民习气所做的激烈批判也显示了高尔基不断向上的美学追求。 众所周知,中国文学传统具有坚忍不拔、积极入世、昂扬向上、忧国忧民的民族精神。中国文学应该弘扬这种民族精神,才不至于使其湮没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在这方面高尔基无疑是一个先驱者和探索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坚决反对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坚决反对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高尔基研究中近一个世纪的实践也验证了这一文艺思想的正确导向性。 第三,坚定文化自信,写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眼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同时真诚直面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现实,我们才能为人类提供中国经验,我们的文艺才能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 因此,应当注重中国作家在接受高尔基的影响中,怎样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精神的作品,而这一点,是以往中国高尔基研究中所缺失的和不被重视的。当前的高尔基研究正在把中国现当代作家如何通过创作发散高尔基的创作思想和美学主张作为研究的问题域,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中国高尔基研究的实践品格和理论创新,正在成为新时代高尔基研究的美学原则,可以看出,中国高尔基研究正在走向新的维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