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剑是一个喜欢“大词抒写”的诗者,翻开他的《不可测量的闪电》,最令我触目惊心的就是诗集里这几个“大词”:时间、世界、声音,还有作为诗集名称的“不可测量的闪电”。“时间”是什么?是世界、人生、宇宙,是人所感所知所处所历的一切。孔令剑《不可测量的闪电》中第三辑的标题“时间孩子”,也是这一辑最后一首诗的诗题《时间孩子》:时间先生与时间小姐/只恋爱不结婚,只结婚/不生育,只生育不喂养/只喂养不教育,只教育/不成才——时间孩子/——原始森林里的青苔/一万年等或约等于新的一天”。这首诗写的就是“时间本身”,它既在生活其内,又在其外,它既是先生,又是小姐,还是孩子。它结婚、生育、喂养、教育或相反,总之,它既是一切,又一切都不是。“一万年等于新的一天”就是说它是永远流变和创造本身,它就是它:永恒、变化、创新、生生不息。 《不可测量的闪电》中有一个单独的“世界系列”,包括《世界情感》《世界梦想》《世界的尺度》等八首以“世界”为题的诗作。孔令剑的世界不是物理性的,而是人的精神的对应物,准确地说他是在借“世界”来探掘人的精神奥秘,抑或说在他眼里这个“世界”就是人,只是它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具有最大可能性的“人”,其外延是“世界”,其内涵则是人的意识、心理、情感等。《世界情感》就聚焦于“爱”的情感:“我爱这路旁不知名的野草,我爱/它枯而又生的新绿,我爱它同时/拥有一个冬季的允诺,一个春天的默许”;“我爱这无畏之爱,她赐我一片天空:/白昼,赋我如流云;夜晚,嘱我似星辰”。至此,抒情主人公与世界浑然不分了,他是天空、白昼、夜晚、流云、星辰,因此作者所一力抒写的“爱”便有了自身以外的意义,即它还是天人合一性的认同、融合和内在性的“内心独白”,即“我即世界,世界即我”。在这一组诗作中,最有分量的无疑是长诗《声音或最初的世界》,全诗由3个单元、540多行诗句构成,洋洋洒洒,一泻千里。全诗把“声音”本体化,视世间的一切均为声音的化身,把声音“世界化”,或把世界“声音化”,这在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找到声音与所写事物的合理的契合点,把“声音”具体化为这不同的具体事物,无疑是很有难度的,如果找到比较少的对应物,这也许并不难,难在作者能在非常多的事物上都能作恰当的声音的对应、比附,足见其致思之专、之深、之细、之精。 孔令剑的“大词抒写”是一种诗歌类型学意义上的哲学化诉求,但这些哲学性的诗作同一般的哲理诗不太一样,因为“大词”只是他诗歌哲学化最为表层的特征,但其最重要的特征是总体诗意的哲理追求和主题性的哲理表达。另外,孔令剑的诗在题材和含意上都更驳杂,其哲理化属性除了大词抒写的偏好以外,还有几个重要特征:形而上的理性指向、自我内在的追问、诗人主体的“身份确认”。 单是他的一些诗题就具有浓厚的“形而上”意味,比如《不可测量的闪电》《部分的部分》《爱怀疑的鸟》《诗歌的颜色》《世间辞》《高度》《永恒》《动与静》《时间孩子》《多和一》等,它们有文学化的象征意味,也具有哲学命题、哲学范畴的意味。而更多的诗作,诗题虽普通,却同样有“形而上”的内涵,这里仅以《庭院里的柿子树》为例:“过去的事情并没有发生,现在/只是一团燃烧的块状黄金/柿子树的黒枝也只是丢掉了/叶子在时光里的碎语/它们都不属于过去/沉默的,坚硬的核在内部/什么也不证明/就像秋风走向冬天的途中/并不携带多余的东西/一段奔跑中的喘息也总是在尽力/减少热度。在庭院里静坐/一百年的庭院,它只是在等/主人在另一个一模一样的地方/倾听女佣诵读经书”。在“时间不变”的意义上,庭院里柿子树的落叶、结果和柿子的成熟,与“主人”在“庭院”“倾听女佣诵读经书”是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的,即“它们”都是时间里的匆匆过客,“它们”的存在和不存在、变与不变,只是在证明时间在永远前行,逝而不返。或者说,“它们”只有作为时间的见证者才有存在的意义,才能显出某种“永恒性”。这首诗哲学化的用意尽管被作者用上乘的诗艺做了巧妙隐藏,但仍然能够被解读和把握,只是其有效性很显然也只属于哲理这一视角。 孔令剑诗作的“自我内在性”,也是比较显见的,比如《回忆之笔》的“回忆”,《吞咽》《恐惧》《言说》《领悟》《不惑》等即都有明显的主观色彩,都可统归在有我之境之列,而其诗集第四辑的名称就叫《自我与花枝》,这“自我”更是摆在明处的。但这“自我”仍是哲学反思的对象,比如“爱怀疑的鸟飞过夜空/隐于夜色有如隐于自身”;“爱怀疑的鸟也不信任彩色气球/在自我意志的地平线之上/被包裹的虚无仍是虚无/它只在上升的贪恋中获取意义”。很显然,“鸟”“气球”“自我意志”都只是个借喻,哲学意义上的虚无才是它们要表达的意旨。《请你猜谜》在关键词上涉及:重复、记忆、成熟、真相的显露、情欲、局限、转化等,它们既构成对外部世界的指涉,又构成对人的内在精神的模拟,因为“谜”可以是客观的存在者,而“猜谜者”却只能属于人的精神行为。于是这“猜谜”就变成了“星星们聚在一起猜谜/猜中者赢得一枚闪闪的金币/现在我把这些金币打造成/一个个汉字送到你手里/请你猜谜,请你猜谜”。其文学性的语义告诉我们,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就是“谜”,也是在“猜谜”,这“谜”又无非是事物如其所是的存在逻辑,而“猜谜”则是人对这“逻辑”的“赋义”的精神行为,一种人文或自我的文化创造,而能把梦幻般的“星星”变成有“谜”的汉字,又热情地召唤人来“猜谜”者,我认为非诗人莫属。 不难看出,孔令剑的诗是“哲学性”的,同时也总显出“有我之境”的一些格调意趣。他是有着宏大目标追求的诗者,这追求的路上竖着两面旗子,一面叫“哲学性”,一面叫“内在自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