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丰收文学创作论:构筑一道文学的“西长城”

http://www.newdu.com 2019-12-17 《黄河》 李朝全 参加讨论

    2018年8月,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揭晓,丰收以其厚重的史志性报告文学《西长城》摘得鲁迅文学奖优秀报告文学奖。这标志着丰收的文学创作特别是纪实文学创作成就得到了文坛普遍的承认和高度的赞赏。
    回顾综述评价丰收数十年来的文学创作历程,可以看到,他的全部创作实际上是一种反哺感恩式的书写,是对生养他的新疆大地和父老乡亲们的一种深情回馈、回望和记录。丰收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之子,是“兵团二代”。这个独特的身份决定了其创作的起点、出发点和立足点。他的创作几乎都是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昨天和今天作为基本的坐标,将自己父辈的故事、兵团历史作为反复咀嚼、酝酿打磨的创作对象。这显然是一位有着牢固的“创作根据地”意识的作家,西域新疆、兵团生活就是他创作上的根据地,这是丰收生于兹长于兹,心心念念之所在的新疆。在迄今为止近40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他推出了近10部报告文学。几乎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史上的重要的人物,重要的典型事件和故事尽收囊中,尽书笔底。通过讲述父辈的故事,他力图真实记录军垦的历史,表现兵团人的崇高精神,表达兵团六十多年峥嵘岁月、春秋沧桑与风云际会。他完成了一个书写者的责任、一个兵团后代的责任。如果说兵团人是屯垦戍边、保疆卫土、建设国家的最牢固的西长城的话,那么,丰收所完成的工作,正是以文学的方式,以文字为建材,在纸面上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牢靠的西长城,为兵团历史尽到了一个忠实的记录员和书写者的责任。
    01
    作家的成长道路与创作历程
    丰收是一位记者出身的作家。1950年10月15日,他出生在人民解放军部队西进途中的甘肃省玉门县,因此而被起名为“丰玉生”。玉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关口。王之涣的那首著名的古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脍炙人口,尽人皆知。
    在自我介绍中,丰收多次这样描述:“落生于丝路古道,成人于戈壁荒原。”或者:“落生丝绸古道驿站,长大中国西部荒原。”这是作家对自己出身及身世的一种认同。他是西进部队的后代,是军人的后代,同时,他也是这条有着数千年文明传承的丝绸之路的后代,是在戈壁荒原这片处女地上成长起来的一代,亦即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同步成长的兵团二代。他的祖籍是河南夏邑即河南柘城张桥乡李本寺村。1968年,高中毕业后他下乡插队。1980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相继担任过《绿洲》双月刊编辑、新华社新疆分社记者,后调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联担任创作员,直至担任兵团作协主席、新疆作协副主席。他还曾担任中国作协第六届、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笔者能够看到的材料表明,丰收自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发表作品伊始就采用了“丰收”这个笔名。这个笔名应该与他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深厚的感情有关,也是他对那片土地的希望与期许,祝愿那片从荒原戈壁上开辟出来的土地能够生长出茂盛的植物和庄稼,大地能够丰收,也期冀着自己的创作能够取得丰收,有所成就。在担任记者期间,他已创作过一些新闻通讯特写之类的作品,这也决定了他后来更多地采用纪实文学、报告文学的手法,创作自己所熟悉的题材这样一种选择。1986年丰收和贾鲁生合作创作出版了《中国西部大监狱》,对西部监狱中的犯人和狱警进行了认真的采访,描写比较真实可信。这大概是丰收第一部受到关注的特写集。1988年他与吴子斌合作创作了《梦幻的白云》,描写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的创建、发展壮大的不平凡的历程。1991年丰收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
    90年代,他相继创作了以西部军垦题材为主的《西上天山的女人》《绿太阳》《铸剑为犁》《来自兵团的内部报告》等。2000年以来,他又陆续创作了包括《镇边将军张仲瀚》《王震和我们》《西长城》《青格里》《珠穆朗玛的眸子》等一批有影响的纪实文学。2017年,新疆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还是那轮天山月》,精选了丰收数十年间文学创作的一些中短篇佳作,包括《山里的风景》《雪夜光明路》《还是那轮天山月》《宿星滩记事》《台岛拾零》《阿拉克别克的天空》等作品。
    在主要从事纪实文学创作之余,丰收也写过一些小说、散文和少儿文学,包括中篇小说集《骆驼峰》、散文集《西部人间》《新疆大地》等。他还从事过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其中由他撰稿的电视纪录系列片《最后的荒原》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014年他参与撰稿的《新军垦战歌》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中国西部大监狱》获首届啄木鸟文学奖,《六分之一疆土的呼唤》获新疆十年优秀文学创作奖,《给草原衔来幸福的孩子》获新疆优秀少儿文学作品奖,《绿太阳》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优秀创作奖,《王震和我们》获第四届徐迟报告文学奖,《铸剑为犁》《镇边将军张仲瀚》分获第一届、第五届正泰杯报告文学奖。丰收还曾获得新疆政府最高奖“天山文艺奖”等。
    从作家的创作心理上可以看出,丰收的创作选材基本上是他生长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亦即军垦战士这些可歌可泣的劳动者奋斗者,是对这些人事迹的采访和书写记录,是以文学的方式记述父辈的历史。而记者的工作经历又使得他的创作体裁选择更多地偏向于特写纪实、报告文学,在创作风格上文字比较朴实,追求精炼,真实可信,较少用形容词和修辞。
    在创作道路和创作选择方面,丰收注重向生活的深处、历史的深处开掘。他就像一名高明的钻探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块土地上开掘出了一口深井,立足于这个坚实的根据地,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向前拓展,向历史的纵深拓进。从《绿太阳》对兵团四十年历史的书写,到《西长城》对兵团一甲子六十年历史的书写,他聚焦的基本上就是兵团人、兵团事,都是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这,应该说是作家的一种主动的、自觉的选择,这种选择与他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
    02
    执着选择西域题材和兵团建设主题
    大概还没有一个作家像丰收这样对兵团的历史和现实拥有如此强烈的热情和执着的探究精神。他的创作基本上都是书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和发展壮大。这是一项国家战略,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兵团受到很大破坏,建制一度被撤销,但在1981年底兵团恢复组建,这是国家安邦定国、安定边防的一项战略决策和战略选择,对维护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保卫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具有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兵团200多万子弟兵是保卫新疆保卫边疆的重要力量,也是新疆生产发展的重要建设者。他们是历史的选择,现实的选择,他们是一群奋斗者和牺牲者。兵团数百万人的人生道路、命运抉择、理想抱负、生活工作、情感心灵世界,都是作家丰收所着力探究的方面。他对兵团的书写,还包括对于个人身世、家世的探究溯源。他书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质上也是在书写和开掘他自己,也是书写记述自己的家世和家族历史。他的创作是一部家族史、兵团史、家国史。在丰收的笔下,个人同家庭、集体、兵团和国家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了兵团就没有了他,也就没有了他的创作。因此,他的创作与其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不如说是一种主动的反馈与回报。
    丰收对兵团历史的开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影响了兵团历史进程的人,包括主要领导人王震司令员、张仲瀚政委。他们都是军垦事业的奠基人、开拓者。也包括陶峙岳将军、谢高忠团长等。二是兵团那些普通人平凡的故事,包括七千湘女上天山,包括数以十万计的上海知青支援新疆,到生产建设兵团广阔天地施展身手。三是数以百万计的“盲流”,那些盲目流动的人口,外来打工者打工妹,他们都是新疆重要的建设者。许许多多的平常人,平凡的母亲,他们曲折坎坷的人生是作家浓墨重彩描写的对象。
    报告文学创作的功能无非就是记事、写人、书史、立传、启思。丰收的纪实文学创作基本上囊括了这五个方面,记述兵团的各种历史事件,刻画兵团人群像,书写兵团发展史,为兵团和兵团人树碑立传,思考探析兵团建设、兵团发展对于国家的重大意义和屯垦戍边建设国家的崇高价值。
    丰收刻画这些从领袖到将军到普通人的形象,雕塑戈壁母亲、荒原劳动者群像,着力表现的是兵团精神。兵团精神包括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四个方面,爱国,忠诚,敬业,守责,担当,是贯穿兵团人六十多年历史的一条红线,爱国主义,为了报国而主动自觉地作出奉献和牺牲,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生献子孙,正是兵团一代又一代开拓者建设者们的生动写照。他们在这片荒原戈壁之上,把剑扶犁,戍边拓土,拼搏奋斗,建设一个伟大的崭新国家,构筑一道坚固的牢不可摧的磐石长城一般的边防线,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丰收的纪实书写是一种史志性、文献性的书写,重在梳理兵团发展历程,是兵团厚重历史的一种文学写照。在讲述兵团历史时,丰收注重刻画人物,把人作为创作的中心。
    03
    擅用生动丰富的情节和细节
    丰收作品中所写到的故事情节大多源自生活,都是沾泥土、带露珠,有情感、有温度的一些故事。他的作品聚焦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的人们,写出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特别注重兵团军垦前辈们的婚姻生活,关注“盲流”的生活,描写知青的生活,讲述了许多感人肺腑、让人潸然泪下的生动曲折的故事,演绎了一幕幕的人间正剧或悲喜剧。
    《西长城》从纽约联合国总部的“铸剑为犁”的青铜雕像开始写起,从对新疆的“疆”字的解读,说及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征,和左半边是一张“弓”里边护着“土”,就是常说的“屯垦戍边”的含义,并由此延伸开去。他讲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创立初期的艰难困苦,和更早以前老百姓的走西口谋生计的艰辛历程联系起来,赋予作品以厚重的历史感。早年为了建设边疆,军垦战士们历尽千辛万苦。已经92岁的刘来宝这个老兵每年坚持通过拉练来重温当年的艰辛,当年他们的部队冒天寒地冻,漠原荒野,风餐露宿,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进驻和田,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进军记录。在创业初期,兵团缺粮食,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住的是半坡氏族社会一样的半地穴式“地窝子”,食物主要是盐水煮麦粒,开荒盐碱地缺水,依靠人力拉石头修渠。耕种牲畜不足不发愁,八人拉犁气死牛,这个奇特的“第一犁”的故事遍及天山南北,在石河子、奎屯、阿拉尔等地都流传有第一犁的故事。对兵团战士而言,打仗是英雄,生产是模范。新疆沙漠戈壁地区河流主要是季节性内流河,水源主要靠山里的雨雪融化滋养,为了留住水源,就要修建水库,用卵石砌渠。就连司令员王震、政委张仲瀚也参加兴修水渠劳动。作者在描述兵团修渠的火热场面时,专门写到王震和夫人王季青以身作则,参加拉爬犁子运送石头,结果造成了万人空巷的轰动效应,老百姓们纷纷拥护,争着给运石修渠的战士们送茶送饭,机关、学校和市民都行动了,很快就拉够了石头。渠修好后战士们都很激动,王震第一个跳到水渠里,喊大家都下来洗洗脚。——这些细节都很生动真实。
    在作者笔下,西域西陲边境,是丝绸之路的要塞,这里有汉代的烽火台,有唐朝的边塞诗,有左宗棠的舆梓西征收复伊犁,还有历朝历代的军垦,包括清朝和民国时不成功的屯垦。一直到解放后也有走西口谋生计,在入疆要隘星星峡、当时陇海铁路的终点尾亚等都聚集了大量盲目流动的人口,而兵团农场则是无条件招人,将这些所谓的“盲流”作为自动支边人员予以接纳。特别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闯关东下南洋走西口成为中国人的三条重要出路。兵团人通过挖地窝子铺草床,打荒,种粮种玉米,从事生产建设,使新疆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吸引来了成千上万的流动人口。这其中有不少盲流还发生了许多令人唏嘘的辛酸的人间悲喜剧,像兵团的小麻子娶妻,好容易娶了一个流浪到此要饭的女子,几年后她的丈夫却找上门来,小麻子只好主动放弃,而这时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对待盲流兵团采取了接纳宽容的态度,包括对后来的遣疆劳改犯,刑满后也都安置留在农场就业,包括安置到偏远的农十八师一八一团。作者通过描写这些情节,表现了兵团是座大熔炉的深刻主题——容纳融合改造提升了各种人群。在这里,人们种棉花,拾棉花,种庄稼,耕耘收获,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等多个民族融合团结。创业初期人们学着规划农场的条田,用最原始的生产工具坎土曼来垦荒,到后来开始有了机械化生产,出现了拖拉机手。1959年遇上苏联专家撤走,紧接着是苏联逼债,给当时的兵团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阻力,经历了很多的曲折。
    作者严格遵循历史真实,力图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兵团的发展历程。为了表现兵团创建的重要性,作者引用了张仲瀚的话:“新疆这么大一片国土,你不来,我也不来,丢给谁?新疆是中国的西大门,你不守,我不守,毛主席和全国人民睡觉能踏实吗?”这话既显示了戍边官兵的豪迈激越和勇于担当精神,也恰到好处地点明了这部作品的主题。新疆引进了美利奴羊,兵团为农牧区的少数民族百姓义务看病,让少数民族的孩子上学。同时要认真做好对国民党起义部队的政治改造。这些原先纪律松垮没有多少约束的旧部队,兵团通过采用“水里放糖精”“面包加火腿”“牛肉泡馍”等方式进行改造,开办军政干部学校,将3000多名将校尉军官,送入军政学校去学习和培训,从而逐渐地改造了他们的思想,改变了这支旧军队。经过政治改造以后这支10万人的旧部队发生了蜕变,不仅自觉投入生产,而且有了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在平定疆独叛乱分裂势力、建设边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解决兵团男女比例失调,稳定驻屯官兵的军心,兵团从全国各地大量招聘新人奔赴新疆,尤其是年轻女子,出现了“七千湘女上天山”的壮观局面。《西长城》这部纪实作品尤其出彩的是对女兵的革命与爱情的描写。这些被征招到兵团的成千上万的年轻女兵,各有各的曲折的人生经历,她们从东部优越的城市或者乡村被征招到新疆这个原先环境恶劣的地区,而且要按照组织的安排跟比她们年纪大10岁或者很多岁的军队的指战员结婚,从开始时的拉郎配、组织配婚到后来的自由恋爱,几乎每个人的爱情故事都奇特而令人感喟。其中如毛灿奇,两次拒绝组织上的婚配安排,两次抗婚,最终嫁给了自己的意中人、年轻英俊的赵慈命;王灿辉嫁给了比自己大10岁的营长赵自力,在举办婚礼前她都不知道自己就是那位新娘。又如欧阳慧,嫁给了战斗英雄小豹子陈才德,携手走过一生,等到一切都有了的时候他却没了,令人唏嘘慨叹。
    在这些女兵中涌现出了中国最早的女拖拉机手。她们在艰苦生活的磨砺下,患上风湿病、关节病等各种疾病。作者也亲历了这样艰难的生活历程,因此对这些笔下人物的描写更为真实可感。
    垦荒维艰。兵团还派出青年垦荒队,进军塔里木,让荒原变成了绿洲。兵团人除了种水稻外,还种植长绒棉,从人工拾棉花到运用机械采棉。在吐鲁番种植葡萄,还种植香梨、薰衣草等等。如同当年延安时期南泥湾一样的大生产运动蓬蓬勃勃开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新疆的面貌。
    到了60年代,上海10万知青支援新疆。在屯垦同时,兵团人还肩负着守边重任,包括到边疆巡逻,设立守边哨所,1962年参与了对印自卫反击战。兵团民兵也积极开展冬训,在维稳反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兵团人聚居的各个师部所在地,军垦通过脱坯烧砖,造屋建城,陆续矗立起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如1950年建立了军垦第一城石河子市,最近成立的城市是2012年的铁门关市。兵团办起了纺织厂,番茄出口,搞工业加工。大修铁路公路,包括修筑了乌鲁木齐到库车的公路、南疆铁路等。与此同时,兵团人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从麦草垛到地窝子,再到土坯房,一直到楼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屯垦戍边是治国安邦的战略,《西长城》运用丰富的情节和细节,书写了一部拓荒文明史,表现了每个兵团人都有两个乡关、两个故乡的主题。250万的兵团人,包括他们的首长王震司令员和张仲瀚政委最终都选择了魂归天山,因此新疆西域和西部边陲已然成为他们的灵魂之乡。这是作者通过大量生动的故事情节所要着力表现和突显的作品主旨。
    04
    倾情为兵团人画像立传
    在人物塑造方面,丰收主要通过讲述人物的命运遭际沉浮来刻画人物形象,注重对人物性格的描写和表现,对人物的语言、肖像、神情神采、动作等各个方面的刻画,丰富立体地展现人物的形象。
    《镇边将军张仲瀚》书写新中国新疆屯垦事业的奠基人、开创者张仲瀚,注重叙述他的人生轨迹,表现张仲瀚为人谦和诚恳、做事干练硬朗,求真务实,洁身自好,有着高远的理想追求,深受新疆各族人民的敬重和喜爱。他曾经担任过新疆军区的副政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政委,是一位无衔将军。这本书实际上可被视为张仲瀚的人生传记,通过描述张仲瀚的人生历程来反映一段特殊的革命历史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屯垦戍边历史。张仲瀚的一生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也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史的一部分和一个重要方面。作品通过讲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历程也更好地烘衬了张仲瀚的形象。
    张仲瀚是兵团的老领导,也是一位兵团老战士,这个老战士有两个故乡,一个是他的老家河北沧县,他是一名拥有着侠义之风的燕赵儿子,同时他还有一个家乡是新疆,是驻守边疆的一名首长和领导,一辈子都为了一个崇高的信仰而献身,在他身上集中表现出了一个时代的激情与苦难,以及浓郁的英雄气息。
    丰收作为一个晚辈和兵团的后代,一个记录者和书写者,同时也是一个英雄前辈的景仰者,他认为人们不能健忘,不该遗忘过去的历史,遗忘兵团过去的岁月。他对张仲瀚的书写实际上具有一种担当和履责的意味。
    张仲瀚原来是王震领导下的359旅719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他就是一名杰出的指挥员。1932年17岁时受到高尔基小说《母亲》的影响,加入了共产党,开始投入长达10余年的全民族的抗战。他是在“九一八”炮声的召唤下,在冯玉祥将军的影响下,在左翼文化运动的感召下,主动投身革命的。在延安时期,他参加了359旅大生产运动。抗战时期,大敌当前,他以民族大义为重。为了表现张仲瀚非同寻常的真诚、坦荡风度,作者讲述了他先后组织了两支抗日队伍都交给了共产党。当他领导的津南自卫军即将与719团合编时,这支文化程度较高的“娃娃兵”瞧不起“大老粗”的719团,张仲瀚就教育津南自卫军指战员不能眼光短浅,要向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719团老红军部队学习,并且以打日本鬼子干革命的大目标激励大家,促进了队伍的团结,教育感化了部队。作者笔下的张仲瀚是一位有文采的、善于鼓动人的指挥员。作者写到张仲瀚写过多幕话剧《陈庄战斗》,贺龙专门安排战斗剧社排演。作者还引用了张仲瀚的一次战前动员讲话来印证这一点。他的讲话富于感染力,在谈到打仗时的物资准备和精神准备缺一不可时,他做了这样的比方:“精良的武器拿在懦夫手里还不如一根烧火棍,而武松手中折断的哨棒就足以降服景阳冈上的猛虎!”——这篇讲话在一二〇师广为流传,几十年后亲历者仍旧记忆犹新。
    在对国民党作战期间,张仲瀚没有一次因为轻率失误而导致败绩。打仗时他主张在战略上“把虎当猫看”,战术上则“把猫当虎打”。后来张仲瀚用17年参与了新疆的治理和建设,之后是8年的牢狱之灾。在西进新疆的时候,他传承的是清朝当年左宗棠抬棺西征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造福百姓,留下了左公柳的传说这样一种伟大的爱国主义传统。同时,张仲瀚又难能可贵地具有诗人的气质,曾以豪迈的情怀写下这样的诗句:“大军十万出天山,且守边关且屯田。塞上风光无限好,何须争入玉门关。”
    在新疆,他参与领导了剿匪肃特,屯垦戍边,和平时期将兵力用于生产建设,铸剑为犁,见证了新疆第一犁,用坎土曼垦荒改天换地的历史。
    他正确地处理了类似原国民党起义部队佘宗文错喊“反动口号”的“口号事件”,通过感化来影响这些起义部队并对他们进行改造。他又以身作则参与修筑人工渠、山区水库,大搞水利建设,制订石河子发展规划。作者特别描写了一个细节:在焉耆屯垦期间,张仲瀚带头拾粪积肥。在一次挑粪过程中,战士们发现师长张仲瀚突然放下担子,弯下腰,用双手从地上捧起一堆新拉的马粪。师长拾粪的故事在部队中迅速传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战士们见粪就抢着拾,掀起一个积粪高潮。当兵团有的领导坚决反对接收盲流,认为张仲瀚是“打肿脸充胖子”,甚至提出要把兵团现有职工遣散十万连同家属一并送回原籍,张仲瀚力排众议,耐心说服大家,鼓励大家在国家有难、人民有难时要挺身而出,最终兵团开创性地,有远见、敢担当地接收了上百万盲流。这充分体现了张仲瀚顾全大局、忧国忧民的胸襟和情怀。兵团在新疆建起了甜菜制糖厂、棉纺织厂、织染厂、造纸厂、毛纺织厂等,拉动了能源、建材、机械、化工等工业的发展,使荒原变成了绿洲,有力地支援了内地建设。“文革”期间张仲瀚被错误地关押狱中8年,出狱之后得到了义女杨李生活上的接济。他生平的夙愿就是能够平反自己的冤案,临终之前还在牵挂着军垦事业,希望组织上能恢复他的荣誉,让他以一个党员的身份死去。张仲翰一生无儿无女,去世后他的骨灰、他的军魂,同王震将军一起回归新疆,可谓是留下了一曲千古绝唱。丰收笔下的张仲瀚这个英雄真实可信,令人敬仰。
    《王震和我们》不是关于王震的全传,而只是撷取王震生平的一段,主要讲述他率部挺进新疆和后来先后14次重返新疆,关心新疆的建设发展历程的一些生活片段,用丰富的第一手资料,采写了许多生动真实的画面,立体地展现王震在解放初期新疆开发建设过程中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精神风貌,再现了王震在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在作者看来,这段历史也是王震完整一生当中最为重要或者最突出的一段篇章。作者通过采访当年历史的亲历者、见证人,通过他们的回忆和口述实录,结合本人的采访札记,将历史的记录和作家对历史的审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今日之眼光观照当年之历史。作品充满了真情实感,还原了一段真实的历史、一个真实的人物。着墨最多的是王震在新疆建设过程中作为一位普通劳动者身先士卒不怕劳苦的故事情节。同时,王震也是一位富于人情味的将军,为了解决兵团战士的婚姻家庭难题,他先后从湖南、山东等各地招收了几万名女兵,让兵团战士能够拥有家庭,从而能在边疆扎根立足坚守,进而有力地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安全。
    05
    独具思想价值和史志价值
    丰收的创作在纪实文学领域具有独特性,可以被看作是独特的这一个,因为他所写的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所开掘的这口深井是别的作家所难以完成的。包括他自身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创作条件,创作氛围,也是别的作家难以媲美的。因此,丰收对兵团和兵团人的塑造与刻画,创作的这些纪实作品都具备真实性、生动性、丰富性,而且更多的是全景式报告。这是其他作家对兵团的书写,包括蒋巍《致以共和国的敬礼》、卢一萍的《七千湘女上天山》、党益民的《守望天山》等作品所无法相比的。
    丰收的《蓝月亮》于2006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讲述了几位戈壁母亲的故事,这些故事令人感觉温暖而苍凉,也让人肃然起敬,百感交集。母亲是一个永恒的文学创作母题,《蓝月亮》实际上也是一首唱给母亲的赞歌,这是作者继《西上天山的女人》之后,献给生活在天山南北的兵团母亲们的又一曲礼赞。
    母亲是丰收至为关注的一个创作主题。如果说《蓝月亮》刻画的是戈壁母亲群像的话,报告文学《青格里》则集中塑造一位慈爱的少数民族母亲的动人形象。这部作品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新疆维吾尔族老妈妈阿尼帕·阿力马洪几十年里收养了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4个民族10个孤儿,并将他们一个个抚养长大,帮助他们成家立业,其间付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老妈妈的声名和德行闻名遐迩。丰收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遇见了这个大家庭。《青格里》着力描写阿尼帕妈妈清贫而幸福的家庭,作者从青格里的山山水水的体验里感受到了沉郁忧伤与干净无比,感受到了老妈妈的坚韧顽强、充满爱心,她是作者陌生而熟悉的亲人同胞。老妈妈的形象感人至深。
    《西长城》是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0年壮丽历史的全景式报告,全面记录兵团60年走过的风雨沧桑,讲述了几代兵团人屯垦戍边、奉献边疆的辉煌业绩。他们不仅从事剿匪平叛,建政维稳,还修渠引水,开荒造田,种棉花种瓜果,让荒原变成绿洲,让戈壁充满生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维护和保障中国西部边疆稳定的一道牢不可破的西长城。作家采用了史家笔法,充满了对历史的怀念、思索和感慨,追忆的是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试图探究的是通往精神家乡、精神家园的道路,那是兵团人崇高灵魂的栖息地,也是个人生命价值的一种体现。
    作品最多的笔墨描写的是一代代军垦战士的平凡故事,是这群平凡人创造了一段不平凡的历史。他们在建设边疆的拓荒岁月里,遇到了一个个困难险阻,常常一天要劳作10多个小时,超极限地工作,而他们的食物却十分简陋。生产工具生产资料严重不足,但是他们采用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却创造了前无古人的辉煌。兵团的发展历史是一代又一代军垦人用生命和血汗换来的。这,是作品注重传达的思想。
    1965年周恩来总理鼓励上海知识青年“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勉励他们学好农业科学知识,安心边疆建设。那时一个又一个农垦师,如今都发展成了一座座军垦新城,成为西部的明珠城市。兵团还建设了数十个边境农场,边境农场生活条件极端恶劣,团场职工大都住在土坯房中,道路不通,交通不便。“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旁放牛羊”,正是他们生活的生动写照。但是他们却时刻保护着祖国的安宁和西部边陲的稳定。作品很好地表现了它的主题思想,这就是:屯垦兴则西域兴,屯垦废则西域乱,在新疆组建担负屯垦戍边使命的兵团是党中央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是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做好新疆工作,事关国家根本,事关基础和长远。
    丰收的长篇纪实文学新作《珠穆朗玛的眸子》描写的是1962年10月20日我国发起的对印自卫反击战。这是一部战争纪实。它主要讲述的是人民解放军54军130师接到命令以后进军边境不畏牺牲赢得胜利的过程。作者用了三年多的时间,踏遍大半个中国,走访了2万多位当年参加战争的老兵以及老兵们的亲属,用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还原了这场自卫反击战真实的历史。书名寓意是巍峨雄伟的珠穆朗玛峰,目睹了战争的硝烟,见证了战士们豪迈激越的家国情怀。这场战争鲜为人知,充满秘闻,真相久未被揭开。作者写到的雪域高原人物故事,因为高原上烈士纪念园的建立而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和缅怀。他通过艰难的寻访和沉重的叙述,力图还原那一场正义的战争,作品有许多催人泪下的细节和震撼人心的战争场面相互交织在一起,在历史波澜壮阔的潮流中,他写出了一个个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同时也反映了作家个人对于战争与和平、民主与进步的思考和感悟。在作者看来,这场战争取胜的一个制胜法宝在于人民群众积极踊跃的支持和帮助,包括组织了驼队运输,建立起高原冰雪之中的一条风雪运输线。支前民工老乡们的牦牛、骡马构成了决定胜负关键的后勤保障。作者通过描述战士们血书请战,踊跃参战,浴血奋战,塑造了一批战斗英雄,表现了青山处处埋忠魂这样一个崇高主题。
    粗略地扫描一遍丰收的文学创作,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有恒心有韧劲因此有恒产的作家。或许,他今天已经取得的成就正是源于他的这种军人一般坚定的意志和执著的信念与追求。他的创作,为共和国文学版图中的边地书写特别是边地纪实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丰收的创作历程,相信可以照亮更多的后来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