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共识与共建:新时代 新诗歌 新局面——全国诗歌座谈会综述

http://www.newdu.com 2019-12-11 文艺报 霍俊明 参加讨论

    中国作协主办的全国诗歌座谈会于2019年10月28日至29日在京召开。此次诗歌座谈会是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背景下召开的,是进入新时代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诗歌座谈会,也是新时期以来规模最大的诗歌座谈会。会议邀请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诗人、诗评家、翻译家以及重要诗歌刊物负责人110多位代表参会。
    明确新时代诗歌的方向和坐标,强化工作举措,突出问题意识
    此次座谈会旨在回顾和梳理百年新诗,尤其是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诗歌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梳理当下诗歌现象,厘清和回应相关问题,明确新时代诗歌发展的坐标和方向,强化诗歌界的共识。全国诗歌座谈会的召开,对于诗歌界凝心聚力新时代、培根铸魂新诗歌、砥砺共创新局面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强化中国作协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诗歌健康发展、争得广泛共识起到推动作用。
    本次座谈会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致辞,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小芊书记讲话,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诗人贺敬之致信祝贺,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吉狄马加副主席主持开幕式。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蔡昉做《新中国70年的奋斗历程和启示》的报告,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阎晶明主持。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李敬泽,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鲁敏出席会议开幕式。与会代表从中感受到中国作协对诗歌发展重视的力度、强度与高度,分组讨论新时代诗歌的相关议题。钱小芊、阎晶明、吴义勤、鲁敏出席闭幕式。吉狄马加主持大会交流发言并作会议总结。晓雪、叶延滨、李文朝、吕进、李云、胡弦、刘笑伟、李树喜、缪克构、叶玉琳、童作焉等11位代表结合各自的创作和评论实践做了大会交流发言。
    铁凝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就是我们所处的历史坐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新的坐标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诗歌何为,诗人何为,这就是这次会议的主题。钱小芊在《凝聚诗界共识 繁荣诗歌创作》的讲话中回顾了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肯定了诗歌所取得的成就,总结了当前诗歌的发展态势,同时也强调了引领诗歌创作导向、推进新时代诗歌发展的相关工作举措。贺敬之在贺信中强调召开全国诗歌座谈会有利于活跃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促进诗歌的繁荣发展。我们要解决问题,阔步前进。吉狄马加在大会总结中强调这次座谈会期间大家的认真思考、积极讨论。通过此次会议大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推动新时代中国诗歌发展的指导思想。
    此次座谈会及时总结了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诗歌所取得的一些成绩,同时也着力强化了问题意识,主动提出问题、认真讨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尤其是当前诗歌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基于复杂的诗歌发展现状,如何准确研判和及时引导,如何总结和梳理诗歌的历史与成就得失,如何消除诗歌发展中的不良因素,如何引导诗歌健康、繁荣发展,如何确立诗歌的评价体系,如何扩大诗歌的影响力并建立诗歌公信力,如何发挥中国作协对诗歌创作的引导,如何进一步确立社会主义诗歌的发展方向就成为重中之重的问题。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认真学习、讨论了铁凝同志的致辞、钱小芊同志的报告,集中围绕“新时代诗歌”的主题以及中国作协关于新时代诗歌发展的六项工作举措进行深入交流。此次会议聚焦“新时代诗歌”的五个议题“新时代诗歌的人民性和主体性”“新时代诗歌的时代精神与现实抒写”“新时代诗歌如何从‘高原’走向‘高峰’”“新时代语境下的长诗现象与总体性写作”“新时代诗歌的大众传播、对外交流与译介互动”。与会代表就新时代诗歌的新现象和新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尤其就钱小芊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中国作协关于诗歌工作的六项具体举措进行了集中讨论,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形成了广泛共识。
    车之双轮、鸟之双翼:中华诗词和新诗的互补与共建
    此次有十多位古体诗词创作和研究方面的代表参会,他们普遍认为,中华诗词创作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诗词创作质量整体上看越来越高。此外,代表也就诗词和新诗的关系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郑欣淼、李文朝等强调这次诗歌座谈会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深远历史背景下召开的。党和国家的总体战略格局为新时代诗歌尤其是中华诗词的发展繁荣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也使我们拥有了更为宽广的学术视野,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元更广泛的研究课题和思考空间。新的时代,新的生活,给我们的诗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课题。代表们认为强调新诗与诗词同气连枝,共同构建出中国诗坛的绚丽风光。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两种诗体之间缺少互相沟通和理解,都过于各自为重、自以为是,看不见自己的缺点,更看不到对方的优点,忽视了应该互相学习。就诗词界而言,摆正诗词和新诗的关系,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正确处理的现实问题。新诗和诗词互相学习、沟通,加强交流和对话,诗坛就会呈现出更加和谐美好的发展愿景。当代旧体诗词的创作者与中国古代诗词的研究者基本属于不同的人群,交汇之处不多。这与现代学科的体制有很大的关系,也与五四以来新旧体诗的分隔有关系。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上述分隔于不同诗歌领域的诗歌从业者集中到“诗歌”这个共同的家园中来,就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各自的看法,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达成一些基本共识是可能的。李松涛、唐晓渡等认为,中国的新体诗与旧体诗各有各的传统,但历代中国诗人都保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传统,那就是心系众生、忧国忧民,希望诗歌不乏庄严感,能够做时代的同期声。
    通过此次讨论,代表们强调新诗和中华诗词应该互相学习、优势互补、并肩作战、比翼齐飞。希望中华诗词和新诗之间不断加强沟通和合作,希望中国作协以及各省作协在古体诗词创作的青年队伍建设方面予以一定的扶持,让年轻诗人更快成长起来,比如诗词方面的出版项目申报、举办诗词编辑、诗人和评论者的培训班、座谈会等等。
    新时代诗歌的命题:人民性、主体性、现实感
    此次会议,很多代表聚焦新时代诗歌的主题,尤其是讨论和强调了人民性、主体性以及时代感、现实感的重要性。新时代诗歌已经成了诗人进行有效写作的紧迫命题,无论是诗人的现实感和现实主义精神,还是诗歌写作涉及的人民性和主体性,都对新时代境遇下的诗歌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代表们强调,诗人应该如何回应时代的呼唤,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真正热爱诗歌并坚信世代诗人们薪火相传的诗歌精神的诗人们,在今天需要更加努力回应时代的呼唤,写出无愧于时代的诗篇,坚守诗人的天职与担当。围绕着新时代诗歌,这方面的作品、刊物以及诗歌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很多,新时代也对诗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千万不要把“新时代”作为标签,那样的话,我们对新时代这个概念的判断、理解和实践就容易出问题。对于诗人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怎么面对新时代的写作,怎么为新时代而写作。诗人要尽可能地把眼光、视点和创作实践放到现实中来,回到现实的书写。代表们在讨论时着重分析了诗人的主体性、人民性和现实感、时代感等问题。中国诗歌的主体性问题应引起关注与讨论。对于我们的诗歌创作来说,主体性指的是创作主体、诗歌主体,它其实就是个体主体性。个体主体性是主体的内核与基础,如果没有个体主体性,根本谈不上所谓的共同体的主体性,即使有这样的主体,那也是空洞的、虚弱的。诗人要注意新时代诗歌的人民性、主体性与艺术性的关系。“主体性”不是封闭的、孤立的,而是一种开放的,不应该认为只有体现了个人性、“主体性”的诗歌才具有艺术性。希望能在新的“主体性”与新的“人民性”的相互融合之中生成一种新的“艺术性”。诗人要回答诗歌创作的这个时代之问、时代课题,需要回到新诗的初心,回到诗人的初心,也就是要回望中国诗歌所走过的历程,尤其是新诗所走过的百年道路,去深入思考诗歌与人民、诗歌与政治、诗歌与生活、诗歌与时代、诗歌与艺术等诗歌发展的诸多问题,尤其是诗歌与时代的问题,从中找寻解决的答案。诗歌应有对生活现实的深切抵达,诗歌最终要与语言发生关联,不能空转,现在的很多诗歌大同小异、“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在艺术上存在粗糙、直白、重复等问题。诗歌中的现实书写应该突破仿真化、概念化的幻象,抵达更为真实、生动、精微的现实。伴随着新时代到来,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到诗歌的繁荣,另一方面也要进行检视和提升,在保证写作活力的前提下将粗鄙和粗俗的诗歌和言论进行有效的清理,从而能够引领正面、积极和健康的诗歌风气。诗人要有大格局、大意识、公共意识,要把个人意识放到公共意识里去检验,到生活中去发现真的美、真的现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应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观察、体验、思考当下生活,反映具体的、生动的、多姿多彩的中国现实,体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实践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许多诗人和评论家都呼吁我们的诗歌要有现实主义关注和人文情怀。我们当下有必要重新认识诗人的现实感和现实主义观念,也要重估传统对我们诗歌写作的作用和意义。诗人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诗人必须关心这个时代的大事件,关心广阔的公共生活,关心整个人类所共同关注的事情,应该有博大的情怀、深深的悲悯。诗人不能写脱离现实生活的虚无缥缈的东西,要真诚、朴实地去抒写。
    诗歌传播:多元共建与加强监管
    诗歌的传播问题是本次座谈会的讨论重点。“传播”既包括诗歌的公共传播、社会传播,也包括中国诗歌的对外译介、国际传播。
    尤其是在出版和媒体工作的代表着重强调新媒体和公共文化空间对于促进诗歌传播、推动诗歌到大众和人民中去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最突出的事实是诗歌传播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传播介质的改变和传播技术的迭代更新,一方面使诗歌的传播形式发生了变革,形成了“刊+网+微信公号+诗人自媒体”立体生态链,尤其是在“两微一端”的传播速度、广度、深度减弱了对好诗人、好作品遮蔽的几率,但也带来一些副作用和负面影响。比如,快餐式的浅阅读和及时性、新闻化、表层化的创作倾向;诗歌微信公众号以及几百种诗歌民刊良莠不齐,进而使得诗歌标准驳杂不清。这都需要各方面通过合力和有效的手段加强监管和引导,突出主流媒体、重要诗歌刊物以及具有影响力的新媒体的引导作用。代表们建议对于新媒体和自媒体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大管理力度,严格诗歌公众号的申请审批,并提出必要的发布时间、编辑资格与内容标准;另一方面要加强引导与监督,不能放任自流。严肃的有责任感的诗歌写作者、诗歌编辑和评论家要积极支持优秀的公众网络终端,坚决抵制低端、低俗的个体网络传播平台。中国作协要进一步发挥融媒体优势,加大职能部门和相关机构的支持、引导和宣传力度,加大经典诗歌的传播力度,加强诗歌在大中小学的普及推广,加强新媒体与电视的互动,并推进诗歌有声传播。
    目前,诗歌的对外译介和国际传播已经取得了成就和突破。诗歌翻译工作非常重要,中国新诗创作的外在动力,大半来自诗人对翻译诗歌的超强敏感和有力吸收,无论从革新冲动、诗学观念,还是语言态度、隐喻技艺等层面莫不如此。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现代汉诗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积累了一批诗歌成果,正愈来愈引起国际诗坛的兴趣和关注,“从国外译入”和“向外语译出”成了一种新的诗歌现实。新时代让诗歌站在更高的基点,诗歌的发展必须直面“新时代”和“中国梦”,直面世界,以及被世界所直面。“走出去”为诗歌艺术带来崭新的空间,“一带一路”将拓展诗歌的世界视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筑有利于打破地域和民族的限制。部分代表认为,近年来中国诗歌对外交流的扇面日益舒展,但交流尚不完全对等,有时也有芜杂之感。我们对外诗歌交流活动应该更为扎实细密,对外译介活动可以做得更为长久有序,比如建立出版基金,推介优秀诗人,真正把更多中国优秀诗人的作品译介出去;希望对冠以国际诗歌节的活动要进行梳理,一些活动不仅要注重规模,还应该有一些具体细密的筹备、有共性问题的交流研讨;诗歌节可以更朴素、更切实,就全世界诗人普遍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侧重诗人作品展示,诗人之间的交流越深入越有质量,越能推动译介工作的深入进行。
    强化刊物和出版的阵地意识、引领意识、精品意识
    此次参会代表有来自《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扬子江诗刊》《星星》《诗歌月刊》《草堂》《诗探索》《汉诗》《大河诗刊》《湖南诗人》等专业诗歌刊物的负责人,还有来自《人民文学》《民族文学》《世界文学》《十月》《作家》《解放军文艺》《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中国武警》《作品》《延河》《西部》《文学港》等综合刊物的负责人和资深编辑,他们普遍意识到越是新媒体众多的时代越需要文学刊物的坚守和使命担当。
    2018年正式出版的诗集有4500多种,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目前诗歌创作的高涨态势,但是这些诗集中的长销书非常少,而诗集的印数很多都在1000册,有些诗集印出来之后根本没有进入流通渠道,这导致了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极大浪费。尤其是最近10年一大批出版社介入诗歌出版并取得了或大或小的影响。但是诗歌出版的困境仍然存在,在传播方面也暗含着隐忧与不足,大家公认的具有实质性影响的作品还很少见。诗歌类出版物的传播并不令人乐观。由于诗人对读者的影响面不够广泛,不够深入,许多书店不大乐意邀请诗人去做图书分享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限制了诗人的突围。由于出版费用的大大提高,诗人们尤其是年轻诗人和基层诗人的作品出版将更为困难。代表们希望诗歌出版的项目能够更为有效,尤其是出版社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多推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优秀诗集,同时要拓展诗歌和读者有效的互动机制,比如诗歌下乡、诗歌下厂、诗歌进社区、诗歌进校园等等。目前诗歌出版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实际上限制了优秀诗集的出版,尤其是基层作者受到的影响更大。
    代表们强调刊物和出版尤其要注重对年轻诗人的培养、扶持,要注重新生力量的推介。代表们还结合刊物上发表的作品以及目前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谈了建议,诗歌刊物的编辑要加强关于诗歌评判的标准,不能每个人有各自的标准。同时,编辑的素质需要提高,新一代诗歌编辑的诗歌观念、审美取向不能与扎根人民的社会效应和诗人使命感发生悖离。作为意识形态主阵地之一的诗歌杂志的编辑更要坚定对稿件处理上从严从细和不妥协的态度。对于“灰、黄、黑”的所谓诗人要坚决杜绝其在杂志上“出生”或“发声”,绝不从流从俗跟风,坚持对唯美性、思想性、先锋性兼具的“人间诗”多加推介,对讴歌新时代以及新时代进程中人们真实情感的诗性表达的精品要不惜版面加以推出。要扭转风气、引导风尚,主流杂志、文学大刊不能缺席,要起到引领和导向的作用,同时对编辑也要加强管束、严格管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共同维护好局面,营造良好的氛围。代表们强调越是诗歌平台众多越需要编辑和相关媒体从业者辨优识劣,把真正的精品力作奉献给人民、奉献给时代。同时希望诗歌刊物和文学刊物之间通过中国作协的相关举措建立合作机制,联手打造关于新时代诗歌的重点栏目,尤其是鼓励各民族诗人积极参与创作。代表们强调越是众声喧哗越是需要刊物、编辑以及诗人坚守自己的初心,沉下心来打磨作品,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艺术定力,要增强创作的使命感、现实感,尤其要接受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进而创作出具有新现实、新经验、新品质、新面貌的具有说服力的优质文本。
    代表们认为,要推出时代的精品力作,还要强化诗歌批评工作。有代表认为钱书记的讲话体现了对诗歌批评的重视。目前,虽然每个刊物都有评论板块,但是针对具体问题来谈的、系统的诗歌批评是缺席的,希望中国作协能从顶层设计上考虑。比如中国现代文学馆每年都有青年批评家客座研究员制度,但是对诗歌批评方面不太关注,建议专门拿出一两年的时间,培养一二十位全国活跃的、做诗歌研究的青年批评家,这样对他们的成长也有帮助。
    此次诗歌座谈会的目的就是要为新时代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筑牢基础、厘清思路、指明方向,为新时代中国诗歌铺就高峰之路,推动新时代持续产生出更多新的诗人、优秀诗人乃至伟大诗人。本次会议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主题,梳理总结新时代中国诗歌创作成就与经验,推动新时代中国诗歌繁荣发展。座谈会很好地激发了与会者的热情和思想,产生了许多精彩言说与真知灼见,充分起到了深化诗学探索、明确价值方向、凝聚诗歌共识的作用,对当下诗歌创作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诗歌座谈会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国艺术报》、《文学报》、《文汇报》以及中国作家网、《诗刊》社微信公众号、中国诗歌网、全国文学报刊联盟等新闻媒体积极报道大会情况。《文艺报》、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都以头条位置开设了专题报道和深度报道。学习强国、人民网、党报头条、人民政协网、学习强国新疆兵团学习平台、央广网、央广新闻客户端、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文艺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中国煤矿文化网、国家数字文化网、大众网、腾讯新闻、中国甘肃网、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江苏文艺网、辽宁作家网、广东作家网、安徽作家网等几十家重要媒体予以转发,引起全国诗歌界的广泛关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