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进步的重重阻碍! 被问到为何担任该片导演时,泽米吉斯回答:“迈克尔·戈登堡令人佩服的剧本。”用导演的话说,这是一部“探索这个星球上人性与生命”的电影。对于科学研究这个命题,人性中诸多复杂元素都站到了科学的对立面上。比如艾莉的导师德鲁姆林就秉持实用主义原则,以利益作为优先考虑,对艾莉探索外太空的课题泼冷水,却又在她发现了外星信号之后担任了项目带头人。而政治强压也是艾莉这些科学家们的主要阻力。克林顿在片中的“客串”并非扮演正面角色,而是为了表现掌权者出于社会稳定和国际影响的目的,草率地将未知事物归于艾莉的臆想——这其实也是一种实用主义。但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拿不出证据,该如何证明你说的话呢? 2、科学精神与人性温情的交织! 朱迪·福斯特谈起这部电影时说,尽管看起来它是讲述大概念的影片,但本质上是一部“关于人的小电影”。这正是泽米吉斯采用的视角,在非常大的场地上拍摄(有27台无线电天文望远镜),但并不显得空洞和机械,相反保持了内涵的深度。比如艾莉穿过蠕虫洞之后,竟然见到了自己年轻的父亲,他从地上抓起一把沙石摊开在掌心中,这就像影片开头那个眼中的宇宙一样。虽然父亲早逝,梦想不被肯定,但经历了这一番奇异的波折,她并不孤独。“假如宇宙当中只有我们,那就实在太浪费地方了。” 亮点1 第1分钟,影片一开始就带领观众进行了一场长达3分钟的太空之旅。从地球开始,镜头迅速向后拉开,我们听到的是上个世纪重要时刻的历史录音。地球越来越小,然后是太阳、银河系、河外星系……那些声音也逐渐归于平静。在浩渺的宇宙中,人类文明的声音毫无回应。然而这个庞大的令人肃然起敬的宇宙,竟然都收归于一个小女孩的瞳孔中。这个由极大到极小的跨越,暗含着人类与宇宙的关系,纵然世界广阔,但人类却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亮点2 第115分钟,对于一般观众来说,电影到这里才应该算真正开始,因为艾莉终于进入到了蠕虫洞中,接二连三的穿越如同在地铁里急速移动,而平行空间里的美景,是我们在地球上一辈子都见不到。艾莉就不禁感慨:“我无法形容,应该让一个诗人来到这里。”特效一向是泽米吉斯的拿手好戏,但这一次他还邀请了彼得·杰克逊参与制作了部分特效,这是为了报答泽米吉斯给他的《恐怖幽灵》担任执行制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