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祝勇:联想人的命运,文物就能活起来

http://www.newdu.com 2019-06-18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newdu 参加讨论

    
    祝勇:受访人:祝 勇(作家)
    问:采访人:解乔桉(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北京作家协会理事。作品有《旧宫殿》《故宫的风花雪月》《故宫的隐秘角落》等。纪录片作品有《岩中花树》《辛亥》《苏东坡》等。
    近年,书写了诸多关于故宫的散文让祝勇收获了大批的拥趸,他以优美而富有诗意的散文,串起故宫的历史,他让古物从他笔下“活”了过来,让历史重现,亦让大众关注文博。
    问:您在《故宫的古物之美:绘画风雅》一书中为什么将艺术品叫作“古物”,而不是文物?
    祝勇:“古”字能够突出我所写的古代器物的时间属性。这本书并非学术著作,是一个散文集,命名时,赋予了我个人的色彩。但“古物”一词非我所造,很早之前就有这样一个说法。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后,业务上分为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古物”现在用的不多。
    问:您写了很多关涉故宫的散文,从各个角度和不同的古物展现了故宫之美,您如何理解故宫的美?
    祝勇:故宫是一种综合的美,故宫的文化很复杂和多元,但并不冲突,又能统一起来,是一个多元的美。另外,故宫无论是建筑还是藏品,都经过了时光的打磨,很大程度上是时光赋予的魅力。随着时光的流动,留给故宫和藏品很多印记。所以,紫禁城不是一个将死的文化遗迹,而是生命的活体,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历史的痕迹和变迁。
    问:故宫人写故宫的书很多,您的视角有何不同?
    祝勇:我不是考古、鉴定专业出身,我没有从考古纯学术的视角看待和书写,更多是从文学和艺术学书写。五四时期,周作人提出文学归根到底是人学的口号,这句话对于故宫也一样适用。故宫的古物不是冰冷的器物,它们和人的情感世界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表面上我在写器物,实则我更关心人,因为这些器物跟人的命运和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器物和艺术的创作,是古人当时的一种情感表达,以及生命的感悟。
    所以,当我们看文物时,可以采取倒推的手法,通过器物去了解那个时代和人,我们最终要抵达的是人的内心和情感世界。我不愿意把文物和人的精神世界剥离,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和他所处时代的互动关系,才是打动我的地方。
    问:关于故宫及其古物,您的写作中多了历史感,阅读起来犹如走进现场,您如何把握这种历史感?
    祝勇:很多人告诉我,看我写的故宫,很感动。这与我十分注重还原历史现场有关系。我有两种方式走进故宫的历史,一种是情感上贴近历史,我经常在下班后游走故宫,这时的故宫没有白天的嘈杂,很安静,尤其是一些没有开放的区域,里面斑驳的建筑和古老的摆设,让我的情绪在其中慢慢回归历史。另一种是写作的贴近,书卷、史料对我而言也是一种历史现场。查找史料,我做的特别细致,就算史料上只是一个概述,或是短短数字,我都不会错过和放过。如《故宫的隐秘角落》中,康熙在平三藩的时候,心情很忐忑,当时吴三桂已经称帝,到底谁才是奉天承运的皇帝,让康熙非常焦虑。时值北方大面积干旱,导致蝗虫肆虐,康熙去天坛祈雨,随后便暴雨骤降。这个细节,在史料中只记载了下雨,并没有任何康熙的心情和情绪,但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内心。这样,读者就对当时的康熙的心情起伏有所了解,并能感同身受。
    问:除了对历史事件的回放,您如何让静态的它们“活”起来?
    祝勇:不管文物的种类是器物还是绘画,文物需要用人来贯通,这样它们就活了。比如看到胖嘟嘟的侍女俑,我就联想到唐代的杨贵妃,唐代的女性情感外露,爱表现自己,而宋代的女性就比较内敛。我们通过古物,可以联想到很多历史,联想到时代中每个人的命运,回到他们的时代,回到具体的人身上,这样才能让文物“活”起来。
    问:作为一个作家,同时又是研究故宫历史文化的学者,您怎样看待近些年来的文博热?
    祝勇:近年来,我国的各类博物馆所做的一些举措,确实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追捧,也缩短了博物馆与人们的距离。但博物馆“火”起来,要注意两方面:一是用时尚的元素、鲜活的方式传播历史文明。二是“火”起来不是乱来,要有严谨的学术作基底。当下的时代,给我们提供很多推广博物馆的技术,我们如果能将学术和技术结合起来,博物馆将会有很大的空间和拓展。如故宫博物院近几年在文化、数字化、文创的传播上力度很大,深受年轻人喜爱。如我所在的故宫影视所,去年策划《上新了故宫》在网络上点击率很高,观看视频的都是年轻人。今年和明年会陆续推出第二季和第三季。未来,故宫博物院也有一些新动态,故宫在逐渐扩大开放区域,目前故宫的北院区正在建设中,不久的将来,公众可以在北院区现场观看修复文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