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血砺忠诚》:“以史为体,以文为用”的抗战史诗

http://www.newdu.com 2019-04-01 文艺报 范咏戈 参加讨论

    报告文学书写中国梦,离不开历史和现实的互证。抗日战争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值得大书特书。已有报告文学作品虽然多有表现,但也应该看到在报告文学这一重要题材面上仍存在断裂、缺失和被遮蔽的现象。这就需要报告文学作家进一步深挖题材,以史的本真、诗的壮丽使抗战题材发挥弘扬抗战精神和对历史告往知来的作用。高艳国、赵方新的《血砺忠诚》在写作之初就有“为历史分担”的明确创作诉求,他们致力于使冀鲁边区抗战史料上升为民族记忆,化为国家符号,写就了山东红色文化的一部样本、一本不可复制的抗战史诗。
    《血砺忠诚》无疑在题材上是一部填补空白之作。在抗日战争历史上有独特地位的冀鲁边区以往很少得到文学表现,几乎被人遗忘。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数十个抗日根据地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曾创下了多个第一:建立了华北第一支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武装;发动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最早的农民抗日武装起义乐陵县黄夹镇起义;建立了山东的第一个抗日民主县政府乐陵县民主政府;打响了共产党在山东抗击日军的第一枪……冀鲁边区是全面抗战初期山东乃至全国最大的平原根据地,也是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到达山东后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历来有“先有冀鲁边,后有沂蒙山”的说法。冀鲁边区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北有平津南有济南,西靠津浦铁路,东临渤海,边区军民在华北腹地牵制日伪军数十万,但作为平原根据地,它自身的条件极为不利,除了青纱帐别无遮挡,而其他根据地大多数在山区,进退回旋余地较大。因此,冀鲁边区根据地军民为全民抗战,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付出的牺牲特别巨大,短短几年间仅牺牲的团以上干部就多达90多位。《血砺忠诚》将这一段用鲜血写成的历史加以再现,有效避免了抗战历史的断裂和缺失。黑格尔说:“一般地说,战争情况中的冲突提供最适合的史诗情境,因为在战争中整个民族都被动员起来,在集体情况中经历着一种新鲜的激情和活动,因为这里的动因是全民族作为整体去保卫自己”。 《血砺忠诚》不是一本一般的文学读物,是带有史志性和文献性的一个史诗文本。
    这部作品在“史真”上下足了功夫。虽然不能说它在这方面无可挑剔,但显然作家对历史是敬畏的。他们认为历史是不能任人随意打扮的。两位作家积数年之功大量参考筛选了有关史料、文献、地方史志、当事人回忆录等,抢救式采访了健在者,即便是这样形成了“自己的”史实后,仍不敢轻易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下结论。基于大量第一手真实素材,该书对毛泽东“我们要拿出老本给山东”,派肖华带领挺进纵队到山东,八路军到冀鲁边进行整编,边区主要领导人、各部队主要的战斗等事件都梳理得十分清晰。为新中国成立立下不朽功勋的开国将领和高级干部如肖华、周贯五、刘贤权、龙书金、刘格平、马振华、黄骅、王卓如、杨国夫、辛国治以及孙轶青等次递从书中向读者走来。一些历史资料和采访也具有揭秘性,如边区领导层内部斗争,尤其是副司令员黄骅被刺,副司令员邢仁甫叛变等震惊中外的大事,作者多方考证,具实以报,但并没有匆忙下结论,给将来新史料的发现留下空间。因为严谨,值得信赖。
    《血砺忠诚》尊重历史更注重提炼历史精神。书中讴歌抗日英雄们的爱国、为民和牺牲精神,其正能量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特别到1943年日军实行“铁壁合围”以后,根据地的形势陡然险恶,斗争异常残酷。大宗家对日作战是八路军平型关之后的又一次大的战斗。在战斗中我军重创日军板垣师团一部、打死打伤敌人500余人,五支队二营七连以200多人牵制住3000多敌人,创造了平原突围战的奇迹的同时,边区部队也牺牲巨大。无数次战斗中许多边区高级干部壮烈殉国。“胡子司令”杨靖远牺牲在敌人铡刀下;薛庄惨案中马振华和县委书记张维明以下11人全部牺牲;在残酷的“反扫荡”和国民党顽军“张二路”的激战中,高级干部和战士一样,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血沃平原。大桑树突围战失败,地委书记张岫石和战士们誓不投降,全部饮弹阵亡;边区《烽火报》主编傅国光被俘后誓不屈服,被日军绑在大树上用刺刀捅死;铁家营战斗中,李永安、武大风、徐尚武等军区一级的领导全部壮烈牺牲。面对当时一种议论:八路军主力都撤了,还要不要坚持冀鲁边?视死如归的抗日军民没有退缩,以鲜血铸就了冀鲁边的华章。
    《血砺忠诚》除却对历史的尊重还有一份对文学的尊重,这种双重尊重是史诗写作的要诀。坚持以宏大叙事反映历史真实并生发出创新的历史想象,才能使这种“重述”达到历史真实与文化真实相统一的高度。美国历史学家、作家塔奇曼凭借《八月炮火》和《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她偏爱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历史,她的非虚构文学充满戏剧性和画面感,在充分发掘史料的前提下伴随着意味漫长的议论和反思,使读者感受到历史的精彩。塔奇曼在《历史的记忆》中认为,“理想的历史写作,应该是勉为其难地用文学艺术的手法,把过去的事实中最有情感价值智识价值的部分呈现给普通大众。”这里用了“勉为其难”几个字,是说历史写作还是要“以史为体、以文为用”,并不能天马行空当成小说来写。《血砺忠诚》在史实上探踪索隐,文行出处,在文学呈现上却又波澜老成,动静有度,二者分寸把握得当,显示了史诗作者讲故事的能力。给人印象深刻的有“冀鲁边的大娘们”等故事。小脚邢大娘设计掩护孙轶青,魏大娘冒死救三位八路,常大娘、武大娘都把部队上的人当成自己的儿子……自觉把故事讲得生动,使《血砺忠诚》超越了一般性史志性写作而进入到文学写作,既有筋骨又有温度,呈现出既励志又立体的生动的抗战史诗气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