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龚鹏程:男女正,天下之大义

http://www.newdu.com 2018-11-21 爱思想 龚鹏程 参加讨论

    
    
    男女正,天下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这是《易经》家人卦的彖辞。家人卦是离下巽上。离为火,巽为风,火得了风,当然炽盛。但风在火上而不是下,故有柔顺之象,这火不是外炽型的,只是内里旺。可是旺不伤人、盛不损物,能显柔和之德。用以形容家人和睦、家庭兴旺,是极好的卦。此卦系在明夷之后,也可说是否极泰来了,天下之生机,就蕴育于家庭之中。
    家人卦(图源网络)
    本卦重点在女人,因此卦辞说:“家人,利女贞。”家是以女性为主的。
    许多人骂中国传统重男轻女、男尊女卑,说古代是男权社会或父权家庭。殊不知中国人重视家的价值,而家是以女人为主的,故卦言家人,立刻说“利女贞”。象传解释:“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男正位于外,女正位于家,因此家中以女为主,是被《周易》经传视为天地之大义的。
    今人熟悉近代西方女权之说,闻此大义,不免倏兴反对之思,不晓得西方女权主张另有脉络。所谓女权,肇因于西方自古不把女人当人,故女人无人权,没有作为正常城市公民的各种权利,与奴隶、儿童、猪羊、财产等类似,所以才要争取女权。而女人能争取到人权的时代甚晚,是在工业革命以后。而当时社会上之所以支持女人拥有这些工作权财产权等,则是因为工业发展需要大量人力,妇女与小孩可提供庞大的廉价劳动力。机械,如织布机、缝纫机等新家具的使用,又令妇女不须花太多时间做家务劳动,可外出挣钱了。因此女权运动伴随着妇女走出家庭的态势,并把这种态势合理化,说成走出家庭就是挣脱了束缚。
    在这种走出家庭、取得人格自主、工作自由、经济独立的女性醒觉意识型态迷思中,翻翻滚滚迄今,女人才感叹:女人越来越像男人了。打破性别意识的女性意识,恰好丧失了女性的意识,处处类同于男人。
    其次,女人终究承认了女性毕竟远较男性更重视家庭的价值、家人亲密的关系,而这恰恰又是现代社会最不能使女性身心得致安顿的一点。现代女性,往往在兼顾家庭与社会事业两方面,心力交瘁。
    中国自来无西方女性不是人、无人权之问题。对女人,另由社会及性别角色分工之原理上说主从。例如家就是以女人为主,以男为从的;社会反之,以男为主,以女为从,所谓男主外女主内。
    主从关系,《易经》另用正不正来说,则是因这里还涉及伦理要求。正位的含义,是说在这个位置上须正,须符合伦理要求,这要求就是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每个人要如他的角色所应该的那般,父亲就要有个父亲样,兄弟就要像个兄弟样,各有相应的伦理要求,父要慈,子要孝,兄弟要友爱,夫妇要和睦等。此曰正位。
    可见此中不是压制性的权力概念,而是相对的伦理义务。贯穿这些义务的核心则是相爱的精神,故九五象传说:“王假有家,交相爱也。”
    家中人人都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可是最关键的仍是主人,亦即我们平时说的女主人:主妇。
    故初九爻辞曰:“闲有家,悔亡。”闲是防闲、整饬的意思。家整饬了,就不会有悔咎。如何整饬呢?六二答:“无攸遂,在中馈,贞吉。”有主妇主中馈,就无不遂了。
    社会上各餐馆的大厨,尽多男性,家中掌勺的却主要是女主人。“主中馈”代表主持家政大计,攸关全家的肚皮,影响着家风,关系家族之兴衰。故九三接着说:“家人嗃嗃,悔厉;妇子嘻嘻,终吝。”若家道失教,搞得气氛僵硬了,人人都不舒服,当然不好,悔其刻厉。反之,若家中应对无度、起居无节、慢侮嬉戏、毫无规矩,这个家也是糟糕的(嗃嗃,是严厉的意思)。
    所以妇主中馈,犹如掌舵一般,假如她能使人人都能正位而为,那么这个家庭就会大大地兴旺起来。六四爻辞说:“富家,大吉。”象传解释道:“顺在位也”,便是此意。
    这称为家道。家道若正,天下也就正了。后来《大学》说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亦同此。
    近世受西方政治学影响的学者,又每要批评家与国不是一回事,不应用同一理则来面对。家是私领域,国政是公领域,能齐家者未必即能治国,一国之领袖,其家人伦理亦未必即能圆满等等。这些人脑子灌了水,不好与他争辩。其实也不必争,只须想想:每个家都家道不正,社会能正吗?国家会康旺吗?家里人都不能相爱、都不能摆正自己的伦理位置,到社会上去能不相斫相争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