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善是商洛的一位散文家。他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写散文完全是出于对文学的爱好。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写散文,至今已有多部散文集出版。多年的写作,李育善的散文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不追风逐流,不时尚,不花哨,坚持写自己有诚实体会的文字。他的散文写作的基本内容一言以蔽之,就是“好山好水好乡亲”。 他出生在丹凤棣花苗沟村。于是,他写《苗沟的山》《苗沟的水》《苗沟的人》。苗沟是秦岭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山上无奇树怪洞,山下无名胜古迹,村子一点名气也没有,象一个生活在大都市里的普通人,默默地看着车来人往。”生存空间狭小,乡民“出门碰鼻子,回家蹭尻子”。但是,即便如此,“你让山里人到平原去生活,打死他们都不去,因为几天见不到山,他们心里憋的慌”。苗沟还有一条小河,名曰“苗沟河”。“它发源于两山交汇的不名山,属秦岭的一个小山系。”这是一条勉强称为“河”的小河岔。但是,作者对这河却一往情深。当能够看到河水的时候,那河水在他的思绪里犹如大江大河般的令人神往:“总算露面了,清澈的水,在阳光下从树叶上流过,象水银晃动。水流淌着,吆喊着,象当年过红军,从沟脑到沟口,一个人成了一队人——沟沟岔岔的小溪流都跳到一块了。”这苗沟河如果不是李育善写出来,大概没有人知道它。但是,在李育善的想象中,一如他的母亲河:“我们的村庄,因为苗沟河的流淌,人们在河边挖一眼山泉就可以吃水了,是苗沟河养育了我们的祖祖辈辈。”《苗沟的人》写的是李育善的乡亲。苗沟一个村子分成四个摊子,一户户人家散落在秦岭大山的皱褶里。苗沟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质朴。一个村大多数姓李,都沾亲带故。“逢年过节走亲戚,客人来就得给十家八家拿礼物。常常是在这家刚端上碗,那家人可在门上喊叫,一顿饭吃了十来家,到头来客还没吃饱。”不仅对亲戚如此,对不相识的人也是如此。“外面的生人从门前路过,不管熟不熟都要搭腔问话,问你喝不喝,歇不歇,到哪达去?要是你说渴了,他会憨憨一笑说:‘你坐。’撂下手里的活,进屋倒水,在家里翻箱倒柜找那沾在瓷瓶底的红糖。”李育善就是这样书写他家乡的山水和乡亲。如果粗看李育善的散文,并没有多少出奇之处。但是,他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却是这个时代正在消失的前现代生活中值得我们留恋的场景,那就是人情和人心,是渐行渐远的、我们经常说起的“乡愁”。任何一个作家,原乡是他文化记忆最深刻的东西,也是他创作最初的源头和冲动。苗沟是李育善的家乡,更是他心中诗意的家园。 贾平凹在给李育善散文集写的序中说:“李育善在他的第一本书里,相当多的文章可以看出他是有文学的潜质,仍明显看出他那时还处于对自己的记忆,所见所闻,和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进行一种真挚朴素的描述,虽生活气息浓烈,清新可人,境界却还是很高很大。但随着他对文学的深入理解,不断实践,其作品慢慢发生着改变,这就是仍然生活味十足的描述,情节生动,细节丰富,文笔优美,文字与文字的空间却充塞了一种气,膨胀而有张力,使作品有了浑然,有了大气象,其中对社会、对生命、对人性,多有独特的体悟,读后就多了嚼头和玩味。这就是他这本书的特点和价值所在。”贾平凹熟悉了解自己的乡亲,他的评价出言不虚。李育善的很多篇章都是自己诚恳的体会。尤其是《我的父老乡亲》,写一个猎手,写一个人人尊称“先生爷”的老者,写堂兄“高明哥”以及“乡镇干部”等。这些人物是散文笔法,同时也像速写,又有小说的元素。那个猎手最后因土枪爆炸,他的右手炸得只剩下大拇指了。他再也不杀生了,连逢年过节杀猪宰羊也不去看,还为死去的动物默默祈祷呢。那位“先生爷”不仅能行医治病,而且拿着一本《奇门遁甲》,“能掐会算”。他早已驾鹤西去,但村里人仍在传说。那个能说会道的“高明哥”,有小聪明,就是不爱劳动,去世前还开玩笑说:“快,快去,把我的岭跟前的相好叫来。”这些人物,是乡村的普通人物,但乡村因为有了他们才变得活泛和热闹,乡村才有了叫做“文化”的东西生生不息地流淌。李育善的这类散文浓郁的生活气息,就像屡屡炊烟散发在秦岭深处遮天蔽日的绿荫中。 李育善一直生活在商洛大地上,多彩的生活使他的散文创作妙笔生花,摇曳多姿,期待李育善写出更好的作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