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欧阳黔森纪实文学《看万山红遍》:看“万山”如何“红遍”

http://www.newdu.com 2018-10-10 文艺报 潘凯雄 参加讨论

    读《看万山红遍》,体会到的是文学见证伟大时代、讴歌伟大人民的在场感和参与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途程中,尽管还有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这样一个伟大时代的存在是谁都必须正视的。置身于这样一个时代,文学和作家没有缺席的理由。
    当我自以为对“万山”一无所知而进入对欧阳黔森的纪实文学《看万山红遍》之阅读时,竟然发现自己在15年前与这座著名的汞都曾有过一次文字上的不期而遇。那是2003年我还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供职时,终审过欧阳黔森发表于《当代》第五期上的一个短篇小说《断河》。在这部作品的结尾处,作者这样写道:
    在世纪末充满沧桑的一天里,被誉为汞都的特区却因为汞矿石枯竭而宣布汞矿破产。汞矿没有了,城市还存在。这个城市还继续是特区政府所在地。
    采过汞矿的土地是不能复垦的,汞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东西,种出来的粮食一定会含汞超标,太不符合人类对食品的健康要求。
    《断河》如此结尾多少有些悲凉,那方“被誉为汞都的特区”其命运似乎应验了那句老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曾经因拥有汞矿而富甲一方的万山区在新世纪之初又因“汞毒”而濒于消亡。
    15年后的现在,当我读到欧阳黔森的纪实文学《看万山红遍》时,冥冥中仿佛与万山有了某种文字上的缘分。曾经的汞都不仅没有消亡,反倒是生动地演绎出了一个化蛹为蝶、凤凰涅槃的神奇故事。
    2001年,当万山的汞矿宣布政策性破产而关闭后,这一年万山区的财政总收入仅为320万元,且全部来自农业税;因此当2006年1月起那个在我国存活了2000多年的古老税种——农业税被终结时,这对当时的万山财政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尽管对整个国家而言这肯定是改革开放巨大成果的重要标志。屋漏偏逢下雨!2008年,一场百年不遇的雪凝袭罩万山,全区80%以上的人口失去饮用水,秋冬农作物面临绝收,10万亩林地受灾,一万多头牲畜被活活冻死,全区四乡一镇17个行政村428个村民组受灾,受灾面积达92.6%。
    否极泰来!
    ——2008年冬,当万山人要被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冻僵时,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习近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来到灾区看望大家,并庄严地表示党和政府一定会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以赴打好打赢抗灾救灾这一仗;
    ——2009年,国务院将万山特区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万山的脱困和转型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的一字之差,标志着我们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有了明确的时间点和路线图;
    ——2013年5月4日,已是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对万山的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希望万山干部群众“加大工作力度,用好国家扶贫政策,加快推动转型可持续发展”。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这一系列的“利好”,鼓舞和推动着万山人走上了艰难而坚定的转型发展之路。说艰难是由于但凡资源型城市必然逃不过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发展规律,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则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说坚定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的战略宏图已然确定,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因其艰难,万山人对自己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格外审慎,尽管今天的万山人说起自己转型发展的具体措施听上去也没啥特别的惊人之语,不过就是实施了提升传统产业、壮大特色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四大工程,但这四大工程的选择以及每项工程的界定却都是经历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精准定位。因其坚定,万山人对自己经过精准论证后选定的路径无不走得格外坚决,比如当万山区委作出了引进一家现代高科技的农业企业进万山的决策后,万山区人民政府立即跟进作出了引进合同一旦签定,政府在24小时内即打1500万到所引进企业账户上的决定,彰显出一种破釜沉舟式的决绝。
    一年又一年的艰苦奋斗,万山的财政总收入从2001年的320万元发展到2017年的8.3亿元,这样的数据对比再加上“全国生态文明城市与景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核心区”、“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县”、“中国最美特色旅游小城”、“2017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等一系列荣誉,万山已于2016年顺利通过贵州同步小康县的达标验收,正信心满满地迎接“贫困县退出国家级第三方验收”的评估。精准扶贫的春风吹散了昔日万山因汞矿枯竭、汞毒威胁的阴霾,“万山红遍”就是今日万山之精准写照。
    读《看万山红遍》,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强烈的拂之不去的时代春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的新表述,这既是关系到我们能否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也是我们身处这个时代所必须面临的三大主题。《看万山红遍》通篇再现的就是一幅万山人民在新时代攻坚克难的形象画卷,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万山人唱响了这曲新时代成功转型发展、精准脱贫奔小康的主旋律。
    读《看万山红遍》,感受到的是欧阳黔森那热情拥抱新时代、状写新现实的赤子情。在这部纪实文学中,作者的行迹与万山人的奋斗历程如影随行,作者的情感与万山人的哀乐休戚与共。这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责任与情感之所在,其实不只是这部《看万山红遍》,就在同一年,欧阳黔森先后还面世了《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和《报得三春晖》两部纪实文学。三部作品主题共同指向的皆为“精准扶贫”,作家心系国家兴盛、关注人民福祉的责任感跃然笔端。
    读《看万山红遍》,体会到的是文学见证伟大时代、讴歌伟大人民的在场感和参与性。综观整个中外文学发展的历史,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品尽管表现形式各异,但或近或远、或直接或间接地都会与自己所处的时代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作品,重大的事件孕育重要的作品,这些都是为中外文学史反复证明的铁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途程中,尽管还有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这样一个伟大时代的存在是谁都必须正视的。置身于这样一个时代,文学和作家没有缺席的理由。我们高兴地看到,《人民文学》自今年始,特地新设“新时代纪事”专栏,欧阳黔森和他的同行们纷纷走进火热的现实生活,献出了自己的新作,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命运。这些作品虽然在观察的宽度、开掘的深度及表现的力度上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这样的在场感和参与性无疑是伟大或重要作品诞生的重要前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