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中国早期诗歌体式生成原理(2)

http://www.newdu.com 2018-09-30 《文学评论》 赵敏俐 参加讨论

    二、对称音组与非对称音组的组合
    对称是组成中国诗歌体式的基本要素,对称音组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自然界的所有事物,并不完全符合对称性原理,还有非对称性存在,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立统一。诗的形态,一开始也并非全由对称音组构成节奏,同时还有非对称音组的运用。由一个非对称音组组成的三言诗,是中国早期的诗体形式之一,在《诗经》中,仍然有大量的三言诗句存在。如《江有汜》:“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五句诗中有四句采用的都是非对称音组的三言。这说明,由一个非对称音组构成的三言诗句,在中国诗歌体式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汉代以后,三言诗句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仍然大量存在,还产生了不少新的三言诗,如《汉书·礼乐志》中就记载了八首(《练时日》《天马》二首、《华烨烨》《五神》《朝陇首》《象载瑜》《赤蛟》)。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现存的先秦文献中,我们至今尚找不到一首完全由三言组成的诗歌。《汉郊祀歌》十九章中集中出现了8首三言诗作,似乎证明三言诗到汉代有了一个比较大的发展。但是,如果我们将《史记》中记载的《太一歌》与《天马歌》和《汉书》中的同题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
    《太一歌》:太一贡兮天马下,霑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天马歌》: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史记·乐书》)
    《太一歌》: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志俶傥,精权奇,籋浮云,晻上驰。体容与,跇万里,今安匹,龙为友。
    《天马歌》: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天马徕,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天马徕,历无草,径千里,循东道。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天马徕,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
    (《汉书·礼乐志》)
    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原来,《汉书》中的这两首诗,是从《史记》中而来,只是在《史记》两首诗的基础上增加了诗句。但是《史记》中这两首诗并不是三言体,而是骚体,可见,《汉书》中的这两首三言,是班固在抄录《史记》的过程中故意将“兮”字删掉的结果,由此我们推想其它几首可能也是如此。关于《汉郊祀歌》中的这些三言诗属于骚体的问题,刘勰在《文心雕龙·乐府》中也曾经说过:“延年以曼声协律,朱马以骚体制歌。”因此,我们有理由把这几首“三言诗”看作骚体。事实上,虽然在汉代以后的各个朝代,我们都不难找到几首三言诗作,但是在中国古代,三言诗一直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一直没有成为一种和四言、五言、七言等并重的诗体。
    比较《史记》和《汉书》中这两首诗的不同,我们还会发现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两句三言诗中间加上一个“兮”就可以变成一句骚体诗?或者反过来问,为什么这样的一句骚体诗去掉中间的“兮”字就变成了两句三言诗?没有这个“兮”字,我们把这两句三言诗当成一句诵读可以不可以?每个人只要一读就清楚,不可以。这两句三言之间必须要有自然停顿,没有这个“兮”字就连不起来。何以如此?就因为三言本身的非对称性。两个非对称的音组都有很强的独立性,造成了声音连接上的困难,难以组成一个声音通畅的诗句。所以,运用这种非对称音组的三言来进行诗的创作,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每个三言独立成句。这样,虽然每句三言并不构成对称,但是两句三言可以形成句与句之间的对称,照样可以形成鲜明的诗歌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最典型的文本就是古代的童蒙识字课本《三字经》,延续千年而不衰。
    可是这种由一个非对称音组组成的三言,从声音的感觉上却过于急促和单调。而且,由于句子短小,内涵容量有限,不适合复杂的情感表达和意象的营造,这也许就是三言诗始终未能成为中国古代主要诗体的原因。
    单纯的非对称音组虽然存在如上局限,但是它又是汉语诗歌创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如何将对称音组与非对称音组二者更好地组合在一起,就成为汉语诗歌体式发展的重要一环。
    其实,这种探索早在《周易》时代就已经开始。如我们上举《周易·归妹》:“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就是将一个对称音组与一个非对称音组混合应用的典型例证。《诗经》虽然以四言为主,但是三言诗句在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郑风·大叔于田》:“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叔在薮,火烈具举。袒裼暴虎,献于公所。将叔无狃,戒其伤女。”这是将非对称音组插入对称音组之中。再如《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对称音组的四言与非对称音组的三言交互使用,非常整齐。这说明,非对称音组的三言,完全可以融入以对称音组为主的四言诗体当中,并且为四言诗的创作增加了活力。
    但是在以上这些实例中,作为非对称音组的三言,都是以独立成句的形式而存在的。二者并没有组合成一个诗句。中国诗歌中新的体式的出现,必须有赖于这两种音组在一个诗句中的组合。这种情况,在《诗经》也已经出现,如《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从声音组合的角度来讲,这与后世成熟的五言诗已经完全相同。虽然这样的诗句在《诗经》中尚少,而且夹杂于四言诗句当中,没有独立成章,但是却说明,《诗经》时代,人们已经尝试着将一个对称音组与一个非对称音组连接在一起,组成一种新的五言诗句,这在中国诗歌体式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真正将这种偶然现象变为有意识的组合,是骚体诗的诞生。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的楚辞,从诗体的角度来讲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骚体”,包括《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魂》《卜居》等不同的文体形式。而后人所说的骚体,一般又特指以《九歌》、《离骚》为代表的两种诗体,这两种诗体略有不同。其中《九歌》体的特征是每句诗中间有一个“兮”字,而《离骚》体每两句一组,句式基本相同,但是在第一句的末尾有一个“兮”字。《九歌》体的基本句式是“三兮二”和“三兮三”,即在“兮”字的前面基本上是三个字,在“兮”字的后面则主要有二个字与三个字两种形式。而《离骚》体的句式则是“三(X)二”和“三(X)三”,这里的(X)代表一个虚词,如此而言,它的句式结构与《九歌》体便基本相同,所不同处只是中间的“兮”字被其它不同的虚词代替,对此,葛晓音教授有过详细讨论,并且指出:“从《离骚》和《九歌》的基本节奏可以看出:由于诗歌内容表达的需要,屈原在当时中原和南方歌谣出现了加长句式的趋向中,吸取了用‘兮’字和虚字将四言体中的二言、三言、四言乃至五言等基本词组连成长句的方式,并根据诗化的要求,提炼出三种基本节奏音组作为骚体的主导节奏,以统率部分不能充分诗化的散文句式。”⑥而本人正是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追问:为什么加强句式就非要在一句诗的中间增加“兮”字或者其它虚词?加上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不加可以不可以?笔者认为,如果仅仅从语义表达角度来讲,不加完全可以。如《湘夫人》:“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如果我们把其中的“兮”字去掉,变成五言诗句:“君不行/夷犹,蹇谁留/中洲。美要眇/宜修,沛吾乘/桂舟。”于句意表达没有影响。同样,《离骚》中的诗句,如:“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我们把中间的虚词和两个句末“兮”字去掉,变成五言诗句:“悔相道/不察,延伫/吾将反。回朕车/复路,及行迷/未远。”同样也不影响诗义的表达。但是,从诵读的角度来体会,两者的感觉是大不相同的。有了“兮”字和其它虚字的连接,在诵读中有一种摇曳多姿的流畅感,将它们去掉之后,就感觉不那么和谐,而且读起来特别局促。为什么会是这样,原因就在于这一诗句的组合顺序,是将非对称音组的三言放在了前面,由于三言的非对称性而导致了整个诗句的不协调。在此,我们试将它与汉代的五言诗,如《行行重行行》作比较:“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我们就会发现,骚体的音组结构基本上是“3+2”式的,即非对称音组在前,对称音组在后;而《行行重行行》的音组结构则是“2+3”式的,即对称音组在前,非对称音组在后,两者的顺序正好相反。可见,是由于两者的音组结构顺序不同,才产生了效果上的大不相同。至于骚体中的“3兮3”式,如我们上文对《太一歌》与《天马歌》的比较分析已经说明,“3+3”这种声音的组合,如果中间不加上一个连接它们的音符,就只能变成两句三言。如“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如果我们把中间的“兮”字去掉,自然就变成了这样的三言诗形式:“操吴戈,被犀甲,车错毂,短兵接,旌蔽日,敌若云,矢交坠,士争先。”如此而言,我们就会知道,在骚体句式中间加上“兮”字或者其它虚词,是诗歌节奏组合的自然需要。这种需要,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楚人的一种创造,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他们的一个重要发现。它说明,当对称音组与非对称音组组成诗句的时候,如果非对称音组在前,就会影响整个句子的节奏和谐,就必须在两个音组之前加上一个连接性音符。屈原在《九歌》《离骚》《九章》等作品中有规律地、大量地使用这样一种声音组合方式,说明他对这种客观的声音现象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熟练的把握。
    由此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在中国诗歌史上五言诗产生的必然。从声音组合方式的角度来看,如我们上文所言,五言诗与骚体句式的最大不同,就是两种声音组合顺序的变化,由骚体的“3+2”式变成五言诗的“2+3”式。对称音组在前,整个句子的声音节奏就会变得更为和谐流畅。所以,以这种方式组合而成的句式,中间不需要再加任何音符,假如我们像骚体那样在中间加上一个音符,反而破坏了它原有的和谐节奏。我们不妨在此做一个试验,在《行行重行行》的五言诗句中间加上一个“兮”字:“行行兮重行行,与君兮生别离。相去兮万余里,各在兮天一涯。道路兮阻且长,会面兮安可知。”读一读我们就会有一个鲜明的感觉,它远不如不加“兮”字的诗句流畅⑦。
    由此可见,中国早期的诗歌体式,从最早的二言诗、三言诗、四言诗、骚体诗到五言诗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古人探讨两种声音组合方式的过程。二言诗,就是一个独立的对称音组;三言诗,就是一个独立的非对称音组;四言诗,就是由两个对称音组组成;骚体诗,就是由一个非对称音组在前和一个对称音组或者另一个非对称音组在后组成;五言诗,就是由一个对称音组在前和一个非对称音组在后组成。这其中,由于二言诗和三言诗只是由一个音组组成,所以在单句中形不成节奏,句子容量有限,因而显得非常单调,我们只能把它们看作是中国早期诗歌的原初形态,建构复杂诗行的基础,在中国诗歌史上真正留下来完整的二言诗和三言诗也很少。而四言诗、骚体诗和五言诗,都是由两个音组组成,因而每句诗都形成一个明显的二分节奏,前后对称,声音和谐,使之更加适合于咏歌与吟诵。而两个音组组成的二分节奏诗句,其最佳组合方式,是对称音组在前,非对称音组在后。对称音组在前,诗句就变得流畅,不需要增加其它的声音符号进行连缀,这就是五言诗与骚体诗在声音组合上的根本区别。
    下面我们讨论六言诗与七言诗生成的问题。按照中国诗歌体式的声音组合原理,二言诗、三言诗是由一个音组组成,四言诗、骚体诗和五言诗是由两个音组组成,再继续发展,是否可以组合成三个音组的诗体?从语言组合的能力来讲是完全可能的,在中国古代散文中不乏这样的实例。但是诗的语言要讲究节奏韵律,二分节奏的对称才是诗句的最佳组合方式,三个音组的诗句组合便比较困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由两个音组组成的诗句,可以自动地形成相互对称的二分节奏,但是三个音组合在一起,就破坏了这种节奏韵律,要达到声韵和谐的效果便非常困难。从音组组合的角度来讲,六言诗可以有两种组合方式,一种是由两个非对称音组组成,它可以形成一个鲜明的二分节奏。但是,两个非对称音组本身的结合却十分困难,中间必须加上一个将其相连接的声音符号,否则便会变成两个三言诗句。如我们上引《史记》中的《太一歌》:“太一贡兮天马下,霑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到《汉书》中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志俶傥,精权奇,籋浮云,晻上驰。体容与,跇万里,今安匹,龙为友”。而另一个组合方式就是由三个对称音组组成六言。在中国诗歌史上,最早有意识地创作这种节奏六言诗的人可能是孔融,如《古文苑》中就记载了他的三首六言诗,其中一首如下:“汉家/中叶/道微,董卓/作乱/乘衰,僭上/虐下/专威,万官/惶怖/莫违,百姓/惨惨/心悲。”每句诗都由三个对称音组组成,语言简洁凝练。但是,由于每句诗都由三个对称音组并列组成,构不成二分节奏的对称,所以读起来远没有五言诗声韵流畅。这也许就是六言诗在中国古代没有成为主要诗体的原因。
    从声音组合的角度来讲,七言诗也可以看成是由三个音组组成的诗句,但是和六言诗不同的是,它既不是全由对称音组组成,也不是全由非对称音组组成,而是二者之间的结合。结合的方式,是将两个对称音组放在前面,一个非对称音组放在后面。两个对称音组就是一句四言诗,一个非对称音组也可以看作是一句三言诗,所以,一个七言诗句可以看成是一句四言和一句三言的组合。这种诗体,在《诗经》和《楚辞》中都曾有过,如《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九章·桔颂》:“后皇嘉树,桔来服兮。独立不迁,生南国兮。”所不同的是,在《诗经》和《楚辞》的这类诗歌中,第二句的三言后面还有一个为了使诗句更为和谐的音符“兮”,而七言诗则把这个音符去掉,使两句诗歌变成一句二分节奏的诗行。所以我们看到,汉代的七言诗,基本上都是句句押韵,实际上就是一句四言和一句三言的紧缩。
    为什么用“4+3”这样一种组合方式就可以组成一句流畅的七言?而“3+3”的方式,在中间如果不加上相应的音符作为连缀就只能变成两句三言?原因还是音组的组合与对称性原理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称音组在前,整个诗句就显得非常流畅;非对称音组在前,就破坏了诗句的对称和谐,诗句自然也不流畅,甚至难以组合在一起,如“3+3”式的组合,中间必须有音符的连缀。七言诗的前面虽然不是一个对称音组而是两个对称音组,但是这两个对称音组所造成的声音效果还是对称的,是一种延长了的对称音组,它就可以与后面的非对称音组的三言组合成一个二分节奏的诗句,读起来更为流畅。所以,从现有的文献来看,最早的比较成熟的七言句式的出现,不仅仅在诗歌当中,而且更多的出现在散文和赋当中,如《逸周书·周祝解》:“天地-之间/有沧热,善用-道者/终不竭。陈彼-五行/必有胜,天之-所覆/尽可称。”⑧《韩非子·安危》:“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夷。”宋玉《神女赋》:“罗纨-绮缋/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到了汉代,则更广泛地应用于字书、谣谚和镜铭里,如“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⑨。“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进。”⑩“汉有-善铜/出丹阳,卒以-银锡/清而明。”(11)以上所引这些七言,从声音节奏的角度分析,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二分的四三节奏,再仔细分析,则可以看成是两个对称音组在前,一个非对称音组在后的声音组合形式。这一组合形式,有对称,有变化,节奏和谐流畅。所以,一旦人们掌握了它的组合规律,便展示了它与四言诗、骚体诗和五言诗一样的良好发展前景。
    从声音组合的角度来讲,七言诗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诗体单句最复杂的、也是终极的形式。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环境下,二分节奏是诗句诵读中最适合的节奏,每一个节奏基本上只能由一个对称音组或者是一个非对称音组构成。七言诗表面看起来有三个音组,似乎可以看成三分节奏,但是前两个对称音组组成的四言,与后面一个非对称音组加上句尾的停顿,在时长上相近,因而可以组成一个非常和谐的二分节奏的诗行。虽然中国后世诗歌中还有八言、九言、十言或者更长的句式,但是,八言是两个四言的重复,九言是一个四言一个五言的重复,十言是两个五言的重复,它们本身都是一个二分节奏诗句的重复,都可以分成两句诵读。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七言以上的诗句很难出现,自然就更不可能产生七言以上的诗体了。现代有人作过九言诗的创作试验,但是终究难以流行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恐怕也在这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