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人物印象 >

中国音乐中国心

http://www.newdu.com 2018-03-05 人民政协报 李心草(口述)本 参加讨论


    编者按:
    翻阅乐谱,在跳动的旋律中感受音乐的韵味及其所承载文化的内蕴。文化因音乐而丰富多彩,音乐也因文化而厚重广博。如何用音乐的形式,来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成为中国音乐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李心草委员,受教于中西方著名音乐院校,深谙中西音乐文化,积极推动了中国交响乐在国内的普及与世界的传播。本期“委员故事·家国记忆”栏目邀请李心草委员结合他的艺术实践,讲述他的音乐故事以及家国情怀。
    交响乐是一种起源于西方,并逐渐发展至全世界的艺术门类。世界各国作曲家通过采风写生,以本国的、本民族的音乐素材为基础,结合西方交响乐的表现形式,创作出很多具有本国特色的经典交响乐作品。中国的交响乐,就是通过交响乐的表达技巧,来表现中国特色的音乐元素,形成东西方文化的一种碰撞与结合。
    我所在的中国交响乐团,可以说是首演和传播中国原创作品最多的乐团之一。不管是在国内演出,还是在世界巡演,我们都会精心创作或挑选演出中国音乐作品,通过交响乐这一世界性的表现形式,呈现给世界观众。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演奏传承几十年,至今仍是世界各地受欢迎的曲目之一,不光是中国乐团去海外演出时必备必演,西方乐团来中国演出时也多被作为必选曲目。像《梁祝》这样的代表作品还有很多,比如刘天华的《良宵》等。中国交响乐团的原创作品《穆桂英挂帅》《木兰诗篇》等,也是颇具代表性的中国作品,使国外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在他们看到或听来,中国音乐题材新鲜,曲调多变,倍感亲切与和谐。通过这种“和乐”,他们感受到中国爱好和平与提倡和谐的理念。
    这些中国原创音乐作品,能够给国人带来怎样的心灵震撼,我想用我的经历来说明。20年前的1998年,我正在奥地利求学,中国交响乐团在陈佐湟先生的带领下,首次赴欧洲巡演。在奥地利有场演出,作为穷学生的我,咬牙买了一张很贵的票去听。正式演奏曲目结束以后,中国交响乐团加演了一首《良宵》,彼时彼景,听到熟悉的乡音,使身在异国他乡的我,早已泪流不止。几年后我回国工作,带领中国交响乐团赴德国柏林演出,最后加演了一首《走西口》。当我演出结束走向后台时,有两个大高个儿的中国西北小伙儿特意走近跟我打招呼,说听到这首歌,想家了。一个是我作为听众所获得的感触,一个是我作为音乐人带给听众的感受,从某种角度来说,音乐切切实实地能够带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蕴含着庞大的力量。
    音乐就是有这样一种内在的无穷力量,不仅能影响一个人的情绪,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与重塑一个人的思想,包括人生观与价值观。比如《国际歌》,哪怕不懂歌词,只听旋律,内心都会不由得涌现出一种澎湃的激情,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与奋进。在观看电影时,遇到感人的镜头,如果没有音乐的渲染,也许就不会达到落泪的效果。而多年后,记起某部电影时,最先想起也最直达内心深处的也许只是某段音乐。这就是音乐的力量。这种力量与它所承载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部好的作品,能够传承下来,必然是经过了作曲家的用心谱写,也必然是有故事的。哪怕不熟悉创作者本人经历了什么,具体要反映什么,但一定是有所感触,这种感触是相通的,也是语言所无法表达的。
    交响乐指挥,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事业,甚至在一些重要场合,还代表着国家的形象。记得2016年,我受命指挥杭州G20峰会文艺演出,为了圆满完成演出任务,几千名文艺工作者日夜兼程,排练一个多月,没有任何抱怨与退缩,他们知道这是一种职责与使命。而我,对于即将到来的演出,有期待,也有紧张,但更多的是一种自豪,这种自豪与之前代表乐团或个人在舞台上指挥演奏不一样,而是从内心深处所生发出的对祖国的那种真正的自豪感。至今仍记得张艺谋总导演在排练中经常重复的那句话:这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软实力的最好机会。
    而在交响乐推广方面,中国交响乐团每年都会定期派出小分队到校园、到基层甚至到田间地头去演奏与普及。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曾去过一所盲童学校,那些孩子是看不见的,但硬是组成了一个乐队。他们怎么演奏音乐呢?在校老师研究出很多方法。这种超越身体极限来接近音乐、走进音乐并演奏音乐的精神,至今让我感动与震撼。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我就已经跟随李德伦先生到全国各地开始普及交响乐。音乐普及工作不是立竿见影的,想要一个人或一代人接受并懂得交响乐,需要一段时间。过了多年以后的今天,我在各地演出后,经常会遇到一些观众对我说:李指挥,您某年曾跟李德伦先生来某地演出,从那时起我开始喜欢上交响乐;我参加了您在某地作的某主题讲座,之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交响乐,但那次影响了我的一生……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每当听到观众们的这些反馈,内心都会由衷地感到骄傲。这也使我意识到,交响乐其实就在每个人的身边,我作为一名交响乐工作者,要继续推广下去。观众的接受与喜爱,是我一生为之感动、自豪并不断坚持的动力。
    与政协结缘,可以追溯到几年前我在全国政协礼堂指挥演奏傅庚辰先生作曲的《小平之歌》。作为指挥家或演奏者来说,我们属于二度创作者,当挖掘出优秀作品后,所要做的就是将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与思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对于《小平之歌》,我还在其他多个场合指挥演奏过,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我们这代人是听着傅先生的歌曲长大的,虽然年龄上有差距,但音乐风格是永恒的,因此在演奏他的音乐作品时,我们是熟悉的。一个指挥家或演奏家,想要把作品完成好,对作曲家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言谈举止了解得越清楚,指挥演奏得就越得心应手。每次排练,傅庚辰先生都会亲临现场进行指导,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述他那代人的经历与感受,使我们了解他为何创作并如何创作出这样的作品,这为我们的演奏带来很多启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台优秀的交响音乐会,是词曲作者、指挥家、演奏家等一起完成的音乐作品。
    如何更好地传播中国音乐与文化,用音乐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则是我一直思考并为之努力的事情。在这过程中,我有时也会遇到一种“尴尬”:很多中国优秀原创作品从创作到演奏,几乎没有在正式出版社出版过,缺乏统一的权威版本。这些作品,大多是作曲家自己手写完成后,再手抄出上百部分谱供乐团演奏,有的乐谱经过不同演奏者临时作出各种标记,甚至就变成“天书”让人看不懂了。这看似小事,但对于传承与传播音乐作品来说,却是不小的障碍。这是遗憾,也是动力。推动中国音乐及其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使命。我想,促成中国优秀原创音乐作品具有正式统一的权威版本,将是我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特别是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在今后为之努力的一个方向。
    (李心草系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指挥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