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尼山书院的二十六堂国学课》:“孔子的世界”和“世界的孔子”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国学网 刘建华 参加讨论

    
    《尼山书院的二十六堂国学课》,刘建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第一版,48.00元
        尼山,是孔子的出生地。我第一次拜访尼山,是在公元2009年的冬天,这一年是孔子诞辰2560年,我56岁。孔子当年在我这个年龄的时候,正在前后两次周游列国之间踌躇徘徊,居鲁还是去鲁?早已知天命的孔子,最终接受了自我流放的天命,从此开始了人类思想文化史上几乎所有智者都不得不经历的颠沛流离……
        这一年,我有幸接受曲阜“尼山圣境”文化园区“文化设计”的任务。这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难得的荣耀,但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件悲苦的差事:上要对得起祖先,下要对得起后人,更要不辜负当代。这样的尴尬处境,颇有些孔子“累累若丧家之狗”的使命味道。我自知难以胜任,但我也知道,当下中国,恐怕很少有人能够完美胜任,既然如此,就让我来背负起这次文化冒险的责任吧:做好了,是天道使然,做错了,是我的罪过。
        这是我前所未有地用心面对孔子及两千多年以来的各种儒家学说,然而我的直觉提醒我,最好的面对就是不面对:暂时不问两千多年以来的各种儒家学说,甚至姑且不问当年的孔子是怎样生活的,我最需要做的,只是尽可能接近孔子和他的“同时代”人的内心深处,这个“同时代”,可能是孔子前后500年,甚至更长一个时期,探究当年的“孔子们”究竟在想些什么,在追求着什么。要做到这一点,别无选择,只能沉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地啃读那些有可能的确属于孔子及其时代的读本,我称之为“元典”。好在这些可以称之为元典的读本并不多,一部“十三经”,元典差不多就尽在其中了。
        老实说,五年过去了,至今我都不敢说真正读懂了这些元典的字面含义,但我却朦朦胧胧地从这些元典的字里行间读出了某种全景式的画卷,而且随着我的阅读越来越深入,这幅画卷中的图像越来越清晰,以至于“仁、义、礼、智、信”这几个公认最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反倒是越来越模糊。它们似乎完全融入了这幅全景式画卷之中,融入了画卷中的人物和生活场景里,难解难分。我所看到的这幅全景式画卷,可称之为“孔子式的理想社会”。
        这幅“孔子式的理想社会”画卷,以“十三经”为主要载体,犹如一幅幅图景,又犹如一个个乐章,以不同方式生动地展现出来:在《春秋》中,以对历史事件的选择性记录陈述出来;在《诗》《书》《易》中,以某种隐喻和近乎预言的方式表达出来;在《礼》《乐》及《孝经》中,以不厌其烦的规范细则罗列出来;在《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中,以毋庸置疑的箴言和不可抗拒的训诫传导出来。
        毋庸讳言,所有这些展现方式,都不是论证严谨的伦理学驳难,也不是政治哲学的逻辑推导,大都只是生活常识的白话表达。这很容易让人们得出“历史”的结论:这些图景就是真实的历史图景,就是孔子时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人们因此很容易将“十三经”更多的作为历史文献资料来考量,而不是将它们更多的看做是理想主义的“应该社会”的虚拟现实。
        在潜心研读“十三经”之前的若干年间,我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到西方古典美学,再到中西比较文艺评论,再后来,为寻找全球化的普世价值,又一头扎进国际政治领域,而我真正关注的,却是隐藏在国际关系背后的文化哲学。或许正是这样跳来跳去的问学经历,给了我纵贯古今、横接中西的思想文化时空,使我得以在中国元典中,很容易就读出一个与西方元典中呈现的极其相似但又迥然不同的人类理想社会图景。
        所谓“极其相似”,是说中西元典,即便是那些偏于历史记录的元典,比如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公元前484年—公元前425年)的《希腊波斯战争史》,比如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战争历史的《春秋》,本质上都是对“应该社会”的理想追求,其内容所揭示的,更多的是理想化的“应然”社会图景,而非只是当时社会“已然”的真实画面。
        所谓“迥然不同”,是说中西元典呈现的理想社会图景,一如中国画与西方油画的差异,前者轻描淡写摹画胸臆,后者浓墨重彩直面人生,两者判然有别,却又殊途同归于理想社会。在这同样的理想社会图景中,总体比较而言,西方元典更注重国家,中国元典更注重天下;西方元典更注重政治,中国元典更注重社会;西方元典更注重战争技术,中国元典更注重祭祀鬼神;西方元典更注重制度构建,中国元典更注重礼仪教化;西方元典更注重经济富强,中国元典更注重丰衣足食;西方元典更注重逻辑论证,中国元典更注重诗意阐释。
        将中西方元典看做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进行“整体性阅读”,与此相应,将据说是孔子亲自编订的《诗》《书》《礼》《乐》《易》《春秋》,以及包含这最初“六经”的“十三经”,作为一个完整的中国式理想社会来看待、来感知、来触摸,这样的阅读体验,我称之为“世界语境的中国话语”,大大启发了我对建设尼山圣境终极意义的反省和认知。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或许可以用“世界的孔子、孔子的世界”这十个字,来表述尼山圣境所承担的人类理想主义文化历史使命。我们或许可以将“六经”及“十三经”的思想文化内容,统称为“孔子的世界”,而将理想主义者的孔子,看做是“世界的孔子”。这个所谓“世界的孔子”,也是指那些和孔子一样,矢志不渝追求大同世界、小康社会和大学之道的志士仁人。
        带着这样的文化反省,我的这本小书,用了二十六个篇章,将主要出自“十三经”元典中的理想社会图景,尽可能一幅幅完整地“描绘”出来,连接成一幅长卷般的连环画,或者说是一幅马赛克般的拼图,呈现给我们这个时代。
        当然,“十三经”所蕴藏的中国式理想社会图卷,绝非只有这二十六幅。由于本书篇幅有限加上自己学力不深,我只是将其中一部分最基本的常识性的图卷挑选了出来,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继而自己到“十三经”中去发现、去“观赏”更美、更鲜活的人类社会未来的理想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