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由底层而理解中国——评李云雷的《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刘涛 参加讨论
大概在2000年前后,事情悄悄起了变化。有两本书比较有代表性,能见出当时的氛围和转变的端倪,一本是李昌平的《我向总理说实话》,一是曹锦清的《黄河边的中国》。这两本书都揭示了其时农村的一些问题:农民生活艰辛,农村很穷,农业很危险。之后,“三农问题”逐渐成为政府工作重点,“三农问题”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992年之后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一些问题,农民、农村和农业首当其冲。率先揭露这些问题并引起疗救的注意的不是文学作品,而是社会学学者或者基层干部(如曹锦清、李昌平),文学显得滞后。李云雷得风气之先,在文学领域内呼应了这次潮流,他大声疾呼,高倡“底层文学”,将目光引向处于底层的农民和下岗工人等。如此,一倡百和,有关“底层文学”的讨论日益增多,有关“底层文学”的作品不断涌出。2004年,关于“底层文学”的讨论一时大兴,“底层文学”几乎可以称为文学界年度关键词,云雷就是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这本《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作家出版社出版)是云雷的近作,收录了这些年他讨论“底层文学”的一些论文和评论,颇能见其志向与情怀。
    《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分三编:上编为“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中编为“底层文学:理论与批评”,下编为“农村问题与文学叙述”。很多作家与批评家虽著作等身,但未必知道为何而写作,而云雷有自己明确的关怀,他知道为了什么写作,为谁写作,因此不管他写评论,或写小说,均有着明确的指向———关心底层,理解中国。于是,尽管《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论题看似驳杂,论域似乎广泛,但其道一以贯之,每一篇文章用意都在于去理解中国。是书之三编环环相扣,“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可以理解为“如何理解中国”,尤其是当下的中国,希望知道当下中国处于什么境地,问题出在哪儿,如何去疗治。云雷对时代和当下的中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由此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肩负起了责任。“底层”就是他理解中国的关键之处,他以文学批评与文学作品去“讲述中国的故事”,他以文学为突破口,希望大家能意识到这些问题,引起疗救的注意。该书之体例———由农村而底层,然后中国,这也是云雷思想与思路的呈现。
    晚清之时,中国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变局一直到今天尚未结束。如何理解这个局,最能见志,也能见出一个人的立场、格局甚至命运。云雷对晚清以来的局有自己的看法,他说:“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西方文化以及其孕育出来的资本主义。”云雷对“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的认识,以及他对老左派所作所为的反思,这些决定了其立场———新左派。既然如此,云雷的目光必然是往下走,关注被压迫者———底层。所以,2004年曹征路的《那儿》发表之后,云雷会如此不遗余力地为之鼓掌叫好,为之奔走呐喊。因此,在阐释“底层文学”内涵之时,云雷也将其纳入左翼的传统中,他将“底层文学”视为“‘左翼文学’传统失败的产物,但同时也是其复苏的迹象。”
    云雷拈出“底层文学”这个关键词,除了切中时弊之外,还切中了当下文学的一些问题。其实,时弊与文学之弊往往交织在一起,文学之弊往往由时弊引起,文学之弊也能见出时弊。云雷提出“底层文学”也意在调整当下的文学观念、文学发展模式和文学的生态,促成当下文学产生新的转变。云雷对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有自己的判断,他说:“1980年度以来的中国文学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它们是面向精英、面向批评家、面向(海外)市场的,好像与中国的底层民众没有关系,既不关注底层民众关心的事情,也不把底层民众当作预期的读者,那么自然底层民众也不会关心他们。”而“底层文学”或可以纠正此弊端。
    正是由于云雷的“底层”视角,他才会对曹征路、刘继明、陈应松、胡学文、罗伟章等作家如此情深,他才会对贾平凹的《秦腔》、迟子建的《花牤子的春天》等作品如此青睐。这些作家和这些作品确实写了底层,写了底层人物的困境、情感等问题,云雷的理论与他们的作品可以相互呼应。一个批评家往往有其喜欢的作家,因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看一个批评家批评什么样的作家,喜欢作家的哪些作品,这个批评家的形象大体上就能显示出来。由云雷的这个作家谱系,大体上也能见出其趣味、好恶、倾向和抱负。
    云雷是如此敏感,他迅速地感知到了时代精神的变化,他从自己熟悉的文学领域入手,促动并希望能促成这次变化。该书就是云雷思想的初步结晶。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5月6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