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无疆界”的银幕时代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王磊;刘迪 参加讨论
争议声声中,第6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于结束。电影节主席马可·穆勒可以松一口气,因为至少要到明年,他才会再次面临“威尼斯好莱坞电影过盛”的批评。不过,他的一句“不存在对任何国家的偏好”,却成为不少世界电影节和电影展“答记者问”的标准回复。如今,全球化浪潮之下的电影,越来越难以说清究竟来自哪个国家,而渐渐消失的“电影国籍”,究竟将带给电影世界什么?
    “美国电影”意味着“大片”,欧洲电影是浪漫新潮的代名词,中国“第五代”扛着沉重。上世纪九十年代,亮相中国影院的“分账大片”,捆绑着国籍和电影类型片的关系。而随着中国影片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的频频获奖,我们也越来越关心欧洲电影的文艺风向,有各自的标榜,曾有人用冷峻、暧昧、多元,形容柏林、戛纳、威尼斯的“性格特色”。不过眼下,全世界的电影人都不得不以商业兼容,应对商业电影的冲击。
    时尚之巅不一定都是艺术
    一度夸者多多而观众寥寥、阳春白雪的法国文艺电影,像是一名望族贵妇,自恋家世般对艺术有着深深眷恋。虽然巴黎是世界时尚之都,但是法国电影人却在票房成绩单上读出了另一番意味:时尚就是时尚,艺术就是艺术,登上时尚之巅的并不一定都是艺术。眼看着被来势汹汹的商业电影挤到了墙角。而以严肃著称的柏林电影节,遭遇比电影节举行的早春二月的天气更加寒冷,2006年的开幕片《雪糕》,甚至拖到年末都没有找到发行商。
    “讲艺术”的欧洲人坐不住了。在把“金棕榈”送给“慢片”、“闷片”的同时,戛纳高调把美国商业电影拉进“展映单元”。去年有大牌云集的《十三罗汉》,今年有《夺宝奇兵4》,难怪戛纳会被媒体戏称为“一手搭着缪斯女神、一手数着大把钞票”。柏林和威尼斯,也渐渐抛弃“电影意识大于审美”的固有观念,不仅把电影节做成了旅游节,还将市场运营融入了电影艺术。
    为了抗衡商业电影的入侵,欧洲电影人集合各国制作精英、资金和技术,跨国合作。欧盟让欧洲各国的经济血脉相通,电影合作也消除了欧洲电影的“国籍”边界。葡萄牙新片《会说话的图片》,老导演曼努艾尔·德·奥里维拉请来的是法国明星凯瑟琳·德纳芙、意大利演员斯苔芬妮亚·桑德雷莉;英国新片《代号46》则在上海取景,主演是美国人蒂姆·罗宾斯、法国女星让娜·巴里巴。
    文化杂糅世界银幕的新挑战
    跨国投资、跨地域人员的组合,几乎涉及每部新片。电影作为注定要流传的商品,要占领另一个地区的市场,就要加入一些这个地区的特色、这个地区熟悉的题材与面孔。这不仅可以搞好推销,更重要的是,跨地域的合作也会产生更多的新思维,擦出更多的火花。
    当银幕上,熊猫阿波从高空疾速冲下,使出了一招“如来神掌”,致命一击不仅让凶猛邪恶的雪豹彻底臣服,也让影片的“笑果”达到顶点。通过一招一式经典香港功夫片般的精准和力度,“功夫熊猫”依次向李小龙、李连杰、成龙等功夫明星致敬,并以周星驰《功夫》类似的结尾镜头收官。而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上映的《木乃伊3》,讲述的也是古代埃及和古代中国发生的故事。中国山水、金字塔,木乃伊、兵马俑,商业电影正以杂糅的“世界文化”,叩开全世界电影院的票房。
    不过,当片商荷包满满之际,文化却成为娱乐名义下的“陪绑”。“艺术移植”与“商业混血”,渐渐暴露出缺少现实人文关怀、文化雷同的疲态。在“无国界商业化”电影成功的同时,电影人却渐渐感到了孤独。远离“《碧海蓝天》时代”的吕克·贝松,开始为好莱坞商业电影挂名监制。欧洲同行不屑地称呼他是“法国电影工业新大亨”。尽管他坚持电影是生活的表达,但是他也认同“电影应该是真正的艺术”,“我们需要到全世界推销电影,但是我们毕竟还是做文化的人。”
    电影作为媒介手段,技术是高级美工,文化才是真正内核。无论是“国籍偏好”还是“全球趣味”,色彩缤纷的银幕远远不仅是一张电影票、一杯汽水、一桶爆米花那么简单。政治经济、生活方式、价值理想,并不会因为商业电影而淡去无踪。擦得去商业“国籍”,抹不去文化基因。文化是敲门砖还是一种认同和延续?没有“国界国别”的银幕时代,电影人不得不面对产业之外的“深度考验”。
    原载:《文汇报》2008-09-2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