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谁为电影“思想”埋单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朱四倍 参加讨论

    中国电影票房突破百亿元大关之后,随着广电总局一句“百亿票房不值得炫耀,思想品位都很优秀的电影太少”,电影的思想性终于也可以在票房、明星还有炒作等时髦话题后,成为大家开始关注的新议题。回看2010年的国产电影,当总票房突破百亿元大关的时候,学界认为更需要从业人员理性的冷思考,应该看到,“相比于我们的电视剧,国产电影正在离日常生活越来越远”。
    当新闻用“思想玩不过‘台词党’?”、“思想照不进导演圈?”、“思想还能卖给谁?”进行追问时,我们发现,这已经并不仅仅属于电影界的问题,而是成为整个社会都应理性追问的时代课题。道理很简单,中国电影不可能永远生存在资本逻辑的统领下,若果真如此的话,将是社会的不可承受之重。
    与“百亿票房不值得炫耀,思想品位都很优秀的电影太少”相关的一个现象就是“叫座不叫好”的现象。当下的电影既要顺应商品化逻辑、大众的通俗趣味,又要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力图八面玲珑,雅俗共赏,由此陷入了困境之中,并且,就观众来说,一方面听从商业媒体的广告宣传,紧跟消费文化的潮流,但又深受传统的深度文化的影响,在这样的前提下,“叫座不叫好”的悖谬现象就产生了,而这恰恰契合了公众对谁为电影“思想”埋单的理性追问。
    客观地说,在消费社会中,商业法则肆意地穿行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当然也包括了电影的生成与制作,生产方为了获取更多的商业利益,不得不屈从于市场,以媚俗、低劣的作品示人,如果导演坚持深刻的文艺路线的话,则可能面临着不被观众接受的尴尬。但一味地媚俗,又会使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而趋向于绝境。当一部电影与一系列的事件、报道和评论联系起来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时,人们关注点通常被种种与电影相关的新闻报道所吸引,而对电影却往往不甚了然,甚至了然于胸的仅仅是那些一地鸡毛的“炒作”。在这样的事实面前,谁能给思想留下存在的空间呢?
    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是,当市场原则介入电影生产,艺术原则支配作用的萎缩和商业原则支配作用的强化,就必然导致电影的艺术品格和思想内涵受到影响。就笔者的观点,至少有三种现象应引起重视。一是对享乐正当化的畸形鼓吹。以往电影或强调社会教化功能,或追求心灵净化、志向高远的境界。而消费文化语境下,电影迅速转向以表现享乐为主的内容。无论是情节还是主题都表现出浓厚的娱乐化倾向,电影已经被自觉地纳入到消费社会享乐主义的潮流中,仅仅成了娱乐的需要。
    二是欲望感官化的过度张扬。以往电影对欲望的表现总是与某种理性诉求相联系,体现为一种理想和追求,如人格尊严、人生追求等,更多地表现对宏大叙事、人物形象的追求。而在消费文化语境下,欲望被剥离了种种人文外衣,成为赤裸裸的感官化表现。
    三是对现实的退避。以往电影更多倾向于追求客观地表现现实生活,揭示现实社会和人生世态的本质,而消费文化语境中,这一切都变成了对欲望的迎合乃至一味和过度迎合。从2010年美国上映的几百部影片来看,美国人最为关注“对自我身份的困惑和追寻”、“代际间的鸿沟与桥梁”等几大话题,隐藏其后的逻辑是:作为一种最大众化的艺术门类,电影介入大众生活的方式不仅仅使得看电影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更应该彰显社会现实、折射社会议题。相比之下,我们显然是欠缺的。当资本逻辑统领电影市场时,谁来为中国电影的“思想”埋单?这不是一个多余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想让“国产电影正在离日常生活越来越远”的话。
    原载:《文学报》2011年02月24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