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与意义不言而喻。无论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还是从民族团结的社会稳定需求来说,少数民族文学都不可或缺。具体到创作实践中,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如何能花开枝头春意浓呢?泥土的芬芳和时代的气息如何相融?经济飞速增长带来的文化流失又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带来哪些挑战?让我们来共同分享 4名少数民族作家的思考与心得。 ——编 者 沿着泥土的脉理写作 肖勤(仡佬族) 我长期生活和写作在农村。这些年,特别是党的“三农”政策实施以来,我感受到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正发生重大的变化。然而,在乡土文学创作中,却有部分写作者沉浸于个体悲苦,或者脱离实际生活,其写作如“无土栽培”,还有的作品以网络上并不确凿的消息为题材,让读者看不到农村的变化和发展。 而在农村的生活经验让我坚信,立足于乡村的写作有光有暖,因为真实的农村虽然有艰苦的付出,但更有耕耘的汗水、跋涉的足迹和激情的憧憬。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凝聚了来自民族内部的努力,全社会对民族地区的共同扶持更是体现出时代进步的主旋律。 与此同时,我感到农民的思想观念亟待转变,农民的精神生活品质还要提升。今天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正经历着转型期的复杂情绪,他们经受着比父辈更多的冲突,由此产生的焦虑不安影响了少数民族的物质生活与文化心理结构,迫切需要积极的引导。可以说,少数民族地区更需要文学发挥强大的精神支撑作用,需要文学来帮助大家建构一个更美好、更明亮的精神世界,作家要以文学为载体,体现时代变革中的农村。 作为一个来自少数民族的文学创作者,我迫切地想把一个灵动的、鲜活的,与泥土一样富有多种生命元素的农村展示给这个世界;迫切地想把这片土地上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展示给更多读者。心中有这份对民族、对泥土的热爱,写作者才能自觉地与时代的痛痒喜乐相握,并与这片土地相依相伴,不离不弃,使自己成为深刻而丰富的知情者,写出蕴含民族生命的作品。然而,这种急于当一个表白者与解说人的心态,让我在创作中难免焦躁。这一点是我日后创作中要调整的。 对未来的创作之路,我是这样思考的: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作家,首先要做一个经历者,要沿着泥土和民族的脉理写作:不必时时回避苦难,但要心存光亮;不必处处体现民族文化,但要让作品延展民族记忆;不必篇篇体现乡土气息,但要让写作植根于现实生活,以笔为灯,传承少数民族文学的精神。 重新辨识民族文化价值 纳张元(彝族) 过去我在本民族的文化宫殿里兜圈子,而通过专业学习比如参加鲁迅文学院作家班的学习,我找到了更开阔的文化参照系。在这一参照系中,我得以更好地回望我们的民族文化与历史。 在彼此参照中,我既看到自己民族文化中鲜活、蓬勃的生命活力,又看到它与生俱来的局限性。学习让我拿到了一张终生阅读的行走地图,专家们的讲座让我们今后的学习和阅读少了一些盲目,并将我引入到学术前沿,了解到当前文学界与文化界面临的最新问题。 少数民族文化中有许多被假象遮蔽了的宝贵之处,过去由于认识的局限,一直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应有的重视,有如被人忽视的沙里黄金。比如巫术活动一直被我们简单地斥为封建迷信,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的深入,人们认识到,在某种意义上,许多少数民族的巫师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人,还是本民族的文学家和心理医生。少数民族文化中,还有更多被遮蔽的文化记忆,需要被重新辨识,重新开掘,重新提炼,这就是作家的责任,是少数民族写作的主题之一。 与此同时,要善于学习各兄弟民族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和特点。这样我们不仅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还能创造出民族团结、和谐相处的氛围,推动少数民族文学整体的发展。 提升少数民族作家素质 蔡晓龄(纳西族) 中华民族的文学是多民族文学的共同体。这决定了它内容的丰富与表达方式的包容,审美价值的多元,这是单一民族的文学所难以达到的状态。 不过,我们虽然是少数民族之子,但首先是时代之子。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吃透所生活的时代, 磨砺洞察力,否则就错过了时代赋予我们的创作财富。以云南丽江为例,十多年前它仅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城,我亲眼看着它一步步成长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记忆遗产三项桂冠的名城,这就是鲜活的奇迹。中国大地上形貌各异的历史变迁,都是文学创作的素材,而这些并没有被作家充分地运用。 同时,少数民族作家是民族文化价值最坚定的维护者,这几乎是少数民族作家的一种本能。早已摆脱了靠兜售民族的奇风异俗吸引世人的阶段,今天的我们在追问自己的民族文化究竟能给世人、给现代文明提供什么。应该承认,我们民族生存方式的独特魅力还没有通过文学,生动地展示在世人眼前,这正是很多少数民族作家的焦虑所在,也正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之所在。丰富神奇的地域文化资源是我们终身受用的精神财富,培育着我们的想象力与创作激情。 如何在未来让民族文学创作有所提高?如何让我们多一些体现时代脉搏,体现少数民族特有风采的佳作?提升少数民族作家的综合素质与创作实力是关键。 用好“文学绿色资源” 扎·贺西格图 (蒙古族) 在新时代里,我们既要书写本民族的变革史,也要表现现代人的生活与价值取向。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着重写出代表时代精神的大题材、大事件,以展示历史风云与时代变迁。 具体到创作中,我们如何能以史诗般的气势将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表达出来,讴歌草原人民博大的胸襟,表现现代化建设中内蒙古发生的巨变?这离不开我们对这个时代的理解,需要我们借鉴前辈们的创作经验,并从民族文化里汲取养料。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我们要积极学习先进文化与技术,使其为民族语言、文化与文学服务,借助高科技手段记录民族文化里最美丽的部分,并将其留给后代,呈现给世界——这是我们的责任。比如,借助新技术,今天用内蒙古民族语言创作的作家和艺术家们就有了更多展现本民族文化的平台,如国家级刊物《民族文学》蒙语版、人民网蒙语版等园地。 此外,国家正在大力扶持民族文学翻译工作,这又将帮助民族文学的精品走进更广阔的文化市场。 与此同时,这个时代也使内蒙古民族文学的发展面临挑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由于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掠夺性开发不仅严重破坏了内蒙古自然植被,也损害了这里的文化植被。年轻一代几乎都涌入城市,离开熟悉的草原,离开祖先的游牧生活。那些被称之为“文学绿色资源”的美丽传说、民间故事与礼仪传统也随之消失,令人痛心。如何在流行文化盛行的今天,让年轻人依旧能对本民族、本土文化有所了解和承袭?传承民族文化,表达民族精神,以鲜明的民族特色来丰富我国文学创作,是内蒙古民族文学作家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