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一、中国文言小说种类众多,卷帙浩繁,具有重要文学价值与史料价值。自《汉书·艺文志》以下,历代史志及官修、私修目录均有著录,然迄无全面系统之整理,查阅,研究深感不便。有鉴于此,遂编撰《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凡古代以文言撰写之小说,见于各正史艺文志、经籍志,各官修目录、重要私人撰修目录,及主要地方艺文志者,不论存佚,尽量搜罗,共计两千余种。收录各书,以时代诊次,先列书名、卷数、存佚,再列时代、撰者,著录情况,版本,并附以必要之考证说明。检阅本书,庶可知中国文言小说之总貌,及历代编撰、著录、版刻、流传之大概。欲知一书之存佚、卷数、时代、撰人、版本等,亦可备查。研究中国文学、中国历史、目录学、文献学及其它社会科学之工作者,均可参考使用。 二、此所谓文言小说,区别于宋元以后之白话通俗小说,专指以文言撰写之旧小说而言,实即史官与传统目录学家于子部小说家类所列各书。古今小说概念不同,以今例古,其中多有不类小说者。为保存历史面目,本书不以今之小说概念作取舍标准,而悉以传统目录学所谓小说家书为收录依据。然古代目录于小说家类,取舍不尽相同。一书或隶史部,或隶子部;同隶子部者,或入小说家类,或不入小说家类,并无定论。至今书有亡佚、残缺,更无从判断。本书以审慎、完备为目标,凡曾见于小说家类之文言小说,一般均予收录。至于《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讲史小说,虽用文言,仍属民间说话系统,一向视为通俗小说,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已经收入,本书不再收录。如《青琐高议》之类,虽受民间说话影响,然系杂辑稗说旧文而成,“尚非话本”(《中国小说史略》),仍属传统文言小说书,本书予以收录。 三、中国文言小说多系“丛残小语”,内容庞杂,区划类别,实非易事。而佚书,残语,尤难猜测其内容以评定类别,故本书所列小说一律按时代先后排列,分为先秦至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五编。一朝代中遽难确定其具体年代者,暂系于此朝代之后。后世伪作依托前人者,从《四库全书总目》之例,以被依托人之时代为准,于撰者姓名前加,“旧题”二字,并略加考证说明。 四、文言小说之版刻、流传、收藏,情况复杂,私人藏书尤难考查。凡书之存佚未详者,暂付网如,未敢臆断。著录版本不求完备,但善本及通行之单刻本、丛书本、今人校点校注本,尽量录入。坊刻本多有校勘不精或任意删削者,则酌情收录。 五、书末附书名索引与撰者姓名索引,以便翻检。 六、一九三二年西谛先生序《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曾提议为传奇文.与文言小说编目,惜至今尚无此类书目问世。兹不揣谫陋,编为此书,冀有小补于学术建设。然为学力所限,书中定有漏误不妥之处,敬祈专家、读者指正。 山海经十八卷 存 佚名氏撰(晋)郭璞注 《汉书·艺文志》于数术略形法家列《山海经》十三篇。(汉)刘秀另据三十二篇本重行校订、删汰,改编为十八篇。《隋志》史部地理类有(晋)郭璞注《山海经》二十三卷。《旧唐志》同,惟作十八卷,当系另行编排以凑和刘秀十八篇之数。《四库全书总目》改隶子部小说家类。 明成化戊子国子监刊本 四部丛刊影印明成化本附(清)黄丕烈校勘记一卷 明前山书屋覆宋刊本 明嘉靖吴郡黄省曾刻本 清康熙五十四年项氏重刻本道藏本、道藏举要影印道藏本 山水二经合刻本 古今逸史本 格致丛书本 秘书二十一种本 子书百家本 另有(明)杨慎、王崇庆,(清)吴任臣、汪绂、毕源、郝懿行、陈逢衡、吕调阳、吴承志等各家校注本。以毕源《山海经新校正》十八卷(经训堂丛书本二十二 子本二十五子汇函本 子书二十八种本 子书四十八种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及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十八卷图赞一卷 (阮元琅环仙馆原刊本 郝氏遗书本 龙溪精舍丛书本 四部备要本上海江左书局重校石印本)最通行一九八O年上海古籍出版社袁珂校注本。 《山经》与《海经》(包括大荒经以下五篇)各成体系,《山经》是巫现之书,成于战国初期或中期,《海经》是方士书,成于秦或西汉初。 穆天子传六卷 存 佚名氏撰(晋)郭璞注 自《隋志》以下,各史志俱入史部起居注类,《四库全书总目》改隶子部小说家类。(清)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列入诸子略小说类。 明天一阁本、四部丛刊影印天一阁本明青莲阁本清嘉庆九年金隆山房刊本道藏本、道藏举要影印道藏本 古今逸史本 汉魏丛书本 广汉魏丛书本 三代遗书本 快阁藏书本 增订汉魏丛书本龙威秘书 子书百家本 又(清)洪颐煊校本六卷附录一卷,有平津馆本 嘉庆间鄂氏刻平津馆本龙溪精舍丛书本 四部备要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又清道光十二年翟云升校本六卷补遗一卷,有五经岁编斋校书本 又檀萃疏注本,有坊刊本 碧琳榔馆丛书本 芋园丛书本 束皙原目题《周王游行记》。《春秋正义》王隐《晋书·束皙传》曰:“《周王游行记》五卷,说周穆王游行天下之事,今谓之《穆天子传》。”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亦曰:“郭璞注本谓之《周王游行记》。 禽经一卷 存 旧题(周)师旷撰(晋)张华注 见《宋史·艺文志》子类小说家类。 百川学海本 格致丛书本 夷门广牍本 唐宋丛书本 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 增订汉魏丛书本古今说部丛书本 又(清)王仁俊辑至函山房辑佚书补编本 (明)胡震亨曰:“余谓此书之成,必在隋世,而经文、传语,亦出一乎。” 燕丹子一卷 佚 旧题燕太子撰 见《隋书》子部小说家类。两《唐志》同,惟《旧唐志》作三卷,题燕太子撰。《宋志》、《文献通考》并作三卷。 (清)孙星衍辑校《燕丹子》三卷,有问经堂丛书本 岱南阁丛书本 平津馆丛书本 子书百家本 子书四十八种本 四部备要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丹,燕王喜太子。孙氏岱南阁、平津馆两本校刊序曰:“《燕丹子》三卷,世无传本,惟见《永乐大典》。纪相国昀既录入四库书子部小说类存目中,乃以钞本见付。” 宋玉子一卷录一卷 佚 (楚)大夫宋玉撰 见《隋志》子部小说家《燕丹子》注。梁时尚有,隋已亡。 方士传 佚 见(清)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诸子略小说家。 刘向《别录》曰:“《方士传》言邹衍在燕,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居之,吹律而温气至、五谷生,今名黍谷。”刘歆《七略》曰:“《方士传》言邹子在燕,其游,诸候畏之,皆郊迎而拥孽。”姚按:“《方士传》当作于战国时,史公亦据以采摭欤!《北堂书钞》引《邹衍别传》亦当出是书。” 伊尹说二十七篇 佚 见《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班注:“其语浅薄,似依托也。” 或谓《吕氏春秋·本味篇》出自此书。又,《说文》“栌”字下,“耗”字下各引佚文一条。 鬻子说十九篇 佚 见《汉志》诸子略小说家。班注:“后世所加。”道家另有《鬻子》二十二篇,班注:“名熊,为周师,自文王以下问焉。周封为楚祖。”《隋志》子部道家《鬻子》一卷,鬻熊撰,《新唐志》同。《旧唐志》入丙部小说家类。或谓今存道家《鬻子》一卷,十四篇,(唐)逢行珪注,盖即小说《鬻子说》。 逢注本有道藏本 道藏举要影印道藏本均二卷 十二子本 五子书本 子汇本 诸子褒异本 墨海金壶本 湖北先正遗书本均一卷 又二十二子全书本 子书百家本有(明)杨之森补一卷 又守山阁从书本附(清)钱熙祚校勘记遗文一卷 周考七十六篇 佚 见《汉志》诸子略小说家。班注:“考周事也。” 青史子五十七篇 佚 见《汉志》诸子略小说家。班注:“古史官记事也。”《通志·氏族略》引贾执《姓名英贤录》云:“晋太史董狐之子,受封青史之田,因氏焉。” 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丁晏《佚礼扶微》各有佚文两条,其中一条重出。《古小说钩沉》辑三条,无出马、丁之外者。 师旷六篇 佚 见《汉志》诸子略小说家,班注:“见《春秋》,其言浅薄,本与此同,似因托之。”师旷,晋平公乐师,字子野,能辩音以知吉凶。《吕氏春秋·长见篇》所述师旷故事,或采自小说家言。 务成子十一篇 佚 见《汉志》诸子略小说家。班注:“称尧问,非古语。” 《韩诗外传》曰:“尧学于务成子附。”《荀子·大略》曰:“舜学于务成昭。”杨琼注引《汉志》,并曰:“昭其名也。”《新序》又有务成跗。《通志·氏族略》引《吕氏春秋》:“务成子为尧师。”务成昭、务成附、务成跗盖即一人,惟其身份或曰尧师,或曰舜师,莫衷一是。 宋子十八篇 佚 见《汉志》诸子略小说家。班注:“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孙卿即荀卿。《荀子·非十二子篇》有宋钘,一与墨翟并称。《荀子·天论》杨琼注:“宋子名折,宋人也。”《汉志》名家《尹文子》,班注:“说齐宣王。”师古注引刘向云:“与宋妍俱傻下。”可见:宋子,宋国人。在齐为稷下学士,当齐威王、齐宣王之时。 《玉函山房辑佚书》有辑本,全取自《庄子·天下篇》。或谓《吕氏春秋》中《去尤》、《去宥》两篇采自小说《宋子》。 天乙三篇 佚 见《汉志》诸子略小说家。班注:“天乙谓汤,其言非殷时,皆依托也。” 黄帝说四十篇 佚 见《汉志》诸子略小说家。班注:“迂诞依托。” 封禅方说十八篇 佚 见《汉志》诸子略小说家。班注:“武帝时。”武帝时方士多燕齐之士,此书或即武帝时齐地方士献上之书,言封禅之方术者。 待诏臣饶心术二十五篇 佚 见《汉志》诸子略小说家。班注:“武帝时。”师古引刘向《别录》:“饶,齐人也,也,不知其姓,武帝时待诏,作书名日《心术》也。”按:《管子》有《心术篇》,已证明是宋子遗著。宋子曾讲学于齐稷下,饶是齐人,或即宋子后学。 侍诏臣安成未央术一篇 佚 见《汉志》诸子略小说家。应肋注曰:“道家也,好养生事,为未央之术。” 臣寿周纪七篇 佚 见《汉志》诸子略小说家。班注:“项国圉人,宣帝时。” (清)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条理》曰:“《周考》,考周事也。此《周纪》大抵亦纪周代琐事,同为街谈巷议之流欤?”“汉无项国,困为淮阳国属县。……寿实为淮阳国圉人也。” 虞初周说九百四十三篇 佚 见《汉志》诸子略小说家。班注:“河南人,武帝时以方士侍郎,号黄车使者。”应劭注:“其说以《周书》为本。” 按《文选》张衡《西京赋》:“小说九百,本自虞初。从容之求,实侠实储。”薛综注曰:“小说医巫厌祝之术,凡有九百四十三篇。言九百,举大数也。持此秘术,储以自随,待上所求问,皆常具也。”虞初之名又见于《史记·封禅书》:“丁夫人、雒阳虞初等以方祠诅匈奴、大宛焉。” 或疑《太平御览》、《山海经》郭璞注、《文选》李善注所引《周书》各一条,即出自此书。 百家一百三十九卷 佚 见《汉志》诸子略小说家。据宋本《说苑·叙录》,系刘向校书时汇集各家书中片断而成。 《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所引《风俗通》各存《百家》佚文一条。 南越行纪 佚 (汉)陆贾撰 见(清)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诸子略小说家。据(晋)嵇含《南方草木状》所引。姚按曰:“陆大夫两使南越,宜有此作。嵇含生于魏末,距汉未远,所见当得其真。” 神异经一卷 存 旧题(汉)东方朔撰(晋)张华注 《隋志》入史部地理类,《旧唐志》同,惟作二卷。《新唐志》入丙部道家类,亦作二卷。《太平广记》引作《神异录》。《文献通考》、《四库全书总目》均入子部小说家类。 汉魏丛书本 广汉魏丛书本 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 增订汉魏丛书本 龙威秘书本 子书百家本 古今说部丛书本 说库本 又格致丛书本 广四十家小说本无注 (清)王仁俊辑《神异经》佚文一卷,有经籍佚文本 《直斋书录解题》已极斥此书称东方朔撰之伪。《四库全书总目》复考《汉书》东方朔传、《晋书》张华传,断定为依托。且曰:“观其词华缛丽,格近齐梁,当由六朝文士影撰而成。” 书仿《山海经》,但于山川道里叙述简略,于异物奇闻则较详备。 十洲记一卷 存 旧题(汉)东方朔撰 《隋志》入史部地理类。《旧唐志》、《宋志》同。《新唐志》入丙部道家类。《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或题《海内十洲记》。 道藏本、道藏举要影印道藏本顾氏文房小说本 古今逸史本 广汉魏丛书本 宝颜堂秘笈本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 增订汉魏丛书本 龙威秘书本 艺苑捃华本 子书百家本 鲍红叶丛书本 古今说部丛书本 说库本 汉魏小说采珍本 又粤雅堂丛书本 十万卷楼丛书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均无卷数。 刘向所录朔书,无此。所记祖洲、瀛洲等十洲风物,大抵恍惚支离,文字亦浅薄,盖出自六朝方士之手。 六博经一篇 佚 (汉)许博昌 撰 见(清)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诸子略小说家。据《西京杂记》:“许博昌,安陵人也,善陆博,窦婴好之,常与居处。……法用六著,或谓之究,以竹为之,长六分,或用二著。博昌又作《六博经》一篇,今世传之。” 西京杂记二卷 存 旧题(汉)刘歆撰或题(晋)葛洪撰 《隋志》史部旧事类有《西京杂记》二卷,不著撰人。《旧唐志》入乙部起居注类,地理类重出,题葛洪撰。《新唐志》入乙部故事类,地理类重出,亦题葛洪撰。但书末葛洪跋云:刘歆著有《汉书》一百卷,班固撰《汉书》几乎全取于此,不取者不过二万字左右,今抄出为二卷,名曰《西京杂记》。据考证,盖即葛洪所著而伪托刘歆者。或引《酉阳杂俎》谓系(梁)吴均撰。《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小说家,六卷。 二卷本有抱经堂丛书本 正觉楼丛刻本 龙溪精舍丛书本 关中丛书本均有(清)卢文弨校。六卷本乃宋人所分,见《直斋书录解题》,有明万历三十年陕西布政使司重刻本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三十一年孔天胤刻本 古今逸史本 汉魏丛书本(明)郭子章与《三辅黄图》合刻秦汉图记本 增订汉魏丛书本 稗海本 快阁藏书本 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 龙威秘书本 艺苑捃华本 李陵别传 佚 见(清)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诸子略小说家。据《太平御览》卷四百八十九所引,按曰:“当是前汉人作。……《隋志》有梁任昉《杂传》一百四十七卷,贺踪《杂传》七十卷,陆澄《杂传》十九卷,无名氏《杂传》十一卷,皆纂集先代别传,汇为一袤者。此传当在其内,故不别著录。” 飞燕外传一卷 存 旧题(汉)伶元撰 《郡斋读书志》、《宋志》、《直斋书录解题》皆入史部传记类,《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题《赵飞燕外传》。 顾氏文房小说本 汉魏丛书本 绿窗女史本 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 广汉魏丛书本 增订汉魏丛书本 龙威秘书本 鲍红叶丛书本 无一是斋丛钞本 汉魏小说采珍本 《直斋书录解题》云:“称汉河东都尉伶元子于撰,自言与扬雄同时,而史无所记。或云,伪书也。然通德拥髻之事,文士多用之,而祸水灭火一语,司马公载之《通鉴》矣。” 汉武帝禁中起居注一卷 佚 (后汉)明德马后撰 《隋志》入史部起居注类。(情)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入诸子略小说家。 葛洪《西京杂记序》曰:“洪家复有《汉武帝禁中起居注》一卷,《汉武帝故事》二卷,世人希有之者。今并为五卷一帙,庶免论没焉。”《隋志》所载当出葛洪所传,两《唐志》唯有《故事》二卷,盖其时已佚。《抱朴子、论仙篇》、《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四均引《汉起居注》李少君病死解去事,当即此《汉武帝禁中起居注》。 汉武帝故事二卷 存 旧题(汉)班固撰 《隋志》入史部旧事类,不著撰人。《旧唐志》作《汉武故事》,入乙部起居注类,《新唐志》同,惟题作《汉武帝故事》,亦均不著撰人。《郡斋读书志》始云:世言班固作,又引唐张柬之《洞冥记》跋云:“《汉武故事》,王俭造也。”《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一卷。或题(晋)葛洪撰。司马光曰:“《汉武故事》,语多诞妄,非班固书,盖后人为之,无固名耳。”(《通鉴考异》卷一) (清)洪颐煊辑间经堂丛书本 经典集林本又古今说海本 历代小史本 古今逸史本 说库本均一卷 又,粤雅堂丛书本 十万卷楼丛书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无卷数 至函山房辑佚书补编本一卷 《古小说钩沉》辑有五十三条。多记服食导养之事。 汉武内传三卷 存 旧题(汉)班固撰 《隋志》史部杂传类有《汉武内传》三卷,不著撰人。《旧唐志》乙部杂传类有《汉武帝传》二卷,《新唐志》入丙部道家类,俱不著撰人。《宋志》注曰:“不知作者”。《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曰:盖魏晋间文士所为。 今本仅一卷,盖经后人删窜,非完书。有广汉魏丛书本 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 增订汉魏丛书本尤威秘书本 墨海金壶本 汉魏小说采珍本 无一是斋丛钞本 又道藏本 道藏举要影印道藏本均有外传一卷 又守山阁丛书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有附录一卷(清)钱熙祚校勘记一卷 此书围绕汉武帝一生,记述神仙怪异之事,颇多方士之言。 汉武洞冥记一卷 存 旧题(后汉)郭宪撰 《隋志》史部杂传类有《汉武洞冥记》一卷,题郭 氏撰。《旧唐志》不录。《新唐志》丙部道家类有郭宪《汉武帝别国洞冥记》四卷。《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 小说家类。 顾氏文房小说本 古今逸史本 汉魏丛书本增订汉魏丛书本 龙威秘书本 子书百家本 说库本 道藏精华录本俱四卷又宝颜堂秘笈本 说郛本五朝小说本 汉魏小说采珍本俱一卷 《郡斋读书志》引郭完自序谓:“汉武明雋特异之主,东方朔因滑稽浮诞以匡谏,洞心于道教,使冥迹之奥,昭然显著,故臼洞冥。”然观其内容与文笔,显系六朝人伪作。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谓梁元帝撰。 东方朔传八卷 佚 旧题(后汉)郭宪撰 《隋志》入史部杂传类,两《唐志》同,均不著撰人。(清)顾攘三《补后汉书·艺文志》入子部小说家类。《太平广记》引两条。有说郛本、五朝小说本俱一卷,显系后人由各书摄录而成。 《汉书·东方朔传赞》曰:“朔之诙谐,逢占射覆,其事浮浅,行于众庶,童儿牧竖莫不眩耀。而后世好事者固取奇言怪语附著之朔,故详录焉。”师古注:“言此传所以详录朔之辞语者,为俗人多以奇异妄附于朔故耳。欲明传所不记,皆非其实也。”此书当是后世好事者搜集奇言怪语附著于朔,又伪托郭氏所撰。 西王母传 佚 旧题(后汉)桓轔撰 见(清)顾榱三《补后汉书·艺文志》子部小说家类。 今本均题一卷,有绿窗女史本说郛本五朝小说本 异闻记 佚 (后汉)陈实撰 见(清)侯康《补后汉书艺文志》子部小说类。(清)顾榱三《补后汉书艺文志》、(清)姚振宗《后汉艺文志》、曾朴《补后汉书艺文志》同。 葛洪《抱朴子·对俗篇》曰:“故太邱长颍川陈仲弓,笃论士也,撰《异闻记》。”(明)周婴《卮林》曰:“予览《北户录》引陈仲弓《异闻记》曰:……则此书唐尚存也。”侯康按:“此书《太平广记》及《御览》俱不载,盖其亡已久。”“隋唐志无此书,唐时未必存,或段公路从他处转引。” 《古小说钩沉》辑二条。 汉杂事秘辛一卷 存 旧题(汉)丛名氏撰 见《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家类。 秘册汇函本 津逮秘书本 绿窗女史本 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 无一是斋丛钞本 香艳丛书本又广汉魏丛书本 增订汉魏丛书本 龙威秘书本 说库本 汉魏小说采珍本均题《杂事秘辛》 或云:(明)杨慎伪作。《四库全书总目》曰:“其文淫艳,亦类传奇,汉人无是体裁也。” 原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