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籍整理 >

《<长短经>校证与研究》述评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杨世文 参加讨论

    

  《长短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奇书,千余年来问津者少。近年来开始受到重视,出版了几种校点、今译本,瑕瑜互见。而巴蜀书社2003年5月出版的周斌撰写的《<长短经>校证与研究》(以下简称《校证与研究》),是目前国内第一部系统整理、研究赵蕤《长短经》的著作。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是对《长短经》的校证,下编是对《长短经》的研究。该书集整理、考订与研究于一体,对赵蕤的生平事迹及其《长短经》的基本情况第一次作出了全面而又系统的研究,并得出了一系列见解新颖而又证据充实、论断合理的结论,纠正了不少前人的错误看法。
    第一,首次提出《长短经》是编述文献的观点。
    《长短经》成书已有1000多年,历代研究此书的学者均未发现它是一本汇抄前人著作而成的书。《校证与研究》通过考源与统计,认为:《长短经》原文约19万字(含标点符号),而赵蕤自己写作的成段文字不过数段而已,其余均是抄自先秦至唐代的各种书籍,涉及经、史、子、集四部书百余种,其中有许多书今已散佚,也有相当数量的书连《四库全书》都未收录;赵蕤引用前人著作的形式有两种,三分之一是明抄(写出书名或作者名),三分之二是暗引(不写出书名或作者名);赵蕤在引用前人著作时,常以简明的几个字或设问、或总结、或说明、或承上启下,这类文字的数量要比赵蕤自己写作的成段文字的数量多得多,但这两类属于赵蕤写作的文字加在一起,也不足一万字。《校证与研究》从而得出《长短经》是编述文献的结论。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发现,对于我们确定《长短经》的性质很有帮助。
    第二,首次对《长短经》中明抄暗引自前人著作的文字进行考源。
    《校证与研究》作者不仅眼光犀利地指出《长短经》全书大多明抄或暗引其他书籍,而且尽可能考出其来源;对赵蕤自己写作的段落或句子,也尽可能给予说明。通过如此详细的考源,使得作者所提出的《长短经》是编述文献的观点更加牢不可破。通过考源,《校证与研究》还发现了《长短经》所引文献的书名、作者名被弄错的达十余处之多,而其他各种《长短经》点校本与注译本对这类错误却未加改正。此外,还订正了一些《长短经》整理本在注译方面的错误。作者的这些发现,对于纠正过去的成见,以及利用《长短经》进行校勘、辑佚,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三,以他校法为主、对校法为辅对《长短经》进行文字校勘。
    对于明抄或暗引自前人著作而又已考出其来源者,《校证与研究》一律用他校法校之:凡赵蕤写作的句子或段落以及抄自前人著作而未能考出其来源者,采用对校法,以台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以读画斋丛书本为校本进行校勘。而此前中国大陆和台湾所出五十余种《长短经》标点本大多不校勘,个别的本子(如《中华杂经集成》本和《传世藏书》本)虽然作了校勘,但都是以台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和读画斋丛书本进行对校,凡用对校法不能校出的衍夺讹倒则仍沿其旧。如《长短经》卷二《理乱第十二》有一段谈“九风”的文字,而其下只有八风,读画斋丛书本和四库全书本《长短经》均缺一风,大陆和台湾所出各种《长短经》整理本也均未将所缺的一风补足;岳麓书社1999年所出上下册《长短经》整理本注“九风”曰:“下文所列共八风,与九之数不合,疑有误。”而《校证与研究》通过考源,知此段话是暗引自荀悦《申鉴·政体》,经比勘,乃是“此衰国之风也”下脱一风:“君好让,臣好逸,士好游,民好流,此弱国之风也。”
    由于《长短经》内容大都出自抄纂,利用其源文献进行校勘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校证与研究》作者深谙此道,在这一方面用力甚勤,并由此解决了《长短经》中的许多问题,从而将该书的整理校勘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第四,其标点优于其他《长短经》标点本。
    比如卷一《论士第七》“有富贵恭俭而能威严有礼而不骄”一句,《校证与研究》通过考源,知是暗引《逸周书·官人》,且“能”字下脱“施”字,据补后,在“威”“施”二字间断句并加逗号。而《长短经》的丛书集成初编本及近年出版的各种点校本与注译本,“能”字下均不补“施”字,并在“威”“严”二字间断句或加逗号,从而导致对文本理解的偏差。又如《长短经》卷一《品目第三》有如下一段文字,1999年岳麓书社所出上下册《长短经》整理本(长春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的一个《长短经》选注本亦同)就这样标点:“故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圣、有贤。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校证与研究》通过考源,知末句“则治道毕矣”以下,还有“所谓庸人者”、“所谓士人者”、“所谓君子者”、“所谓贤者”及“所谓圣者”五段,均是暗引《孔子家语·五仪》,均为孔子语,从而将后引号后移五段。如此之类例子甚多,反映作者在古籍整理与研究方面素有学养,非冒昧为之者。
    第五,在著述体例上,也有独到之处。
    《校证与研究》采用两种办法,使《长短经》全书的段落与层次非常清晰。一是正文与注文分列。赵蕤《长短经》自为经传,大字正文与双行小字夹注间杂,极不便阅读。为清眉目,《校证与研究》援中华书局前四史校点本之例,将正文与注文分隔,于有注文的句末加注码,如【注一】、【注二】等,而于各段大字正文下【原注】部分下分列各条小字注文,正文与注文仍用不同字号以资区分。二是对赵蕤《自序》及正文64篇均予分段,各段前用阿拉伯数字标识段序,如“1·01·02”表示第一卷第一篇之第二段,“0·00·02”表示赵蕤《自序》第一段。且分段尽可能照顾各篇文意的层次和引文的不同来源,其办法是对某些文字过长、明抄暗引自不同书或同一书的不同篇卷的正文与注文,则将以段序标识的一个大段再分成若干自然段。这样的处理使全书眉目清晰。
    第六,根据考源结果编制的“《长短经》引书索引”极便使用。
    《校证与研究》书末,依据考源结果将《长短经》明抄暗引的一百余种书籍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且于各被引用书的书名后用段序标识出引用情况。据此索引,可以迅速地查检出某书在《长短经》中是否被引用或被引用的次数与位置(篇卷段落),极大地便利了读者利用《长短经》之大量引文(含暗引)校勘传世古籍或辑佚散亡古书。
    原载:《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1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