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网络文学大赛与网络文学的发展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周志雄 参加讨论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成长中的文学样态,因其网上发表的低门槛带来大量文学垃圾而屡遭非议,网络文学大赛是对鱼龙混杂的网络文学作品进行筛选的一种重要途径,近年来网络文学的飞速发展是与网络文学大奖赛的推动分不开的。自1999年10月网易开始举办网络文学大赛以来,网络文学大赛在各大文学网站的推动下,风起云涌般地出现。网络文学大赛与一般性的文学评奖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网络文学大赛是区分网络作家与网络写手的工作,而一般的文学大奖所做的工作是区分优秀作家与一般作家。网络文学大奖赛的另一重要意义是那些网上阅读的作品因获奖而大多纸媒化了,网上文学通过网络文学大奖赛大规模进入传统阅读视野。
    网络文学大赛与普通文学评奖的不同还在于,网络文学大奖赛是有大量的普通的网友读者参与评价的活动,是一种广泛的文学普及性行为。在此基础上,网络文学评奖有许多著名作家参与充当评委,还有出版界的人士参与,就评委的性质来说,兼顾了精英文学趣味、大众通俗性、市场走销等多个方面。每一次网络文学大奖赛的获奖名单上多是名不见经传的名字,网络文学大赛成为一次不折不扣的作家选拔的入门大赛,使那些热爱文学的人有了一个新的成长途径。由于有名作家做评委,网络文学大赛实际上可以看做是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的交流和沟通,众多名家评委对网络文学的评选不仅仅是投票,还要对作品进行评点,这对于广大的网络文学作者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网络文学大奖赛多是由某个网站发起举办的,这与官方体制办的评奖是不一样的,也是与网络文学作品的传播相适应的。从1999年10月“网易中国网络文学大奖赛”到“新浪第五届原创文学大赛”,网络文学大赛已走过了8个年头,其中较有影响的网络文学大赛有:“网易中国网络文学奖”1届,“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3届,“QQ·作家杯”2届,“新浪原创文学大奖赛”5届,“中国网络文学节”2届,“新语丝网络文学奖”8届。近年来,网络文学研究越来越火,但对于网络文学大奖赛几乎没有专门的研究文章,网络文学大奖赛从出现到现在的兴盛,已见证了网络文学的发展历史,对网络文学大奖赛进行集中的梳理和反思对于推进网络文学研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评委与评奖机制
    1999年前后,中国网络文学飞速发展,网上出现了中国的第一代网络作家群,比较有影响的有“五匹黑马”,他们是:邢育森(代表作《活得像个人》、《网上自有颜如玉》、《柔人》)、宁财神(代表作《缘分的天空》、《假装纯情》)、俞白眉(代表作《网络论剑之大梦先觉篇》、《寻常男女》)、李寻欢(代表作《迷失在网络与现实之间的爱情》、《一线情缘》)、安妮宝贝(代表作《告别薇安》)。1999年11月11日“榕树下”发起的“首届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正当其时,把正在兴起的网络文学推向了一个高潮。诚如作家陈村所言:“榕树下的颁奖,最大的意义不在于究竟有哪些作品最后得奖(当然,那些作品并不逊色),而是它象征着中国文学在网络上的初次走台。这样的走台是热热闹闹的,认真严肃的,平等开放的,是人们所期盼的。网络虽然年轻,能有这一天,是许多网站和更多的网友不计功利地劳作堆积的基础,也是许多虽然没有上网但关心网上原创文学的人们的努力所推动的。”陈村:《性感时代的小饭馆·序》,见《性感时代的小饭馆》,陈村主编,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第4页。今天看来,1999年11月榕树下“首届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历史功绩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于确立了网络文学评奖的评委由传统作家、网络作家、网友组成的结构体制。
    榕树下“首届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聘请传统作家充当网络文学大奖赛的评委,虽然当年也曾受到了一些质疑,但这个体制却被各种网络文学大赛延续了下来。后来的评委团阵容和气魄也越来越大。
    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与新浪“原创网络文学大奖赛”评委对照:
    网络文学
    大赛评委传统作家网络作家评论家、学者网友出版人、编辑榕树下“首届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1999)贾平凹、王安忆、王朔、阿城、余华、陈村李寻欢、宁财神、邢育森、安妮宝贝、吴过、柳五、SIEG全景、残剑、温柔郦国义、郝铭鉴续表网络文学
    大赛评委传统作家网络作家评论家、学者网友出版人、编辑榕树下“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2000)马原、王安忆、王朔、苏童、王峻涛(老榕)、阿城、余华、余秋雨、陈村、刘恒、赵耀民、梁左、韩东、寥天、翟永明、韩博安妮宝贝、李寻欢、邢育森、俞白眉、吴过、宁财神“贝塔斯曼杯”第三届全球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2001)陈村、王安忆、王朔、池莉、余华、余秋雨、苏童、阿城、韩东今何在、王小山、王峻涛(老榕)、宁财神、安妮宝贝、李寻欢、痞子蔡“新浪·万卷杯”中国文学原创大赛(2003)金庸、陈彤、刘震云、海岩、铁凝、残雪、崔艾真、冯小刚、孟京辉、张抗抗、余秋雨、周国平、徐坤、林莽、周笃文、马雁、徐晋如今何在、慕容雪村、邢育森、李寻欢白烨、贺绍俊、孔庆东、孟繁华、周瓒、唐晓渡新浪第二届华语原创文学大奖赛(2004)金庸、白先勇、余光中、贾平凹、铁凝、刘恒、余秋雨、张抗抗、柯云路、刘震云、海岩、周国平、张胜友、阿忆慕容雪村白烨、陈晓明、李敬泽、孟繁华、谢有顺、张颐武、张柠、吴雨初、潘凯雄金丽红、黎波续表网络文学
    大赛评委传统作家网络作家评论家、学者网友出版人、编辑新浪第三届原创文学大奖赛(2005)金庸、余光中、白先勇、贾平凹、苏童、叶兆言、孙甘露、毕飞宇、曹文轩、残雪、余秋雨、余华、刘震云、阿来、海岩、温瑞安、张抗抗、叶辛、麦家、张悦然、虹影、赵赵、张笑天、徐贵祥、王跃文、刘猛萧鼎、蔡骏雷达、白烨、贺绍俊、李敬泽、孟繁华、陈晓明、张颐武、王干、周涌刘硕良、周百义、吴雨初、金丽红、潘凯雄、白冰、安波舜、李寻欢、杨葵、周涌、张宏宇、赵长天、田辉、张宏宇、王景伟
    从网络文学大赛的评委成员来看,榕树下首届网络文学大赛,不过是通过陈村几个传统作家客串参与。用王朔的话来说就是:“不幸认识了陈村,又是老大哥一辈的,红口白牙跟你张了嘴,不给面子到像是欠了他的……”王朔:《这之后一切将变(代跋)》,见《性感时代的小饭馆》,陈村主编,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第289页。到2003年新浪网络文学大赛之后,评委中传统作家的队伍不断扩大,一批文学批评家也开始加入其中。2005年的新浪第三届原创文学大奖赛由强大阵容的出版人和编辑充当评委。2006年“第二届QQ作家杯网络文学大赛”终审评委全部由出版人组成,他们是: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主编安波舜,春风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常晶,接力出版社副总编辑黄集伟,漓江出版社副总编辑庞俭克,朝华出版社编辑部主任王磊,湖北人民出版社编辑部主任刘冠军,上海人民出版社青春读书编辑中心主任邵敏,北京磨铁文化有限公司总策划沈浩波,北京博集天卷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勇,北京邦道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汪俊,湖南文艺出版社总编审谢不周,上海星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编谢艳。2007年1月“20062007中国网络文学节”的评审委员会是:高洪波、张胜友、张陵、孔庆东、东方图钦、叶延滨、白烨、安武林、刘震云、张颐武、李敬泽、陈金明、贺绍俊、莫言、曹文轩、阎晶明、谢有顺、雷达、寒小风。这份名单由作家、编辑和评论家组成,评论家占多数。这已经和传统文学的评奖评委会没有什么两样,这说明网络文学评奖已经开始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距离正在拉近。
    传统作家参与网络文学的评奖,曾受到广大网友的质疑。网络文学以其鲜活、自由而成长于网络上,网络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带有自身的出身胎记,就是和传统文学不同的一种文学样态。为维护网络文学的独特性,网友们的问题是,为什么在网络文学大奖赛中,有那么多的传统作家充当评委?人民网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做秀还是比赛?网络文学大赛名家评委受质疑》。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大奖赛的发展历史表明,名家评委并没有淡出网络文学的评奖,相反倒是愈演愈烈,这可以看做是网络文学寻求文学界认可的一种诉求,也被人看做是网络文学网站抬升自己文学底蕴的一种手段。说到底,网络文学,虽被冠之以网络二字,但最根本的却是文学本身,它应该遵从文学的一般规律,网络文学大奖赛采用名作家评委,对于主办方文学网站和广大网络作者来说,无疑都是十分有益的事情。
    网络文学评奖与传统文学评奖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文学评奖一般是已经发表或出版的作品,评奖不过是在那些已经成为作家的群体中选优秀的作家;而网络文学评奖一般要求未在传统媒体发表或出版的,在网络上首发的作品,网络文学评奖做的工作是培育文学新人,其意义在于文学的普及。名家评委拉近了大作家和文学新人的距离,名家评委不是挂一个头衔,而是真正地亲身参与到评奖之中,如2003年12月“新浪·万卷杯”中国文学原创大赛,要求评委对每一个获奖作品写出评语。辛华的中篇《红袖上网》获优秀中篇奖,著名作家铁凝的评语是:“虚拟空间里的精神突围和现实人生中的冲撞与较量。叙述克制冷静,人物内心节奏准确,主人公一己的遭际既悲怆又折射出矛盾和生机并存的现实之一种。”安昌河的《忧伤的炸弹》获短篇小说奖,张抗抗的评语是:“愚昧与苦难,故事完整,语言幽默。好小说。”评奖其实是文学名家对文学新人的扶持,对网络文学的发展真正起到了指导作用。网络文学评奖中,评委们还对获奖作品提出了很多的批评意见,这些对于网络作者无疑是有益的,如“新浪第三届原创文学大奖赛”,张海录获都市社会类总盟主,对其作品《边缘》,评委网络作家慕容雪村的评价是:“这故事一看就是真人真事,有一种让人为之动容的力量。不过单就小说而言,仍然算不上是好小说,生活中的素材只是素材,要成为艺术作品,必须要进行精当的提炼。我不喜欢对白过多的小说,比如海明威的作品。我总认为,小说家应该成为残忍的动物,他站在事件之外,冷静而克制地叙述一切,却从不轻易插手。与作者共勉吧。”
    网络文学评奖,一般实行多层选拔体制,首先是网友的“海选”,然后是评委的复评、终评。如“新浪第二届华语原创文学大奖赛”实行“初评”、“复评”、“终评”三评制度,新浪第四届原创文学大赛实行网友投票、原创特工(指混迹各地原创网站、熟悉优秀原创作品的读者)复活(重新选出网友投票中漏掉的好作品)、伯乐团复评、最终评委终评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评选。“新浪第五届原创文学大赛”采取了五轮晋级的方式,将网友投票、月晋级赛、专业评审团全程监督、名家评委终评等方式有机结合进行评选。“新浪第二届华语原创文学大奖赛”还公布了评委名家对获奖作品的打分情况。这种评价体系的优越之处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在网上,所有的参评作品可以不受时地限制地接受网友读者的检阅,网友读者的投票作为终评的重要参考依据,真正地将文学的权利“还给了大众”。作家陈村曾谈到网上网友参与评选的情况:“7000多人在投稿,很起劲,还在那里争论,还说哪篇好,你们怎么不把它评上。有一篇文章网迷们竟然要求陈村重读,有六七个人为他申冤,说文章很好,你们为什么不要它。这些热情是多么难能可贵。”汤白露:《陈村眼中的网络文学》,载《信息产业报》,2000年8月9日,第29版。
    评奖与出版
    几乎所有的网络文学大赛都强调网络文学评奖的作品必须是网络首发的作品,对参赛选手的参赛承诺中都有推荐优秀作品出版的承诺。这既是网站商业运作的结果,也满足了广大网络作者渴望获得传统媒介承认的心理。随着网络文学越来越成熟,网络大赛获奖作品获得的不仅是奖金,还有出版,乃至被影视改编的机会。第二届榕树下网络文学大赛规定:“所有获奖作品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收录于《激扬文字2000年》多媒体光盘中,全国发行。其中部分获奖作品还将由榕树下制作成有声版本,由著名主持人或配音演员配乐播读。部分获奖作品(或参赛作品)将被推荐给全国数百家报纸、杂志社。部分获奖作品将被电台制作成节目播出。部分获奖作品将被电视台制作成电视节目播出。部分获奖剧本将被制作成影视剧。”《让文字动起来——“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评比活动》http://www rongshuxia.com/channels/awards/awards2/why html这种宣传推销广告式的承诺对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参赛者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新浪网络原创文学大赛自2003年至2006年四届大赛共出版图书30余部,获奖作品《雪亮军刀》、《逍遥圣战》、《天眼》累计销售达50万册。
    网络文学大奖赛与出版社的合作:
    网络文学大赛出版作品榕树下“首届网络原创文学作品”(1999)《我爱上了那个坐怀不乱的女子》,陈村主编,花城出版社,2000年4月
    《性感时代的小饭馆》,陈村主编,花城出版社,2000年4月
    《蚊子的遗书》,陈村主编,花城出版社,2000年5月榕树下“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2000)《猫城故事/网络之星丛书》,陈村主编,花城出版社,2001年4月
    《灰锡时代/网络之星丛书》,陈村主编,花城出版社,2001年4月
    《人类凶猛/网络之星丛书》,陈村主编,花城出版社,2001年4月“贝塔斯曼杯”第三届全球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2001)潘能军:《烂醉如泥》,杭州出版社,2002年4月
    《飞翔》,李寻欢主编,杭州出版社,2002年4月
    《春秋时期的爱情疯子》,李寻欢主编,杭州出版社,2002年4月
    雷立刚:《秦盈》,杭州出版社,2002年4月“新浪·万卷杯”中国文学原创大赛(2003)铸剑:《合法婚姻》,万卷出版公司,2004年3月
    阿闻:《纸门》,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
    老那:《城市蜿蜒》,万卷出版公司,2004年6月
    老那:《面朝大海》,万卷出版公司,2004年6月
    小意:《无爱纪》,万卷出版公司,2004年2月新浪第二届华语原创文学大奖赛(2004)阮薇:《爱情妖精》,北京出版社,2005年1月
    夜入无:《水魅》,北京出版社,2005年1月
    何小天:《谁说青春不能错》,北京出版社,2005年1月
    千里烟:《爱情豆豆》,北京出版社,2005年1月
    逸陵:《人声鼎沸》,北京出版社,2005年1月
    雪屏:《你喜欢林肯公园吗》,北京出版社,2005年1月
    念珠木马:《再见萤火虫》,北京出版社,2005年1月
    金子:《玫瑰花精》,北京出版社,2005年1月续表网络文学大赛出版作品新浪第三届原创文学大奖赛(2005)张海录:《边缘》,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年3月
    安齐名:《肉鸽:东京的生死恋情》,朝华出版社,2006年6月
    王茜:《正道学园》,花山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
    林千羽:《逍遥:圣战传说》,朝华出版社,2006年3月
    楚晴:《挽云歌》,朝华出版社,2006年5月
    普璞:《不可能犯罪》,朝华出版社,2006年5月
    张磊:《雪亮军刀》,花山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新浪第四届原创大赛(2006)猫腻:《朱雀记》,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年5月
    月斜影清:《凤城飞帅(上下册)》,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10月
    赵洛瑶:《夏玄雪》,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年8月
    薇络:《契丹王妃》,中国城市出版社,2007年7月
    景旭枫:《天眼之觐天宝匣》,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年9月
    景旭枫:《天眼》,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年2月
    蒲岸:《红绫扇》,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年5月
    青青茵茵:《连环猎》,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年7月
    海中帆:《冒死记录》,花山文艺出版社,2008年1月首届“QQ·作家杯”征文大赛(2004)QQ·作家杯征文大赛获奖作品丛书:
    小木不识丁:《魔术师与传教士》,作家出版社,2005年5月
    绝世好虫:《非常态》,作家出版社,2005年5月
    庄旭清:《大声》,作家出版社,2005年5月
    驴岛:《浮生四记》,作家出版社,2005年5月
    紫薇朱槿:《凯旋·鸢尾》,作家出版社,2005年5月
    笑看云起:《海藻花:告别处女时代》,作家出版社,2005年5月
    卢小狼:《彼之乐园》,作家出版社,2005年5月
    雁渡寒潭等:《打伞经过世纪末的夏天》,作家出版社,2005年5月
    赵美萍:《我的苦难、我的大学》,作家出版社,2005年5月
    近年来,网络文学作品逐渐占据了图书出版市场,“据2007年1月公布的‘2006年中国畅销书排行榜’(虚构类)显示,网络文学作品落地势力日益强大,已占去了至少三分之一的文学图书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畅销书的中坚力量。有的作品的销量甚至让许多文学名家望尘莫及。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幻剑书盟的签约作品《诛仙》,这部被网友奉为‘后金庸武侠圣经’的小说,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00万册。”张隽:《网络文学真要火了》,载《中华读书报》,2007年6月27日,第17版。从网络文学大奖赛的举办方和参与作者的意图来说,获奖作品最终都是指向出版的。网络文学的出版实际上有几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获奖之后再出版,还有一些是在参赛的时候,就开始酝酿出版,等到评奖结果出来,小说已经出版。新浪第三届原创大赛的《鬼葬礼》、《逍遥圣战》是在大赛结束前出版的,并取得很好的市场效果。对于出版方来说,出版获奖作品,大多是有市场前景的,有些参赛作品在网上已经获得了很高的点击率,还被各BBS转贴。黄孝阳的作品《生死事小》参赛“新浪万卷杯原创文学大赛”,被评委打分后确认为优秀长篇小说奖,但最后因为已与工人出版社签订出版合约,与参赛条款中“同意万卷出版公司拥有大赛作品的优先出版权利”相背,被大赛组委会视为欺诈和违约行为,最后被取消评奖资格。
    2000年8月,榕树下在“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评奖期间,在网上连载陆幼青的《死亡日记》,同月中旬《北京晚报》、《北京晨报》、《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青年报》、《南方都市报》、上海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主要媒体都以较大的篇幅进行了集中的报道。“榕树下”网站《死亡日记》栏目的访问量迅速增长到每天7万人次,并持续上升。在12月公布的“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获奖名单上,《死亡日记》获“评委会特别奖”,而11月下旬,《死亡日记》由北京的华艺出版社出版。新浪第四届原创大赛的获奖作品市场也很不错:“金奖作品《朱雀记》获奖后,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市场效果良好。获都市言情类金奖的《夏玄雪》参加新浪原创文学大赛以来,受到了网民的广泛支持,该书也由花山文艺社出版,首印数即达50万册。”和颖:《网络文学已渐成出版“主流”》,载《今日信息报》,2007年7月23日,第B01版。“《青春的手枪》,作品还没获奖,已有多家出版社抛来橄榄枝。最终,江苏美术社拔得头筹。”和颖:《网络文学已渐成出版“主流”》,载《今日信息报》,2007年7月23日,第B01版。
    在网络作品开始破网而出,进入出版市场的时候,一些人曾质疑,有人认为,网络文学是不必要出版的,它本身就是存活于网上的,从网上到网下,已经打破了网上文学自由的生存环境,也失去了与网友读者交流的快捷机会,甚至有人担心,网络文学的下网,会有被主流文学“招安”的可能性。评论家谢有顺曾有这样的观点:“刚刚兴起不久的网络文学,似乎还来不及解决这些迫切的问题,就与体制文化达成了某种默契,正在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主流文学的一部分。”谢有顺:《通向网络文学的途中》,载《文艺报》,2001年7月24日,第3版。网上文字下网的根本原因是利益的驱动,网上文学作品,虽然也有VIP收费制度,但在网上免费阅读成为习惯的时候,VIP制度还不足以形成巨额利润。而动辄几十万册的发行量对于出版社和作者本身无疑是具有巨大诱惑力的。
    获奖网络文学作品的出版也可以纠正传统编辑审稿的不足,不会因为编辑的审美趣味而漏掉好作品,创作者可以凭借自己的才华显示自己,不用借助人情等非文学的因素来出版作品,这无疑是一种进步。王朔在参加网络文学大赛发奖会之后的感慨是:“网络文学代表着文学的未来,一种真正的文学,即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创作任意发表的文字活动。这任意发表无比重要,是文学本来,原初时的天真模样。说了这么多冠冕堂皇的狡猾话,我没说我的恐惧,过去我们作家是一代取一代,江山代有人才出,起码到我这一代,走的路是同一条路,只是各自走法不同,姿态不同,还是有章可循的,还是没脱了一小撮经过特殊训练,反复挑选过的人被特别授权发言。这之后一切将变,再也不会有人有权利挑选别人了,不管他叫编辑叫评论家还是叫出版商。我们面对的不是更年轻的作家,而是全体有书写能力的人民。”王朔:《这之后一切将变(代跋)》,见《性感时代的小饭馆》,陈村主编,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第291页。
    抛开利益驱动不谈,网络文学大赛的获奖作品在出版的过程中,也是对作品质量的一次提高。在网上刊发的作品,有很多是慢慢贴上去的,发在网上也没有经过认真细致的修改,还有的有很多错别字。因写作者与阅读者的网上互动,很多网上作品有多个版本。由于要参加网络文学大赛,很多网络作者对自己的作品都进行了认真的修改。《悟空传》最早于2000年2月18日发帖于新浪网上的“金庸客栈”上,开始在网络上广为流传,2000年12月获“榕树下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最佳小说奖”。2001年4月,光明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修订之后的《悟空传》。《天眼》的作者景旭枫谈到自己曾在一家世界500强公司做过10年市场部经理,在写出《天眼》之前,曾对图书市场进行过系统的分析。就《天眼》来说,这篇小说最早在2005年1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05年6月在台湾滚石出版社出版(竖排繁体)。由于被影视公司买走影视改编权,作者创作了影视剧本,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小说原稿进行认真的修改,小说修订本获新浪第四届原创大赛推理文学奖金奖,并于2007年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举办网络文学大奖赛的网站
    从1999年10月至11月,“网易中国网络文学奖”,“榕树下首届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拉开了中国网络文学评奖的序幕,网络文学大奖赛开始如火如荼地发展着,是在新的媒体形式下文学出场的一次次盛筵。网络文学大赛大都是由商业机构发起的,网络文学的评奖也带有民间和商业气息,但总体上,网络文学大赛是文学和商业的一次巧妙结合,它为众多的爱好文学的青年提供了放飞梦想的舞台。从早期的榕树下来说,创办网络文学大赛提升了榕树下的品牌和知名度,网站举办网络文学大赛,产生的是综合效应,它吸引了广大的文学青年在榕树下刊发自己的文字,形成了强大的文学资源库。榕树下网站自身就是一个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奇异景观,据欧阳友权对榕树下网站的考察,1997年美籍华人朱威廉投资100万美元在上海创办“榕树下”文学网站,到2003年,“榕树下不仅吸引了无数文学网民的眼球,贮藏了数以百万计的原创文学作品,还签约作者5000余人,签约媒体600余家,签约出版社40余家,签约电台50余家,出版图书100多种,发行图书300多万册,年利润以150%的速度增加,打造了网站品牌,也创造了网络淘金神话。德国贝塔斯曼公司甚至愿意出资1000万美元购买榕树下网站60%的股份。榕树下的成功不只是网络文学的成功,更是消费社会资本运作的成功,是网络文化产业化的成功。”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消费意识形态的文化表达》,载《理论与创作》,2005年2期。有网友甚至尖刻地评论道:“现在的榕树,不过是一个还保持着文学青年理想的商人带领一批梦想发大财养小蜜的已经丧失了纯真理想的文学青年在运作而已。”《“网络文学”与媒体叙事》,载《中华读书报》,2002年9月26日。
    网站对网络文学大赛的组织,说到底,还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商业行为,网络作家邢育森对“网易中国网络文学奖”的看法是:“说来说去,都是网易自己发起操作的一件事情,而且绝不是对中国网络文学的总结和奖励。其结果只是引起人们对网易而不是对网络文学的关注,只会在网易的误导下对中国网络文学产生偏见和误解,只会促进网易文化的发展而绝不是网络时代新文化的发展。”邢育森:《关于网易网络文学奖的个人看法》,http://dl northtimes com/yuanchuang/xyusen/jiang html“网易中国网络文学奖”比榕树下“首届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早一个月,也请了知名作家、评论家、出版人、期刊编辑、网友代表充当评委,但其影响比榕树下小得多。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正在于网易的奖项中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其奖励办法是:“本次活动将根据注意力经济时代特点,眼球就是财富的原则给予获奖者最多的注意力支持。以奖励眼球为主、其他方式为附的原则进行鼓励。”网易以牺牲广大处于弱势的网络作者的利益为前提,通过商业运作的方式做着非商业的活动,最终也必然有损其在广大网络作者心中的形象。后来的网络文学大奖赛都拿出了数万到数十万的奖金,虽然网络写作者起初的写作动机可能比较单纯,但写作毕竟是付出艰苦劳动的事情,写作者更渴望获得实质性的认可。
    看看“新浪·万卷杯”中国文学原创大赛的宣传词,其商业意味不言而喻:
    2003年新浪“万卷杯”网络文学大赛破土萌发,担起振兴华语文学大旗,奋力前行,响者云集。舞文弄墨,妙手频频,铸剑、安昌河等一彪人马,逐鹿网际,一时间,文坛澎湃沸腾,新人此起彼伏。2004年,二届应时而出,金庸(blog)、白先勇(blog)、余光中、贾平凹、余秋雨(blog)等文坛大师聚目大赛,搅得华语新人龙腾虎跃,各逞奇文;百万赏金,名社出版,逼得网络写客擦掌摩拳,较技新浪读书。2005年,三届兵分七类,捉对厮杀,拔选分类盟主,由盟主中推选总盟主,连环比斗,各显神通。2006年,四届四类,四家合作伙伴,将评比、出版精细运作,果然奇效,《天眼》、《契丹王妃》、《夏玄雪》、《朱雀记》皆全线告捷,高者销售25万册。
    回首间,四载匆匆而过,新浪华语网络文学已步入第四代。29日,新浪原创文学大赛群英会我们期待聚首,写手、作家、评委、评论家、合作方、获奖者,群英毕至,我们将在一个秋天的午后,分享新浪原创文学大赛风采,共度网络文学的美好时刻。http://book sina com cn/books/2007-08-28/1941220184 shtml
    网络作品的出版并不都是赚钱的,也有赔本的,腾讯公司与作家出版社合办的首届“QQ作家杯”出版的书卖得并不好,合作也只进行了一届,万卷和新浪的合作也不尽如人意。“榕树下”中国地区市场总监黑可可曾谈到,榕树下做一次网络文学大奖赛,“每次大概要花80万到90万的样子”于静:《网络寒冬里的“榕树下”》,载《中华读书报》,2001年1月17日,第20版。。榕树下举办的前两届网络原创文学大赛都是由花城出版社出版,作品发行量都超过了五六万套,但榕树下由于一味做大,运营出现困难,融资也出现波折,其影响也逐渐衰落,第三届文学大赛并没有兑现给参赛者的承诺,所有获奖作品没有分出一、二、三等,长篇获奖作者雷立刚和潘能军每人只拿到五千元,没有得到大赛承诺的多则两万少则一万的奖金,其他获奖作者一律给一千元了事。榕树下大赛停办后,榕树下出版人李寻欢把目光瞄准在个体知名写手上,如韩寒、安妮宝贝、郭妮、慕容雪村、孙睿、沧月等。如郭妮就是李寻欢强力打造的一个亿元作者。这也是网络文学大赛的缺陷,网络文学大赛是网络作者、出版机构、文学网站多方合力的结果,它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从而使文学完全市场化。
    网络文学大赛的发展过程见证了网络文学的发展历史,从奖项的设置来看,1999年榕树下“首届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只是设置了小说奖、散文奖,获奖小说都是短篇小说。榕树下“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奖项增设了剧本和诗歌奖项,有意向传统文学靠拢。到第三届还是回到小说奖和散文奖上来,也许更多的还是考虑市场,剧本和诗歌的读者显然不如小说和散文。“新浪·万卷杯”中国文学原创大赛,奖项设置也是小说、诗歌、散文、剧本四项,小说分长篇、中篇、短篇,这种设置和传统文学奖没有什么区别。“新浪第二届华语原创文学大奖赛”投稿须知中规定:作品必须“表达青春内涵”,体裁为长篇小说,“在征稿期间只能在论坛上发布作品前2/3的内容”,进入复评的作者把作品全文发到指定信箱。这次网络文学大赛可以看做是网络文学评奖的一次拐点,网络文学的青春文学内质被明确地提了出来,长篇小说才能评奖,针对的是网络长篇小说快速繁荣的局面。“在征稿期间只能在论坛上发布作品前2/3的内容”,这一要求显然是保护网络小说的版权,强调主办单位对作品的首发权。对于主办方来说,网络文学大赛是提升自己品牌和知名度的一种重要方式,有效扩大自身的影响,储备出版资源,这也是出版社和网站共同举办网络文学大赛的基础。
    网络文学大赛的获奖作者
    几届网络文学大赛成功地推出了尚爱兰、宁肯、千里烟、今何在、刘春、雷立刚、蔡骏、安昌河、黄孝阳等知名网络作者,这些作者如宁肯、今何在、蔡骏、黄孝阳等都写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宁肯成为北京市作协签约作家,蔡骏成为一个高产的奇幻小说作家,今何在成为有名的玄幻小说作家。网络大赛更多的还是推出了很多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如首届“QQ·作家杯”征文大赛的获奖作者,有小木不识丁、绝世好虫、庄旭清、驴岛、紫薇朱槿、笑看云起、卢小狼、雁渡寒潭、赵美萍等。
    网络文学大赛获奖作者小说奖散文奖诗歌奖榕树下“首届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1999)尚爱兰、老谷、mikko、分子、成刚、水晶珠链蚊子、余辉、张卫民、织雨儿、曾光洋、特思、宁肯、俞培芳、江南游子、孔笼、神仙鱼、螳螂续表网络文学大赛获奖作者小说奖散文奖诗歌奖榕树下“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2000)flying-max、宁肯、零之、飞花、人面桃花、飞雅雷、燕垒生、快乐魔鬼、刘塬、今何在、心乱、病人凡妮、孔笼、简单的鱼、青安、maoliu、小风自己、老谷、俞蓓芳、周国文、青色天堂鸟、西芹百合、陆幼青小引、刘春、弥赛亚、青蛙、右眼、包铁军、醉眼看花、楚江南、白衣卿相、lizi、寒衣“贝塔斯曼杯”第三届全球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2001)ppngaqc、雷立刚、书宏、田耳、蔡骏、zaomu、王齐君、季哑、卢江良、杨川、青月僧、悠晴、airp、lstzxf、刀丛中的小诗、白丁香、安昌河、马知遥薛舟、箫孩、小地、巫昂、江湖一刀、xixiang8888、塔尔科夫斯基、海飞丝、自立翡冷翠mm、能人、青蛇出洞“新浪·万卷杯”中国文学原创大赛(2003)铸剑、阿闻、安昌河段战江、乡村新浪第二届华语原创文学大奖赛(2004)千里烟、何小天的天、jingougou102、逸陵、shoun2000、念珠木马、一半苹果掉眼泪、catwithrose、狼小京、徐社东、lny0633、紫色茉莉花开、殇喜、citybabys、先张、yuchuan907、山岗923、moxi921、小地主6067、情凝紫眸1、starlet728、王晓方先生、秦小楼2000续表网络文学大赛获奖作者小说奖散文奖诗歌奖新浪第三届原创文学大奖赛(2005)校园类盟主:王茜
    奇侠类盟主:林千羽
    悬疑类盟主:普璞
    军事类盟主:张磊
    言情类盟主:楚晴
    都市社会类盟主:张海录
    总探花:安齐名
    网络文学大奖赛获奖赛的作者大多带有青春化的特点,除了极个别年龄偏大的作者如庄旭青等外,大多为“70后”、“80后”作者,2006年6月6日《北京日报》对“新浪第三届原创文学大奖赛”评奖结果的新闻报道标题为:《第三届原创文学大奖赛落幕80后写手全面胜出》。据报道,“新疆首届网络文学大赛投稿人数约1400名,其中15岁至25岁的作者占64 44%,25岁至35岁占29 5%,35岁至45岁占5 11%,45岁以上占0 94%;其受教育程度为大学占67 35%,中专占11 67%,高中占15 48%,技校占0 84%,初中占4 65%。”阿词:《网络让文学年轻了新疆首届网络文学大赛扫描》,载《亚洲中心时报(汉)》,2002年1月24日,第4版。
    作家王朔参加榕树下首届网络文学大赛的感觉是:“喊到安妮宝贝时,全场掌声雷动,以下依次登场的人士莫不如此,于是我领教了,这些面孔稚嫩的小男生小女生莫不是网上红人。据在场人士后称,当时台上泾渭分明,一边是我们这些‘传统作家’,一边是‘网络作家’,老的老,小的小,‘连穿的衣服都不一样’。‘传统作家’是大会主持人喊我们上台时用的称呼,当时我就觉得被他一声喊老了。”王朔:《这之后一切将变(代跋)》,见《性感时代的小饭馆》,陈村主编,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第290页。
    网络文学评奖制度,让那些遨游网络的优秀作家集中到人们的视野之中,正如作家张抗抗所言:“网络变成了一座桥梁,一头是民间原创作品——通过网络的传递,成为网络文学的印刷品;另一头是传统制作方式的文学出版物——通过网络的广泛传播,吸引更多的网民阅读并购买成书。”宋美娅:《网络文学正在成为一座桥梁——访著名作家、华语原创文学大赛奖评委张抗抗》,载《中国妇女报》,2005年1月11日。网络文学大赛比其他的文学大赛更有价值的地方在于网络文学大赛推出的是文学新人,网络无名作者写作对文坛带来的影响是,作者的创作大多没有什么羁绊,可以天马行空地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他们实现的是文学的超功利写作的自由状态。在我们的文学史为归来作家、知青作家、先锋作家,乃至70后作家、80后作家留出位置的时候,网络文学大赛将广大的文学写作者的群体空前地扩大,使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从浩如烟海的网络文学创作中凸现出来,并逐步使网络文学作品经典化,对网络文学的质量提升起到了导向作用,对文学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
    网络文学大赛的获奖作品
    首届榕树下网络文学大赛获奖的小说作品全是10000字以下的短篇小说,参赛的小说作品不过1000余篇,这说明网络小说在当时还不够成熟。到第二届榕树下文学大赛,获奖小说作品多是30000字以上的中篇小说,在内容上也更有深度和广度,还推出了今何在、宁肯等著名写手和《悟空传》这样有影响力的作品。第三届榕树下与贝塔斯曼公司合作“贝塔斯曼杯”全球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小说类奖项已经明确分为长篇、中篇、短篇。2007年“新浪第五届原创文学大赛”要求参赛作品体裁为长篇小说,分都市情感、悬疑推理、军事历史三大赛区。2007年“20062007中国网络文学节”的奖项设置,除了对文学作品设奖,还为人文学网站、博客、文学网站、原创图书、出版人、策划人设奖。
    对照几届网络文学大赛的奖项设置,会发现网络大奖赛的奖项设置越来越细,“新浪第三届原创文学大奖赛”的奖项设置和参赛情况,有着网络文学江湖大会的意味。奖项设“双状元”、“总探花”、“盟主”,盟主分为:青春校园类总盟主、推理恐怖悬疑类总盟主、都市社会类总盟主、言情类总盟主、历史军事战争类总盟主,还设有新浪第三届原创文学大奖赛“最具人气奖”、“最佳合作网站”、“影视改编大奖”、“优秀博客”等奖项。对参赛各门派的作品数量进行了统计。其中红袖派416篇,榕树派303篇,起点派214篇,天涯派190篇,晋江派159篇,幻剑派69篇,清韵派46篇,铁血派34篇,龙空派29篇。网络文学奖项设置的细化,凸现了网络文学的日臻成熟。大赛评委白烨谈道:“刚开始我们是按照固有的观念和标准来评选的,结果一看这些作品有些发懵,因为我们想找一些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但是不多。改换思路后,我们才意识到这些带有网络江湖味道的作品,本身就带有网络明显的特征。奇幻、悬疑、恐怖题材占多数的网络文学,更多注重的是娱乐、休闲。”路艳霞:《网络文学开始自成风格另立门户》,载《北京日报》,2006年6月6日,第10版。
    1999年11月“榕树下”发起的“首届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收到散文和小说作品7000余篇。时隔三年,2003年12月“新浪·万卷杯”中国文学原创大赛收到作品18517篇。举办方,组织联合的网站、出版媒体阵容也是越来越强大。首届榕树下网络大赛基本上是独家经营,2005年“新浪第三届原创文学大奖赛”有多家网站参与推荐作品,并更名为“新浪原创文学擂台赛”,“20062007中国网络文学节”由搜狐、红袖添香、天涯社区等15家网站共同组织。
    榕树下、新浪的网络文学大赛,是由网站和出版机构共同完成的评奖活动,这种评奖仍然带有民间性质。王朔参加第一届榕树下大赛时,开始根本没拿这次大赛当回事,认为“一个网站也搞评奖更是资本家和年轻人的胡闹”。而2007年的“20062007中国网络文学节”由中国校园文学社团联谊会与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搜狐原创合办,主要评委会成员是中国作协的班底。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高洪波表示,从2007年开始,中国作家协会的一些重要交流性会议,将开始力邀国内著名的网络写手参会。中国作协关注并愿意扶持网络写手,大赛开幕式上,文学评论家白烨做了《近期青春文学之我见》的演讲报告,认为网络文学节参选作品不仅题材涉及面广,而且多为上乘之作,应该重新考量“80后”的写作,建议中国作家协会成立一个青春文学工作委员会。
    翻阅榕树下首届网络文学大赛的获奖作品,获一等奖的作品《性感时代的小饭馆》在语言、故事、想象力等方面实在是乏善可陈,但这篇作品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网络生活方式,将性关系和吃面等同起来,带有时尚气息。小说唯一值得称道的是故事的内容设置上,将人物的内心活动全部遮蔽起来,浮现出来的只是人物的行动,恰如海明威“冰山理论”所讲的冰山下的内容需要读者的想象去填充。获二等奖的作品《我爱上了那个坐怀不乱的女子》、《英雄时代》以俏皮的语言对传统价值立场进行解构,前者从身体出发来理解爱情,后者以戏谑的方式见证了“英雄”的偶然性。其他获奖作品也没有太鲜明的网络文学特色。2000年,出任网易“中国原创网络文学大赛”评委的几位作家,都谈到那时的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与自己预想的有很大不同。莫言谈道:“网络文学没有超出我想象的地方,也许真正的好作品没有选出来,这些网络文学也都是书上能看到的,没有新造出新的文学样式。”亚瑜:《作家畅谈网络文学》,载《生活时报》,2000年8月17日,第4版。刘心武认为:“目前的网络文学在题材上和非网络文学没什么区别。其次,多少要有一些无拘无束的,更为放肆的情感的喷发,几首诗歌和散文中有这些因素,但还是幼稚阶段。”亚瑜:《作家畅谈网络文学》,载《生活时报》,2000年8月17日,第4版。张抗抗的看法被网络文学研究者广为引用:“我是很希望了解网络文学的。但是阅读完以后,发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本身的区别不是很明显。这与我预测的不同。我觉得网络文学应该是随意轻松的、个人化的,在阅读作品时,有一些东西改变了我的看法。有很多作品都不是很个人化的,依然是跟社会生活、精神痛苦、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际遇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是在语言叙述方式上、语词的使用、文体方面都不是我们原来想象的离经叛道,它有一些传统的因素。我本来是做好了准备要步入一个新奇的领域的。”亚瑜:《作家畅谈网络文学》,载《生活时报》,2000年8月17日,第4版。王安忆也有类似的看法:“我曾在一次网络文学的评奖活动中担任过评委,我没有发现网络文学与传统的印刷文学有什么不同。”马季:《网络文学的早期历程》,载《红豆》,2006年第3期。然而事隔几年,张抗抗担任新浪网主办的“第二届华语原创文学大奖赛”评委时的感受就完全不同了:“这次参赛的作品好像越来越规范了。”“网络文学初期那种自由的、稚嫩的、创造性的表达减弱了。”宋美娅:《网络文学正在成为一座桥梁——访著名作家、华语原创文学大赛奖评委张抗抗》,载《中国妇女报》,2005年1月11日。
    2003年以来,新浪网络文学大赛的获奖作品,与早期的榕树下获奖作品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色。首先是小说作品的故事性大大增强了,一般都起伏跌宕,有悬念;其次是作品在语言、结构上都更为圆熟;其三是故事中往往包含着对多重人性的探讨。这表明写作者的写作技巧正在大大提高,网络文学大赛的市场意味也慢慢通过作品自身的套路表现出来。《宋启珊》是一个都市言情与警匪故事的组合;《合法婚姻》将“新写实”小说解构爱情的内容用传奇性的故事再讲了一遍;《正道学园》是青春言情和悬疑推理的组接;《夏玄雪》慢慢道来的唯美爱情故事类似韩剧的翻版;《边缘》以一个当代青年传奇般的苦难故事重新演绎了《平凡的世界》。景旭枫曾戏言自己的作品《天眼》是“一流的故事,三流的写法”,这句话套在以上作品中也是基本合适的。奇幻武侠、都市言情、悬疑推理、军事历史、青春校园等通俗文学题材正成为网络文学的主流,网络文学的独特性开始慢慢地显示出来。总体来看,精心打磨的作品多了,在艺术上也慢慢成熟起来。自由的品性,民间的立场,奇异的想象,曲折的故事,时尚的语言,强烈的青春气息,鲜活的生命体验等等,正一步步将网络文学与纯文学区分开来。
    结语
    相信所有的作家写作都不是因为要获奖才去写的,但可能会因为要获奖而更加努力地写作,网络文学大赛为文学新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网络文学大赛,尚爱兰、宁肯、雷立刚、蔡骏、安昌河、今何在等网络作家脱颖而出,李寻欢、宁财神、吴过、邢育森、安妮宝贝、慕容雪村、萧鼎等著名网络作家当上了网络大赛的评委。网络文学大赛能选拔文学新人,但也有大量的知名网络文学作者在网络文学大赛之外,如明晓溪、棉花糖、沧月等作者。大量的网络超人气作品也在大赛之外,如《告别薇安》(安妮宝贝)、《智圣东方朔》(龙吟)、《蒙面之城》(宁肯)、《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慕容雪村)、《手淫时期的爱情》(蔡春猪)、《我的北京》(醉鱼)、《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何员外)、《草样年华》(孙睿)、《小兵传奇》(玄雨)、《诛仙》(萧鼎)、《飘渺之旅》(萧潜)、《亮剑》(都梁)、《谁的心不曾柔软》(慕容雪村)、《鬼吹灯》(天下霸唱)、《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等。这种情况也是由网络大赛评奖的机制造成的,网络文学大赛所针对的全是未曾发表的作品,是发现新人,而传统的网络文学奖在于从已经获得巨大反响的已经发表的作品中来选优,二者的出发点不同,致使网络文学奖参赛的起点很低,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已成名的网络作家当上了网络大赛的评委,这也导致一些好的作品流失在网络大赛之外。也许今后的网络文学大赛,可以设置一项奖,对已出版的引起良好反响的优秀作品评奖,不再强调在举办网站上独家首发,不过,如此一来,网络文学大奖赛的举办就不仅仅是商业网站的事,而是中国作协的事,需要建立专门的文学基金来设立此项奖。
    网络文学大奖赛能否选出好作品?这是网络文学大奖赛存在的关键意义所在。网络文学的好坏,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标准,也是网络文学大赛最惹人争议的问题,网络文学大赛的质量与网络文学的评奖机制是相关联的,网络文学的评奖的初选权是广大的网友读者,这考虑的是读者喜欢,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来的作品经过专家评委的复评,这时的问题是读者的点击率是否能代表网络文学的成就?陈村在谈到早期的网络评奖机制时说道:“网上的阅读与读书相比,往往缺乏耐心,不大能忍受冗长的文本、艰深的文字,这样就会产生一种新的文风,容易出现调侃式的、脱口秀式的叙述,时不时甩一个包袱。另外,网络的筛选机制,就是网民的点击率,比如《悟空传》(今何在著)就是这样通过点击率浮现出来,并获得榕树下原创文学奖的。”《网络:你向何处去》,宋炳辉主编,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第11页。在网络大奖赛评奖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网络文学与当代精英文学的质量有多大的距离?对2003年“新浪·万卷杯”中国文学原创大赛获奖作品,评委们的意见是:“他们的这些获奖作品的艺术水准,与一些知名作家发在文学刊物上的头条作品相比也毫不逊色。”《2003年中国文情报告》,白烨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93页。这种评价中隐含的评价标准是:网络文学水平的高低应该以文学刊物为参照系。在经过几年的网络文学发展之后,网络评奖终于彻底意识到网络文学在本质上是与纯文学有差别的,换一种眼光来看,评委们对网络文学的肯定则是另一种方式。
    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网络文学,但网络文学作品基本没有进入文学批评界的视野。网络文学大赛的发展历程让我们看到,网络文学正在逐步向成熟的通俗文学过渡,简单的指责往往是很容易的,而对于网络文学来说,充满学理的批评和细心的呵护也许是更为重要的。谢冕先生在当网易网络文学奖评委时曾说过:“传统文学重艺术性,审美感受是首要的,其内容有意义、有深度,给人启发,有一定深刻性。而通俗文学接近人,被人很快接受,语言方面平易近人、平常,与严肃文学不同。从这些方面讲,网络文学与通俗文学有相通之处。”《“网络文学”与媒体叙事》,载《中华读书报》,2002年9月26日。网络文学大赛带来的获奖作品,大多已经被出版,当我们不再要求网络文学和纯文学比肩的时候,网络文学实际上构成了发展中的当代大众通俗文学的一部分。通俗作家高尔斯华绥、赛珍珠都曾获诺贝尔文学奖,在通行的当代文学史中,谈到当代的通俗文学还是港台的琼瑶、三毛、金庸之类的作家,当代大陆的通俗文学一直处于一种线索不明的状态,而当代社会的变革,市民社会的形成,宏大叙事的颠覆,商业化时代的消费文学气息在网络文学中已清晰地呈现出来,当代通俗文学通过网络正以新的面孔进入文学的殿堂,这正是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总结的。
    原载:《现代中国文学论坛》(第一卷)
    
    原载:《现代中国文学论坛》(第一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