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南帆:如何认识“当代文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李麦 参加讨论

    中国当代文学为何总是遭受各种非议?又该如何对它进行评价?近期《文艺争鸣》上,评论家南帆以“我们这一代的表述”为题,阐述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理解和认识。
    价值评估正从学术领域向大众传媒转移
    在文章中,南帆首先分析了当代文学遭受非议的原因。他说:“每隔一段时间,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评估就会周期性地成为舆论的焦点。多年以来,贬抑之声总是占据了上风。群殴中国当代文学是一件轻松而解气的活计,谁都有资格顺手掴一巴掌。”在他看来,非议中国古典文学或者西方文学,必要的学识令人气馁。而当代文学不存在准入门坎。只要读过《上海宝贝》、《驻京办主任》或者郭敬明,许多人就有胆量登台进行主题演讲。
    “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迂腐地与他们的观点斤斤计较。那些信口开河的激愤之言或者夸张之辞无非是制造某种文化氛围。”“抛出这种论断的意义更多是摆出一个激进的姿态,这似乎可以迅速地赢得大众传媒的青睐。”南帆表示,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评估正在从学术领域向大众传媒转移。哗众取宠,策划各种引人注目的事件,这些均是打动大众传媒的热点,略加渲染即可名利双收。文学排行榜显然属于这种企图的产物。“许多人如此爱好当代文学的等级鉴定,热心地断言当代文学比哪一个时期的文学高明或者低劣,这种兴趣的确令人费解。”
    他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文学与生活的横向关系远比文学之间的纵向比较迫切。“除了某些自欺式的虚荣,这种比较说明不了什么。所以,我宁愿为这种问题耗费精力:中国当代文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认识“当代”的特殊意义
    南帆在文章中强调,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我们必须意识到“当代”的特殊意义。“当代意味的是,我们生活的时代。”他说,无论文学还是别的什么,当代的许多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问题可能是我们的学术素材,同时,这些问题的结论往往超出学科框架而深刻地触及此刻的生活基础。研究一百年前的空气质量与研究现今的空气质量,后者的意义直达我们的日常环境。
    “中国当代文学如此引人注目,显然由于它在生活之中扮演的角色。可是,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真正分量?当代不仅意味了一个时间段落,而且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结构。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基础,意识形态特征,文化氛围,这一切汇成了一个无可替代的场域。投入这个场域,我们就会有一种基本的感觉,通常不至于弄错或者混淆。这种感觉回旋于当代文学之中,如影随形。因此,进入文学即是体验当代,我们甚至在文学之中更强烈地意识到生活本身。”
    他提出,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是中国当代文学的脉络,这多少忽略了当代结构的坚固程度。当“中国立场”被设定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考察视域时,我们没有理由用所谓的传统文化填充这个概念,甚至给文过饰非找到一个堂皇的名义。“在我看来,‘中国立场’的意义毋宁说在于指出,我们正置身于一段奇特的历史。”炽烈的革命渐渐退隐到幕后,我们所熟悉的左翼文化成了思想遗产。经济晋升为历史发展的头号主题,市场造就了新型的意识形态。
    孜孜不倦地表述这一代人
    何为“中国立场”?南帆谈到,历史驶入一个陌生地带,各种传统的导航图陆续失效。我们的周围充满了未知的挑战。“中国立场”首先表明了我们落入的环境:如此之多的问题必须重新解释、探索,思想、智慧、勇气和洞察力缺一不可。显然,中国当代文学加入了这方面的工作。这方面的工作包括总结历史,也包括参与未来的建构。当然,文学的建构不是提供面包、钢铁或者坦克,文学的擅长是改造我们的意识。这并非制造若干美感的波澜,提供几阵无厘头式的笑声,或者杜撰一个悬念丛生的故事。改造我们意识的意义是因为,我们——所有的人——均有资格担任现在和未来的历史主人公。
    “总会有那么一天,中国当代文学成为过往的历史景象,供后人指指点点地参观、访问和研究。然而,至于在今天,论功行赏的时候还没有到来。授予哪一种功勋称号,金质奖章还是银质奖章,是否荣任经典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当前能不能命名为文学的最好时期,这些问题都不是当务之急,可以放心地抛给后人。现在,中国当代文学的首要事情仍然是,孜孜不倦地表述我们这一代人,紧张地与周围的历史举行全方位对话。”他说,一些作家才高八斗,时刻在策划扛鼎之作;另一些作家人微言轻,终其一生只能提供一些小摆设。“这又有什么关系?当代文学的正常生态即是鱼龙混杂。重要的是,我们始终与当代文学站在一起,呼吸这个时代的空气,共同承担自己的命运。在我看来,这即是‘当代’这个概念的真实意义。”
    原载:《文学报》2010年06月03日
    
    原载:《文学报》2010年06月03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