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在历史的余温中寻找与重现 ——评裴指海军事长篇小说《往生》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安静 参加讨论

    小说是生活的一种富有想象力的演出,同时也是我们自我生活的一种扩展。小说和历史联姻,则有了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的说法。把这些宏观范畴具象化、具体化,与作者的思想深度以及理解历史的能力密切相关。
    军人作家裴指海在面对南京大屠杀时,他所反映的战争的残酷,说服力不仅仅通过想象来体现,军人身份使他的体悟更具有切肤之痛。小说《往生》有两条大的线索,一条以参加南京保卫战的连长李茂才为主人公,在这条线索中,作者集中反映的是战争中李茂才所经历的历史,描写了许多令人钦佩的英雄人物。裴指海力图还原历史和战争的真实场面,充斥着战争的残酷性和历史的真实性。另一条线索以现役军人“我”为出发点,“我”去采访,去缅怀,运用魔幻主义的写作方式,虚虚实实之间,抒发的是作者对于历史的沉痛关照以及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呐喊。
    小说中,“我”去采访被大众遗忘的英雄,而在采访过程中,“我”和英雄之间产生了精神交流。同为军人,对于战争和历史的伤痛有着共同的深刻理解,对于大众对军人身份的认知,也有相似经历。诸多相似的背后,作者所化身的“我”在对于英雄的尊重、对于战争的认识上有着深刻的反思意识,在反思历史的同时反思着我们生存的当下,用沉痛的口吻描述我们精神生活的现状。作者在充当忠实的记录者和历史的反思者时,还是一位有良知的军人,他的身上有着深邃的无奈,“我能做的,就是把我所看到的写下来”,可以看作是作者沉痛之余的精神写照。在南京保卫战前夕,老百姓面对侵略者说的是“我们不惹他们,他们总不会把我们怎么样吧”,修身养性的僧人一味的宽容和豁达,汉奸们谄媚的嘴脸,让人有着深深的无法言说的疼。直到战争来临,大众才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描述他们对于战争的无知,一方面是在抒发大众的无辜,战斗的残酷;另一方面,也是激发读者的思考———在家国被侵略的时候,大众为何还如此无知?时空退回到眼前,售票员问“我”会不会有战争,愤青们在网上大喊着打打杀杀核平美日,他们都是远居在战争之后的民众,面对曾经的战争,愤青们看似热血沸腾,然而在灵魂深处,他们的疯狂和无知更甚。
    还有大众对于英雄的认知。李茂才作为历史上的英雄,平淡生活的背后是大众对于英雄的忽视。老人去世后,他的儿子说道:“我在墓碑上能写什么呢?写民族抗战英雄?可谁承认?他就是一个农民啊。他当过解放军和志愿军,写革命烈士,可也不是那么回事……”难以下笔不是因为老人自身的身份难以界定,而是因为大众对于老人的认可问题,没有人去尊重这个英雄的作为。只有“我”喃喃地说道,将军歌刻写在墓碑上,老人一定会赞同。同为军人,同为被忽视的人,惺惺相惜。小说中很吸引人的部分在于时空的回旋。叙述者“我”跳进历史的回旋之中,裴指海有意授予死亡的人以话语权,用这些残损的身体来说出生前未来得及说出的话。而这往往是最真实的东西,是最接近其灵魂的语言。然而悲哀之处就在于,一定要等到他们的身体残破或者死亡之后,才能真实地倾吐。
    在大众擅长遗忘的当下,裴指海用这部优秀的小说重提一段历史。翻出历史和城市的旧痛,不仅仅是提醒麻木的当下,还在引发思考:面对一段血淋淋的历史,面对伟大而又被遗忘的英雄,我们该持怎样的态度去看待他们?我们该用怎样的作为来面对历史?现在我们生活的时空很快也将成为过去,成为历史,面对我们自己在经历的“历史”,我们的心灵是否还会一如既往的空白?我们何去何从?我们该做什么?我们拿什么来警醒麻木的灵魂?
    阅读完这部小说,我们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 2011年03月04日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03月04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