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军事文学的水试验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李辉 参加讨论

    一个名叫江本胜的化学家,做了个有趣的试验。他将两杯一模一样的水,一杯贴上“你真美、喜欢你”的字条,另一杯则贴上“丑死了、讨厌你”。然后,将它们拿去冷冻、结晶,试验结果让人吃惊。
    这位一生致力于水试验的化学家,在联合国大会上报告说,当你用一颗感恩的心赞美一杯水,它的结晶会美得不可思议;当你用仇恨的心对它时,结晶则相应的如魔鬼的脸一般难看。他更进一步地说:听了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水结晶,像这首明快、清爽的曲子一样美丽而工整;而听到对美充满深深祈望的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的水,其结晶也竭尽全力展现出一种华丽之美;最妙的是听了肖邦的《离别曲》的水结晶,美得小巧玲珑,并分散开来,简直令人惊叹。然后他总结道:“美好的情感与心灵,会对世界产生有益的影响。所以,我们更应该多一些爱与感谢”。
    这就是著名的水试验。望着一张张姿态万千、精美绝伦的水结晶照片,我在想,它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或许是的,宇宙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从来都是“爱”的化身。这里,当我们谈论起那些难忘的文学作品时,自然也不会例外。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安娜·卡列尼娜很美,德伯家的苔丝很美,包法利夫人很美。因为托尔斯泰深爱着安娜·卡列尼娜,托马斯·哈代爱苔丝,福楼拜爱包法利夫人。这里,化学家手中的那杯神奇之水,变成了文学家笔下鲜活的形象。他们用一颗充满了爱的心灵,通过文字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水结晶。难怪托尔斯泰在写给甘地的信中,会说出这样的话:“爱,或者以别的名辞来沟通人类心魂的渴望,是人生的惟一的、最高的法则。”
    同样,在那些优秀的军事文学作品中,我们也看到了美丽的水结晶。读荷马史诗,这部算得上军事文学始祖的作品,我们所读到的,绝非一个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也非一个激荡人心的历史故事,更多的是像大海一般汹涌的荷马的眼泪。那一行行动人的诗句,从荷马之口吐落而出,犹如一朵朵花瓣从天飘下。在荷马的叙述里,一切都在光明中复活了。无论是“投影森长的枪矛”,还是“美发的黎明”,无论是“溜圆的战盾”、“闪亮的云朵”,还是“神圣的大麦”、“有翼飞翔的话语”,这些本来普通的事物,却被荷马擦拭得闪闪发亮,发出了神性的光泽,结出了美丽的结晶。我相信,那不是荷马的文学想象,而是他的眼睛看到的事实,他只是把它们如实地述说罢了。
    我们自然要问,荷马看见的世界,为何我们却很难得见呢?不要忘了,这位3000年前的游吟诗人,是个双目失明的盲人。因此,他惟一的眼睛,只是那颗装满了爱的心灵。在那颗心中,一切都那么美,那么神圣,就像凡人仰视上帝一样,他仰视着这个世界,仰视着天空的阳光、地上的露珠和脚下的尘土。于是,也就不难想象,从这样一颗纯爱的心灵里流淌出的句子,正如江本胜的描述:“美得不可思议”。于是,史诗中那一段段横冲直撞的叙述,给人留下的却是一张张轮廓鲜明的脸庞和无穷的追忆,于是,那一行行质朴得甚至笨拙的诗句,便获得了直抵人心的力量。
    因此,我们能否这样说,作者能写出怎样的作品,全在于他拥有一颗怎样的心灵。而文学知识、技巧、手法什么的,只是装苹果的篮子罢了。谁都知道,我们要吃的是苹果,没人要吃篮子。
    军事文学的创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常伴随着刺刀、英雄、炮火等刚性的事物,这就更需要军事文学的创作者拥有一颗柔软的荷马之心了。倘若我们只看到黎明,却看不到黎明的美发;只看到枪矛,却看不到枪矛投下的长影;只看到话语,却看不到话语的双翼和飞翔,我们的叙述将会难看地摔死在地。托马斯·哈代诠释道:“一个天性敏感的农民,他的生活比一个天性迟钝的国王的生活更广阔、更丰富、更激动人心。”或许是的,激动人心的不是枪矛,而是枪矛那森长的投影。
    荷马写了一场战争,奇妙的是,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敌人。因为荷马有一颗纯爱的心,所以他只看到了世界的纯美。而《战争与和平》《丧钟为谁而鸣》《静静的顿河》等经典军事文学作品,似乎都与荷马之心遥相呼应,向我们暗示了一件事实:用悲悯的、纯爱的心,塑造你的英雄与敌人、你的炮火与硝烟,不管你手里有一杯什么样的水,只要你给它装满爱,都会结出无比动人的结晶。
    当我们对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生起爱和感恩,包括每块石头,每颗弹壳,每声咒骂,每个疼痛……当我们学会了向它们微笑,始终心怀感恩时,也许我们的心中,便孕育出了像荷马一样伟大的作品。我们坚信不疑,伟大的作品都是爱和感恩的结晶。
    身为军事文艺工作者,我想,我们首先要对国家和部队生起无比感恩的心,才会创作出优秀的军事文学作品。在一本书上,偶然看到这样的感恩词:“感恩国家的栽培护佑,感恩党的英明领导,感恩父母辛苦养育,感恩老师辛勤教诲,感恩同学关心帮助,感恩农民辛勤劳作,感恩关心帮助及一切付出的人。”或许,这就是创作的全部秘诀。
    原载:《文艺报》2013年03月29日
    
    原载:《文艺报》2013年03月29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