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石头记》原旨意在传教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石从越 参加讨论
看见这个论题不少人会惊谔不解,也许会立即怒发冲冠,甚至会破口大骂,不要着急,听我慢慢道来。
     先看看《红楼梦》之前的书名:《石头记》、《情僧录》、《红楼梦》、《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除了《金陵十二钗》像言情小说的名字外,其他的都像是传奇或传教题裁的书名,仅凭这一点当然不能证明什么原旨意在传教了,我已论证过《红楼梦》之前有底本,底本是什么样子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但从现行《红楼梦》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涉及宗教的内容,就结合当时的宗教背景来谈为什么会有这一现象。
     白莲教又名白莲会、白莲社,源自佛教净土中的一个支派,始创于南宋时期,到元代逐渐流行,曾一度受到政府的保护,其领导人可出入宫廷,教徒也可以公开信教。后来,在流传过程中,该教又吸收了明教和弥勒教的若干成分,由宣扬"弥勒出生",进而宣扬"明王出生","弥勒佛将下生"等信条,相信光明战胜黑暗。而贫苦农民接受此教义时又往往赋予它更多的革命内容,加之该教常采取"烧香聚众"、"夜聚晓散"的活动方式,因此到元朝中后期,该教遂成为起义者组织群众的工具,以"明王出生"等相号召,不断发动起义。如泰定二年(1325年)河南息县有赵丑厮、郭菩萨倡言"弥勒佛当有天下",煽动起义;至元三年(1337年)河南信阳有捧胡利用白莲教起义事件。也因为于此,元政府亦通令加以禁止。但是,由于元代后期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白莲教的势力也在不断壮大,并形成南北两大系统:著名的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刘福通等为北系首领;蕲黄地区的红巾军领袖徐寿辉等为南系首领,郭子兴红巾军及其朱元璋势力无不隶属白莲教系统,因此可以说白莲教是摧毁元朝统治的重要力量。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深知白莲教等在发动元末农民大起义中的巨大力量,特在《大明律》中设《禁师巫邪术条》禁止民间传习白莲教等邪术,为首者绞,为从者流三千里等严酷法律,但明代并没有将其禁绝。1397年、1420年、1505年、1566年等等,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点,发生过大小规模不等的起义,可谓连续不断,禁而不绝。由于统治者的残酷镇压,白莲教本身也在发生变化,出现更多的支流派或一派多名,而白莲教本名往往弃而不用。明朝末期,1622年发动的大规模起义,有近二十万人,仍用红巾为识,徐鸿儒自称中兴福烈帝,给明朝很大的振动。因此可以说白莲教也是摧毁明朝统治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清朝建立后,一大批抵抗斗士更是不遗余力地反清复明,反对外民族的统治,从开始时可歌可泣的抗清战斗,到嘉庆十八年(1813年)的天理教起义,一直到孙中山革命,这种反抗就没停止过,我们可以从鲁迅的《阿Q正传》中都看得出,老百姓还以为革命就是在反清复明呢!纵观中国的历史,我们有无限的感叹:总是弱小的、野蛮的文化战胜强大的、文明的文化;不管怎么变化,又总是老百姓处在最水深火热的环境之中;为什么清朝初期那么强盛,最后竟成为半殖民地的社会,主要是因为是占极少数的统治阶级利益的国家机器根本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这一点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是一样。还有一个重要的认识就是:从陈胜、吴广起义到中国共产党革命胜利,都是有很深刻的历史背景及提出了符合当时民众信仰的口号的,革命才能成功。再说远一点,我不是名人也不是政治家,也就可以信口胡说了:为什么把"法轮功"定为邪教啊,是不是它也和白莲教比较相像啊?就因为它可能会产生颠覆政权的力量,这是任何统治者都不愿看到的现象啊!
     说了半天,好像说跑题了,聪明的读者也许理解了我要说的意思,还是再回到主题上去,结合红楼梦来分析吧!
     红楼梦通篇都在描述一个神话故事:女娲氏炼石补天、神仙一僧一道、石头投胎、空空道人、念咒书符、大展幻术,还有什么:"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怨司"、"春感司"、"秋悲司"以及警幻仙子等等,这在我们今天看来都是虚无缥缈的神话,谁都不会去认真考虑它的真实性,多数会理解为当时作书创作的一种方式,如《水浒传》开篇也是这种形式。但这些又是和当时的文化及信仰是紧密相连的,包含着很隆的宗教文化。分析宗教背景,我又不得不提到《金玉缘》这部小说,虽然我不能证明它就是底本的近本,但我可以确定它至少应该是同期的作品,现代的人是不可能伪造出这样的符合当时的宗教、文化的作品来的,谁不信的可试验一次。在第二卷 "慕尊荣夏妪游公府 招邪魔麒麟梦真如"中有一段现摘录如下:麒麟正不知如何答话,宫门内出来一个提着花篮的童子模样的人,说道:"国舅爷,不可动粗,这是护花侍者,净心菩萨请进去呢。"说毕,领了麒麟进去。只见门上有匾,道是:"三教合一";还有一副对联:"释儒道教教同源,佛仙凡个个向善"。麒麟也不敢多看,见了那净心菩萨,施礼道:"不知菩萨有何吩咐,这里又系何处?"净心菩萨道:"侍者果不记得这里了么?" 这里面不是明显地传教吗?现代人根本不清楚当时的宗教背景,能编得出这样的内容吗?
     再看一段:夏嬷嬷只得喝了一杯,讲道:"听我死鬼男人说,我们八仙庄原来不叫这个名儿,叫什么姜家庄,姜姓是大户。不知道是那个朝代的事了:有一天姜家庄来了八个讨饭的叫花子,是一个老婆子领着七个男的。那几年正是连年荒旱,人们那有吃的给他。姓姜的有几户富些的,见那要饭的上门,便往外撵,说‘你们倒自在,成日家也不用干活儿,光吃现成的。有也不给你们。’那家的小孩子拿了一块饼子给那些讨饭的,也被他父母夺了过来,扔给狗了。那些讨饭的又到了姓连的家来。那姓连的已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刚做了一锅野菜汤,自己没喝,都分给那些叫花子了。后来,没过多久老天爷一连下了半个月的暴雨。那姓姜的都被淹死了,独那姓连的一点儿事没有,住的地方,脚下的地儿还会升高,直升到跟小山儿一样。到如今,我们庄里还有那座高坡呢。人们都说,那八个叫花子便是八仙,不是一个老婆子七个男的么?那老婆子必定是何仙姑变化的。因此上,人们修起了庙,供着那何仙姑等。谁有了病什么的,到庙里烧香乞求,和那些菩萨一样灵呢。从那以后,我们那地方就叫‘八仙庄’。”权太君听了道:“人还是要行善的好。”慧兰却不信这个话,因道:“你讲的这是笑话儿么?如意姐姐快过来罚他三大杯!”如意便过来要罚。这不是更明显地在宣传什么吗?
    《金玉缘》里面还保留着更多的真实信息,不必一一叙述了。经过修改后的红楼梦删除了原来的部分传教信息,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新奇的观点:如还泪说、神仙姐姐说等等,甚至连脂砚斋等评论者都感到这些观点有趣可笑,连连惊叹。是不是说《红楼梦》中就没有这些信息了呢?不是的,实际上书中多的是,要举例都没完没了,只是换了形式,让人看不出来有那么明显吧了!
    有人会问《红楼梦》怎么会和白莲教有什么联系?理解了有改编这回事你就回明白了,还是有的:《红楼梦》中说晴雯在死之前,“不是我妄口咒他, 今年春天已有兆头的,这阶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我就知有异事,果然应在他身上。”死后,就因为一个丫头的鬼话,晴雯就不是白海棠花神,而是芙蓉花神了,这变的多么勉强哟!《金玉缘》中的晴雯就有区别,在死之前,池中的白莲花突然盛开且不是时候,她再投水而去,死后池中的白莲花就再没有了,晴雯自然变成芙蓉花神了。什么是白莲花,什么是白莲教,你自己再去看作者叙述的故事,什么轮回呀!怎么转世呀!到底有没有联系读者理解去吧!要补充说明一下的是,改编者为什么要改掉这个故事呢?就是怕有杀头之祸撒!
    《红楼梦》中宝玉身边的美女们劝他不要诽僧谤道,可真是天大的冤枉,我们这位本是从神化中变出来的可爱的石头,从小到大就没做过这种坏事啊,相反,刘姥姥讲了个鬼话后,他立即就去找红衣美女,长大些之后就学悟阐机,从小就怕鬼,爱的人死了就立即去祭奠,甚至很小就知道死了变乌龟去驮碑,本来就知道我佛慈悲,迷信极了,除了不愿读书不想做官外,还是很愿意传教的啊!哪一点诽僧谤道了?
    《红楼梦》中竟然大骂红巾赤眉为匪,熟不知明朝的朱元璋就加入过这种匪党,后来他又怕这种势力了,明朝的遗老们当然也要跟着骂了啊,再说白莲教已经分化成各种派别,以前的各种派别起义首领最后都没做什么好事,要号召人民起义,也要注意改换门庭哟!我们从《红楼梦》中的诗词、谜语、酒令中都可以找出好多明显的反抗的呼唤之音啊!
    红楼梦中的人物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这是很奇特的现象,现代西方名著如《百年孤独》等才有这样的写法,包括作者将主人翁描写成大胆反抗自己的父母、家庭甚至社会,在当时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也说明了作者思想已经站在多么前沿位置上,整个社会中人民的思想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开始敢于否定一切了。不过作者的爱憎也有明显的痕迹,如写包勇和大骂贾府的奴才焦大,在忠心护主这一点上,是大笔称颂的,就连醉金刚的正直,作者也不忘歌颂他,那些醉生梦死的人,不管是高贵低贱,作者都给与无情的批判。这不是在传教吗?
    红楼梦可以说是龙头猪肚鼠尾,开篇文笔精炼,可以说是不用添改一个字,正文就有些脱泥带水了,结局则不了了知,是什么原因呢,几代作者的出发点不一样,所处的环境也有很大区别,有的是为政治,有的是为经济,当然搞不到一起来啊!究竟是什么样的结局,还是我们要继续研究的课题。
    我这里大胆进行了猜测,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红学专家提出来过,也是全新的观点,但我绝不是哗众取宠,南明朝的抵抗斗争彻底失败后,确实有很多仁人智士从直接的战斗转入地下斗争,这是不争的事实,当时写书是没有版权和稿费的,写个人传记是现在才有的事情,你能想像连生活都困难的人,有必要去写自己的家丑、自己的情史吗?而且搞不好就招来杀身之祸啊!你能想像美国人会写得出亡国之恨吗?想成名以他的才学也可以做别的事,一样有成就啊!联想一下宝玉身上的传国玉玺就可以判定《红楼梦》绝不是简单的小说。其他的就不用再多说了。
    石从越于荆州笔
    二○○五年一月十八日
    原载:惠稿
    
    原载:惠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