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对《日本现代文学起源》的几点质疑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郑润良 参加讨论

    柄谷行人的著作给人启发最大的就是对文学制度的揭示。作为一种制度,它在特定的时代发生必然有其对时代形式的因应,可以说是必然的,但如果这些时代形式由另一些因素构成,或某些因素发生变化,那么这种制度有可能也发生质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偶然的。这个问题也涉及到现代性到底是单数还是复数的问题。从已发生的历史来看,现代性有内生的,有外启的,有先发的,有后发的,有主动的,有被动的,有所谓纯正的,有所谓异化的,不一而足。但从已获得的广泛共识来看,对现代性的总体框架的描述还是基本一致的。虽然,现代性落实到每个国家,会因广义的文化环境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面貌,但底色是差不多的,比如市场化经济、政治民主、独立的民族国家、主体性的张扬等等。因此,现代性既可以说是单数的,也可以说是复数的。或者说在微观上看是复数的,宏观上看是单数的。我想这些论调也可以说是柄谷行人先生论述的潜台词,也可以说是一些常识。作为一种制度,必然有其权力的一面,这一点从福柯对知识与权力关系的论述,到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意识形态再生产,到布迪厄的学术体制作为一种文化资本,都已作了发人深省、筚路蓝缕的工作。柄谷行人的突出点在于将以上的理论消化,具体阐述了现代文学体制在一个特定时空点的建构过程,这也是柄谷行人先生最大的贡献之一。可以说,除了象福柯、索绪尔、德里达这样的天才型的大师,他们的著作石破天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他的理论家是在消化了他们的理论营养之后,将他们的理论在某些方面加以引申、加以运用或修正,从而奠定自己的理论地位,柄谷行人先生无疑也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发现现代文学制度的关键词就是内面性,即关注内在表现、而对客观世界无动于衷的主体性,这主体性是由现代性的透视法引申而来,在浪漫主义文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套文学机制引进日本后,伴随着语言上的“文言一致”运动,促成了新的文学装置和认识装置的诞生。作为一种制度,它必然夸大了某些它所推崇的文学标准的施行,从而也必然抑制了另一些被它认为不入时、不入流的文学类型的死灭。同时,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部门,它又与其他部门如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形成总体的意识形态力量和制度建构力量。
    作者反复强调的是纠偏人们意识中的颠倒,揭发现代文学的体制面目,从而达到去自然化的目的。这一点确实是至关重要的。应该说柄谷行人的这种问题意识得益于他类同于解构主义和现象学的立场以及福柯式的知识谱系追索方式,我们只能讲类同,因为作者否认自己受到此类理论的影响。这到底是不是作者力图为自己的作品的原创性价值加码,我无意置评。但我这里要质疑的正是作者的理路表面上与解构主义相符,但实质上却可能正犯了解构主义所批判的“起源神话”问题。本质主义之所以对某一事物的本质确信不疑,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起源”本性为底气。本质主义者相信事物的起源处即奠定了这一事物的本质所在。但解构主义指出这一起源本性实为起源神话,事物在历史性的发展中其性质已发生了无数次变化,就如作为人类的祖先可能是类人猿,他与今天的人类的性质已经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并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本质。这也正如柄谷行人先生一直在书中强调“现代文学的‘起源’只有在19世纪后期才能寻找到”。(1)这句话实质上也可以表述为:现代文学的本质在19世纪后期就可以寻找到。并且作者也一再说, “我觉得做谱系学的的溯源不能走得太远。”(2)这句话诚然不错。但问题在于福柯的知识谱系学的溯源并不是找到源头就了事,而是一路追踪下来。由于历史情景的变化,他所追踪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相应发生了变化。而《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一书给人的感觉是源头找到了就万事ok了,现代文学到底从何而来,它到了日本后借助制度的力量占据了主导型地位,它几十年如一日,特征明确,流毒甚广,取得了霸权地位(葛兰西意义上的霸权),如今正准备寿终正寝。所以也就到了给它写悼词、介绍其生平的时候了(虽然作者说他写书的时候还没意识到现代文学已走向末路,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作者的未卜先知能力的体现)。这种思路很容易让我们将其和“起源神话”联系起来。也就是只要找到了现代文学的起源,那么它的本质就可以盖棺论定。
    这也就难怪张颐武先生看了这本书,会受其启发写出了《新文学的终结》一文。关于这篇文章,陶东风先生已有专门的文章予以批评,我在这里指出的是他犯了柄谷行人先生同样的错误。张颐武在文中讲了《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一书的高明之处后,展示了同样的简单的思路:先找新文学的起源即五四文学,起源找到了,那么新文学的本质也就找到了。结论是,时代变了,现在是新新中国了,所以新文学的使命完成了。最后是一句很高兴也很伤感的告别词:别了,新文学!(3)张颐武在文中没有给我们说明的是,新文学的内涵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其功能及指向、使命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使命是否已经完成,到底完成了多少,如果完成了,是以什么为标准说它已经完成。
    回到柄谷行人。他在书中同样没有给我们说明的是,现代文学的内涵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其性质发生了哪些变化,它究竟有包含了几种文体,这些文体有无新的发展,有无新的文体的出现或旧文体的消失,这些文体在总体意向上都是统一的吗?作为一种文学制度,除了其制度本身带来的压迫性力量与意识形态色彩,它有没有因应现代人因现代生活变化而变化的审美习惯和心性结构的一面?或者说,它是如何获得葛兰西意义上的霸权的,它自身做了哪一些调整与变化?有的人可能会说,既然书名上写明“起源”,我要作者回答这些问题不异于吹毛求疵。但我提出这些问题的理由是,作者在前言后记中已经说明他对起源的寻找是基于当下文学界对现代文学起源的忘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也就是说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还是基于对当下文学状况的批评。既然如此,他就不能不回答我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而不是只字不提。
    在我看来,之所以存在这个问题,其根源在于柄谷行人先生对现代性的态度以及与“近代的超克”论的隐秘理论联系。正如作者在《英文版作者序》中所说的,“我在本书中所要做的对于现代文学的‘批判’,在日本的语境里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比如,70年代前期这种现代批判已多见于世,它与60年代的经济成长及新左翼运动相关联。进而言之,就连这个70年代的‘现代批判’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视为30年代后期‘近代的超克’论之变奏。”(4)作者随之说到“近代的超克”论者认为笛卡儿的二元论、历史主义、产业资本主义,以及民族国家等都必须被超越。我们看不出作者在本书中的理论路向与这种全盘否定西方现代性的理论路向有什么实质性区别。也许区别只在于超克论者的目的在于当时语境下为日本和西洋列强发起战争,并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奠定理论基础;而柄谷行人的目的何在,我们或许只能联系他的新左翼立场作出解释。但新左翼内部实质上也不是铁板一块,有偏保守的(这里就这个词的中性意义使用,其立场可大致理解为不希望革命的发生带来社会的剧烈震荡),有激进的,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柄谷行人属于哪种左翼,我们不得而知,但他对现代性的态度可以从以下这段话中略见端倪,“为了真正扬弃nation,必须走出那个资本制=民族=国家三位一体的圆环。从写作《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一书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走出圆环的办法。关于这个问题,我无法在这里祥加论述,唯希望诸位能参阅我最近的著作《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一书。”(5)柄谷行人提到的这本著作我还没看到,我只能说,我个人对他能否走出这个所谓的圆环不表示乐观。
    注释
    (1)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3页。
    (2) 同上,第11页。
    (3) 参看张颐武《新文学的终结》,http://www.mecul.org/Article_Show.asp?ArticleID=567
    (4)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第8页。
    (5) 同上,第6页。
    作者: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级博士生
     zhengrunliang@sina.com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