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历来号称“义绝”。而表现关羽“义气”的情节主要有两个:一是千里走单骑,一是华容道放曹,这就是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大加称赞的“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 其实,“华容道放曹”完全是《三国演义》的虚构。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山阳公载记》: 公船舰为(刘)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稍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这就是说,历史上的曹操在赤壁遭到火攻,败退华容道时,虽然境况十分狼狈,但并未遇到任何埋伏,自然也谈不上被关羽“义释”的问题。 在元代的《三国志平话》中,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谋,出现了曹操连续三次遭到截击的情节,其中第三次是这样的: 曹公寻滑荣路去,行无二十里,见五百校刀手,关将拦住。曹相用美言告云长:“看操亭侯有恩。”关公曰:“军师严令。”曹公撞阵,却说话间,面生尘露,使曹公得脱。关公赶数里,复回。 在这里,关羽根本不想放走曹操,曹操则强行“撞阵”,仅仅是因为关羽突然“面生尘露”,曹操才侥幸逃脱。 罗贯中受到这个情节的启发,作了大幅度的改造和加工,从而创造出一个深刻表现关羽内心世界的精妙篇章。 小说第50回,写曹操在败逃中,曾经三次大笑,意在贬低诸葛亮、周瑜以掩饰自己的恐慌和沮丧情绪,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然而,事实却一次又一次地嘲笑了他自己。前两次,他笑声未落,就先后遭到赵云、张飞的伏击;第三次,正当他在华容道数落诸葛亮、周瑜“无能”之时,只见—— 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 这时,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拦路的是威名赫赫、武勇盖世的关羽和五百名精锐的校刀手;而曹操“止有三百余骑随后,并无衣甲袍铠整齐者”,经过长途的奔逃、沿途的截击和风雨的侵袭,他们早已意志消沉,精疲力尽,又饥又渴,他们胯下的战马也已困乏不堪。这样的残兵败将还有多少战斗力?难怪他们见到关羽,不禁“亡魂丧胆,面面相觑”。 面对如此困境,老奸巨滑的曹操一时竟也没了主意,脱口而道:“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但这分明是以卵击石,要想侥幸获胜几乎是不可能的。还是谋士程昱比较明智,他提醒曹操:“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细心的读者可能会记得,这位程昱先生在赤壁之战中曾经不止一次提醒过曹操,然而当时的曹操志得意满,头脑发胀,根本听不进去。现在,程昱根据双方的实力对比和关羽的性格特点,又向曹操提出了摆脱束手就擒命运的唯一可行的办法;而曹操在遭到一连串挫折之后,头脑也清醒多了,自然是一点就通。于是,他采用动之以情的办法,竭力软化关羽的心。这样,矛盾的重心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关羽身上。 此时的关羽,处在“忠”与“义”的尖锐矛盾之中,经受着理智与情感的巨大冲突。从忠于汉室,忠于刘备集团的立场来看,曹操是图谋篡逆的“汉贼”,是刘备集团的死敌,绝对不能放过;但从个人关系来看,曹操又是除刘备、张飞之外的关羽的平生知己,对关羽可谓恩深义重,关羽很难用自己的手去捉住曹操。作者紧紧抓住这一矛盾冲突,分三层描写了关羽放走曹操的过程。 第一层,写关羽在曹操感情攻势下的思想斗争。当曹操在马上向他欠身施礼时,他“亦欠身答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本来应该马上动手,抓住曹操以成大功,但他却同曹操讲起礼节来,竟然称曹操为“丞相”!这彬彬有礼的态度实际上包含着一个信号:关羽没有忘记旧情。机警过人的曹操当然不会放过这个信号,立即向关羽告饶:“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本来关羽是不想放走曹操的,为了捉曹操,他还向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然而,在曹操的软语央求下,他却无论如何也强硬不起来。如果关羽用君臣大义来斥责曹操,用公事公办的态度来解决问题,事情就好办了,但他偏偏还是以个人信义来回答曹操:“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这话看来也有道理,然而却留下了很大的漏洞:当年关羽挂印封金时,就曾在辞别曹操的信中许下诺言:“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何况此后又有送行赠袍、过五关斩六将之事,他又欠下了曹操更多的恩义,这人情债哪儿还完了呢?这样一来,他所说的“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就没有多少力量了。曹操正是抓住关羽这个漏洞,马上用五关斩将之事来提醒关羽:“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并以春秋时期庾公之斯不杀子濯孺子的故事来打动关羽。这一切,在关羽心中掀起了多大的波澜呵!作为一个威震天下的英雄,他极其爱惜自己的名声,生怕捉曹会损害自己的“信义”。在这种情况下,关羽那“恩怨分明”的性格终于占了上风。再加上“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他的思想防线就此崩溃了。 第二层,写关羽终于下定了决心。只见他勒回马头,吩咐众军四散摆开,放走了曹操。此刻,他的心中躁动着以恩报恩的情感,什么军令状,什么两军的生死搏斗,一时都顾不得了。 第三层,写关羽见曹操与众将已经冲了过去,不禁“大喝一声”。这叫声,包含着十分复杂的感情:有不得不违背将令的懊恼,有“义气”得以保全的激动,也有抓住剩余的曹军以为补偿的念头……这时,“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而曹军中与关羽关系最好的张辽恰恰又在这时赶到,于是关羽“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作品描写关羽的感情起伏,真是一波三折,宛曲有致。 对于关羽的放曹,今人多持否定态度,认为关羽严重丧失立场,为了一己私恩而出卖原则。然而,对于《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这却是由他的性格所导致的必然行动。按照“士为知己者死”的古代观点,关羽为忠于桃园之盟而死固然值得称赞,为了顾全旧交而放走曹操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值得肯定的。因此,华容道放曹虽然从根本上违背了刘备集团的利益,刘备却原谅了关羽。事实上,罗贯中对关羽由此而体现的“义”是热烈颂扬的,他在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借“史官有诗”称赞道: 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 威风齐日月,名誉震乾坤。 毛宗岗在修改本的回末也赞曰: 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 是的,华容道放曹体现了古代士文化的价值观。它为塑造关羽这个性格复杂的“义绝”典型写下了最浓重的一笔。 原载:《古典文学知识》1989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