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人祸等极易给人造成挥之不去的精神创伤,而用写作的方式直面创伤是修复创伤的有效手段之一。研究表明,“表达性写作对创伤治疗的效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明显”,其疗效表现在生理、心理、行为等各个方面。创伤患者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宣泄心中的恐惧、焦虑、抑郁、孤寂等种种复杂的消极情绪,快速调整自我,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这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如出一辙,可见,语言是治疗精神创伤的主要手段,口头与书写两种方式都有明显疗效。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可称为创伤文学,它们或多或少都与作者的创伤经历有关。201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小说奖获奖作品《拾骨》(Salvage the Bones,2011)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拾骨》是非洲裔女作家杰丝明·沃德(Jesmyn Ward)的第二部作品。沃德出生在密西西比州的德莱尔,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她在密歇根大学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在斯坦福大学学过写作,曾是密西西比大学驻校作家,现在南阿拉巴马大学任教。她的处女作《哪里疼痛》(Where the Line Bleeds,2008) 讲述一对双生子在海边小镇的成长经历,出版后颇受好评,获得过多个大奖。 《拾骨》与创伤有着不解之缘。首先,沃德的写作生涯源自弟弟的早亡。在获奖感言中,沃德坦承自己之所以成为作家,是因为弟弟的突然死亡。2000年秋,沃德大学毕业那年,弟弟被一名醉酒的司机撞死。突降的灾难使沃德意识到生命是一种“脆弱而不可预测的东西”,而写作是一种“缓和死亡不断迫近这一幽暗事实”的有效方法,因此她决定用书写对抗死亡创伤。她认为,在艰难的世道面前,书籍是力量的证明。 尽管开始写作是为了纪念早逝的弟弟,但在南方海湾小镇长大的黑人女性沃德之所以选择写作,也是因为她“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她说自己“知道我要写的是穷人、黑人、南方乡下人的故事”,是边缘人的经历。“从那些被我们忽视的边缘文化中,可以看到我们的故事具有普遍意义,我们的生活和他们一样忧伤、有趣和重要。”可见,沃德所谓“有意义的事情”实际上是为边缘人发声,而边缘人生活中的创伤源比主流社会成员更多,他们被忽视、被噤声本身就是一种创伤经历。 《拾骨》的故事背景设在被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的虚构海湾小镇布瓦索瓦(也是其处女作《哪里疼痛》的故事背景),其原型是沃德的家乡小镇德莱尔。飓风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触目惊心:一方面,自然灾害通常对人类生活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如断水、断粮、断电,居住条件被破坏,传染病流行等,导致大量的人口迁徙,从而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另一方面,自然灾害会引起压力、焦虑、压抑以及其他情绪和知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持续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美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高发的国家,飓风、洪水、热浪、地震、海啸、泥石流等给美国造成巨大困扰,每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卡特里娜飓风是2005年8月出现在美国南部的一次五级飓风,在新奥尔良附近地区造成严重破坏。飓风的整个受灾范围几乎与英国国土面积相当,导致至少183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250亿美元。灾情发生前,美国政府要求新奥尔良百万人撤离飓风可能抵达的地区。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那州、亚拉巴马州和佛罗里达州至少有230万居民受到停电的影响。另外也造成大规模的通讯故障。有些城市甚至90%的建筑物遭到毁坏。这些在《拾骨》中或多或少都有描写。 沃德明确表示,她之所以书写卡特里娜飓风,一是因为她是那次可怕飓风的幸存者;二是看到有些人指责那些选择待在家乡和飓风后返回密西西比州墨西哥湾沿岸的幸存者,她很气愤;三是因为她对卡特里娜飓风在公众意识中的消退感到不满。 《拾骨》讲述15岁黑人少女艾什(Esch)未婚先孕的故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穷人、黑人、南方乡下人的故事”。故事开头,飓风将至,女主人公艾什却发现自己怀孕了,而在导致她怀孕的19岁邻居男孩曼尼眼里,她只是个玩偶。自始至终,艾什一直在期盼曼尼“一旦得知这个秘密”会爱上她,但她知道自己相貌平平,不可能获得曼尼的真情。艾什还是个中学生,但她早熟、多情、敏感、善良、勤快、有爱心。作为家里惟一的女性,她实际上扮演着母亲的角色,弟弟就是她带大的。7年前弟弟出生时,母亲因难产而死,而父亲又是个酒鬼,很少有清醒的时候,对家里的事也很少上心,两个哥哥各有所好。没有母亲的指导,父亲又对家不管不问,艾什只有自己苦苦追寻爱的含义。然而尽管母亲早逝,她的影子却无处不在,关于母亲的伤痛记忆始终缠绕着艾什。 除了艾什不得不面对的情感创伤,小说中形形色色的其他创伤源也随处可见。母亲难产、斗牛犬产仔、斗狗等血淋淋的场面,父亲不幸失去三个手指,飓风中艾什一家的身心创痛,家园被夷为平地,二哥视为珍宝的斗牛犬及其幼仔在飓风中失踪,低端的贫困,等等,天灾人祸,不一而足。美国南方乡村孤独、野蛮、封闭的生活现实和乡村黑人,尤其是艾什兄妹在苦难中挣扎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 然而,尽管故事中充满忧伤,沃德传递给读者的却不只是创伤,更多的是爱与希望。艾什渴望的男女之爱、灾难中四兄妹不屈不挠的手足之爱、二哥与斗牛犬的人畜之爱,都令人动容,不时拨动读者心中最柔软的神经。小说开头,16岁的二哥在爱犬临产前,每晚都睡在狗棚里,而艾什每晚都等二哥关灯睡觉之后,悄悄来到狗棚前,查看二哥是否睡好。“每次,我都发现他已睡下,他的前胸贴着爱犬的后背。他卷曲着拥着它睡觉的样子就像指环绕着指端。”爱犬生育之后,二哥和爱犬爱怜地盯着狗仔,“就像一对骄傲的父母”。飓风中二哥不顾生命危险,跳入水中寻找爱犬,在已成为一片废墟的家园坚守,等待爱犬的出现。而艾什等其他兄妹劝不动二哥,就陪着他等待,期盼奇迹来临。兄妹之爱胜似母子,而人畜之爱犹如情侣和父子,作者借用别出心裁的比喻,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难分难舍的爱的力量。天灾人祸更能激发人们爱的潜能,而爱有助于人们对付各类精神创伤。 希望的主题贯穿小说始终,从首尾两章的标题中即一目了然。小说首章题为“第一天:孤灯下的新生命”,指7年前艾什弟弟的诞生,以及家里的宠物产仔。末章名为“第十二天:活着”,指飓风过后,尽管损失惨重,但艾什一家五口都还活着,而活着就有希望。小说书名中也蕴含着希望。沃德说“salvage”(打捞)与“savage”(野蛮)发音相似,家乡的年轻人对这个词有一种敬畏感。它告诉你无论地狱或洪水、卡特里娜飓风或漏油事件、饥饿或炎热,只要你坚强、勇猛,你就拥有希望。飓风过后,沥青从地面上卷起,加油站、房屋和杂货店消失得无影无踪,栎树被连根拔起,没有任何文明能够帮得了你——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没有政府的安全网——你所拥有的只有双手、双脚和大脑,还有你不屈不挠的决心,于是你做了惟一能做的事:活下去。可见作者通过小说标题传递的是充满希望的信息:尽管创伤过后,你一无所有,成了一个原始人,但你还有自己的双手双脚和大脑,你还可以思考,可以劳作,生活就可以继续。 爱与恨、生与死、美与丑、人与自然、激情与暴力、贫穷与希望、创伤与心理弹性,这些主题在《拾骨》中都有突出表现。小说以艾什的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故事,充满各类令人惊叹的意象,语言鲜活精练,各种卓尔不凡的比喻(尤其是明喻)比比皆是。据统计,在仅有18页的《拾骨》第一章中,比喻就多达近百条。《拾骨》之所以获奖,正是因为它“富有洞察力的暗喻和明喻”,显示出高超的叙事智慧。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不多,但个个活灵活现,真实可信,从艾什兄妹四个,到他们的父亲,再到他们死去的母亲以及邻居等,甚至到他们饲养的斗牛犬及其幼仔。小说写的是黑人的故事,但在个性鲜明的黑人特殊性中,故事所展示的人性和普遍性不容置疑,希腊神话和《圣经》频频出现,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小说分为12章,集中讲述飓风来临前后12天发生在艾什身上的故事,一天一章,结构非常紧凑。 没有弟弟的早亡,就没有作家沃德;没有卡特里娜飓风中令人心悸的伤痛经历,就没有《拾骨》的诞生。沃德将小说题献给弟弟,并对小说的自传性质毫不隐晦,她坦言:“这是一部关于我生命的作品。这只是开始。”写作是沃德疗伤的独特方式,而《拾骨》可谓天灾人祸造就的大奖作品。 “没有创伤,就没有成熟;没有理解创伤的能力,就不会真正地长大成人。”人生,总是在创伤中不断成长。这也是沃德和《拾骨》给我们的启迪。 原载:《文艺报》2012年08月03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