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交流尚存在“时间差”和“语言差” 就中西文化交流而言,还有两个特殊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即“时间差”(timegap)和“语言差”(languagegap)。 所谓“时间差”,是指从清末民初算起,中国人认识西方文学、文化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西方国家开始有较多人积极主动地关注和了解中国文学、文化则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这种时间上的差别,使得我们拥有较丰厚的西方文化的积累,我们的广大读者能较轻松地阅读和理解译自西方的文学、文化作品,而西方则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和优势,更缺乏能轻松阅读和理解译自中国的文学、文化作品的读者群。当今西方各国的中国文学、文化作品的读者群体,其接受水平大概相当于我们国家严复、林纾那个年代阅读西方作品的中国读者,这就是为什么当今西方翻译家在翻译中国作品时多采取归化的手法并对原作有所删改的原因。这一现象提醒我们,在积极推进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时,现阶段勿贪大求全,编译一本诸如《先秦诸子百家寓言故事选》,也许比花大力气翻译出版一大套诸子百家的全集更受当代西方读者的欢迎。 所谓“语言差”,指的是操汉语的中国人在学习、掌握英语等现代西方语言并理解与之相关的文化方面,比操英语等西方语言的人学习、掌握汉语要容易。这种“语言差”使得我们国家能够有一批精通西方语言并理解相关文化的专家学者,还有一大批粗通这些语言并了解与之相关的民族文化的普通读者,而在西方就没有这么多精通汉语并深谙中国文化的专家学者,更谈不上有一大批能够直接阅读中文、轻松理解中国文化的普通读者。我们应该认识到,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西方国家的中国文学、文化典籍的读者是有限的,其汉学家、翻译家数量也将有限。为此,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在那里培育中国文学、文化的接受群体,如何扩大国外汉学家、翻译家队伍,以及如何从项目资金到专家咨询、配备翻译合作者等方面为他们提供帮助等。 文学、文化的跨语言、跨国界传播是一项牵涉面广、制约因素复杂的活动,决定文学译介效果的原因更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我们树立起正确、全面的翻译理念,切实把握译介的规律,正视中西文化交流中的“语言差”、“时间差”等特殊现象,就一定能切实有效地促成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24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