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作者在基本肯定钱伯城主编的《古文观止新编》的前提下,对该书中出现的译注的失误,欠贴切以及忽视了凝固结构与习惯句式的对译、漏译重点疑难词语等问题再次提出了质疑和商榷。 关键词 钱伯城;古文观止新编;注释;质疑;商榷 《古文观止》传统选本特囿于古文家的偏见,多重视了先秦两汉的史传文。而钱伯城先生竟将魏晋以来被摈弃、排斥在外的古文精华纳入《古文观止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4月第13次印刷),这是为广大读者所欢迎、肯定的一大功绩,并颇见注释中精辟的见解。然,从高标准衡量,似尚存微瑕。纵然瑕不掩瑜,笔者也愿再次提出质疑商榷意见。望从事古籍译注众贤批评指正。 一、注、译有误 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庄子·秋水》) 注[6]望洋:茫然抬头的样子.(122页〕 译文是:于是,河伯才改变了他的神态,茫然地抬头对北海若(北海的神)感慨地说:……”(112页) 按:把“望洋”注为“茫然抬头”是错误的.“望洋”是联绵词(亦作“连绵词”),仰视貌。而联绵词是以音寄义的双音节单纯词(即两个音节只含有一个单纯的意思),绝不可按两个词素组成的合成词去理解。既是以音寄义,自然写法亦可自由。如“望洋”也作“望羊”(《史记·孔子世家》:“眼如望羊。”)、“望阳”(《论衡·骨相》:“文王四乳,武王望阳.”)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崔本作“盳羊”的。由此可见,联绵词中的两个音节,是不可拆分理解的,若拆分理解就成为另外的意义或不成其义了。显然,注译者是依主观臆断作出的注释。河伯神是在河水里面,他望海面必得“仰视”,也正合乎河神、海神对话时的景况。 2.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江淹《别赋》) 译文是:所以尽管别离的双方并无一定,别离也有种种不同的原因,但有别离必有哀怨。(470页) 按:把这里的“方”对译为“双方”,是望文而生之义,无据。《孟子·万章上》;“故君子可欺以其方。”赵岐注;“方,类也。”笔者从赵岐注:方,类,可引申为方式、情况。译文当作:因此(虽然)离别的式类不同,离别的心态也千差万别,但有别离必产生怨恨。 3、外受流言,沈迷猖眼,以至于此。(丘迟《与陈伯之书》) 译文是:又听信了外面流传的谣言,一时迷惑错乱,以至于到这个地步。(486页) 按:译文有误。把“沈迷猖眼”对译成“迷惑错乱”是望文生义,无据。“沈迷”:执迷不悟。“沈”同“沉”(《辞海》例证本此。)“猖獗”:亦作“猖撅”,横行无忌。如《三国演义》第四十回:“埠曰:‘刘备如此猖撅,真心腹之患也,不可不急除。’” 4、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素济,(韩愈《祭鳄鱼文》) 注[1]维:在。(633页) 按:“维”并无“在”这一义项。《辞海》义项⑧作语助,用于句首或句中,无义。如:“维昔黄帝,法天则地。”(《史记·太史公白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 5、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断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归有光《沧浪亭记》) 注[19]撕(si斯)然:形容像冰块溶解的样子。(1057页) 译文是:可见士人要想垂名千载,不与吴越一起迅速消失,是有原因的。(1055页) 按:(一)从此注释显见是把形相近而义有别的“撕”“凘”混为一谈了.(二)译文有误。撕:消尽.《方言》三:“凘,尽也。”《礼记·曲礼》下:“庶人曰死。”汉郑玄注:“死之言渐也,梢神凘尽也。” 凘(si),正在解冻时随水流动的冰。《楚辞·九歌·河伯》:“与女游分河这渚,流凘纷兮将来下。”由上例区分对比,显见译者的注释是张冠而李戴了的。 本来.“凘”通“凘”,流冰,〔《辞海》2264页)如《后汉书·王霸传》:“侯吏还白,河水流凘,无船不可济.”而译者却未经注明,便形成明显的错误,且译文中又漏译了这通假“凘”的“澌”。译文是否可作:士人欲求名垂千古,不与形体象冰块溶解一样迅速消失,那是有其他特别作为(原因)在啊! 6、吾意不然。(柳宗元《桐叶封弟辨》〕 译文是:我认为这件事不可能是这样的.(657页) 按:这里的“意”没有“认为”这一义项,而是料想,猜想,意料之意.如“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史记·项羽本纪》)又如“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子·计篇》)柳宗元只是根据前段历史对话推想,怎能谈到“认为”呢!(吾,作者第一人称)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